面对北洞村周边繁多的工厂信息,江淮与邓小伦深知单凭两人之力难以高效完成这项调查任务。
互联网上简单检索便揭示出十多家各式规模的工厂,这还仅仅是邻近村落的情况,若将城市区域内的工厂也算在内,工作量无疑会成倍增长。
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决定向吴所长求助。
吴所长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迅速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要找到与案发现场遗留衣物纤维相匹配的工厂工服。
他提出了一个更为高效的策略:与其逐一走访这些工厂,不如直接追溯到生产这些工服的加工厂。
这样做不仅能大幅度减少排查的工作量,还能更系统地收集到所需的信息。
吴所长展现出的领导力和决断力,让这个原本看似艰巨的任务变得有了眉目。
他随即做出了人员调配的决定,安排其他警员负责追踪这些工服的来源,充分利用警力资源的优势。
同时,他也明确了江淮与邓小伦的任务重点: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尽快完成尸体检验报告以及犯罪心理侧写档案。
这两份报告对于理解案件性质、锁定嫌疑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淮和邓小伦对吴所长的安排表示赞同,点头示意。
邓小伦在离开办公室前往解剖室前,特意转身对江淮留下了几句关心的话语。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严肃,又夹杂着朋友间的关怀,“江淮,你给我听着,别再擅自用催眠术了,你的身体状况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我明白你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你就在这里安心准备犯罪心理档案吧,午饭时间一到,我立刻回来叫你。”
说完,他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对伙伴的深深担忧。
江淮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温暖而又略带无奈的感觉。
他不由得暗自发笑,这些日子以来,身边的人似乎都把他当作了一个需要时刻提防晕倒的病人。
确实,近期由于连续加班和过度使用特殊技能,他的身体状况下滑了不少,连他自己都能感受到那种隐隐的疲惫感。邓小伦的叮嘱,让他再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看来,是时候采纳许昭阳的意见,开始我的晨跑计划了。”
江淮自言自语道,脑海里浮现出那个总是活力四溢的许昭阳。他想,或许规律的锻炼真的能帮助他恢复体力,保持最佳状态应对接下来的工作挑战。
随着邓小伦的离去,办公室重归宁静,江淮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犯罪心理档案的编写中。
他知道,这是他能为案件做出贡献的方式之一,也是他对同伴们关心最好的回应。
江淮正沉浸在犯罪心理档案的构建中,被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思路。
屏幕上显示的是黄昊的名字,这让江淮感到有些意外。接通电话,他带着一丝疑惑问道:“黄昊,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电话那头,黄昊的声音显得轻松平常:“哎,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咱们那个案子现在进展如何了。
我刚才打了许处和邓小伦的电话,都没人接,就只能找到你这儿来了。”
听黄昊这么一说,江淮忍不住笑了,打趣道:“你们那边是不是特别清闲啊?我们这边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呢。”
黄昊则是一副无奈的口吻:“哪有清闲,我们现在就是大海捞针,每天不是在走访就是在去走访的路上。
不过,有点新消息,那个幸存的受害者提供了点信息,说袭击他们的匪徒大概有4到5个人,其中一个特别矮,估计身高就160厘米左右。”
江淮一听,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在昏暗的线索中捕捉到了一线光明,眼睛不禁亮了起来:“真的?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黄昊,你这情报太关键了,我马上去找邓小伦商量对策。谢谢了!”
没等黄昊反应过来,江淮已经迫不及待地挂断了电话,留下黄昊拿着电话,一头雾水地站在原地,喃喃自语:“这……这是什么情况?”
江淮的快速行动,源于他敏锐的职业直觉,这个新线索可能正是打开案件突破口的关键。
他快步走向邓小伦所在的解剖室,心中已经盘算起如何结合这一新信息,调整犯罪心理侧写,加速案件的侦破进程。
正当邓小伦全神贯注于手中的解剖工作时,门被轻轻推开,江淮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邓小伦抬头一看,时间观念一向精准的他不由得一愣,心里嘀咕着:“这才刚过上午,怎么就到午饭时间了?”脸上露出了几分疑惑。
江淮见状,连忙摆摆手,示意时间并不是重点,随即急切地分享起了刚刚接到的消息:“别提了,黄昊刚给我打了电话,
说根据幸存者的描述,那些匪徒里确实有个矮个子凶手,目测身高大约160厘米左右。这与我潜意识里不谋而合!”
邓小伦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亮光,他点点头,语气中难掩兴奋:“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这意味着我们的犯罪心理侧写和实际案情高度契合,调查的方向可以进一步聚焦。
只要DNA检测结果一出来,我们就能顺着这条线索,追查这个矮个子匪徒的身份,离揭开整个案件的面纱又近了一步。”
邓小伦迅速整理好思绪,准备将这一新信息融入到正在进行的调查之中。
而江淮则站在一旁,目光坚定,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这一刻,他们都知道,案件的侦破工作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阳光斜照在北洞村曲折的小巷中,许昭阳身着便装,穿梭于村间,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的目标很明确,寻找那些可能注意到案件相关细节的村民,尤其是那些经常在村内外走动、容易观察到异常情况的拾荒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