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徽宗登基三周年庆典时作出的计划,画院、延福宫和景陵西宫要在清明节之前全部启用。其实,画院已经建成了半年多,只是徽宗视察后,对许多方面不够满意,一是内部的房间布局不太合理,专门用作培养美术学员上课的大型教室不够大,徽宗、蔡京、王诜和杨光华的画室布局不合理,特别是徽宗的画室和展室,面积都太小,还有专供绘画英才们使用的画室也太小,并且没有特色;第二呢,是画院的院子,高度及墙头上的鸟兽雕塑尚可,但院墙不能要实的,要改成花格子式的,在院子内就能看到外面的园林、能望见远处的湖光山色,就能写生;第三,院子外边要有花园和绿篱以及高大植物,要搞成大型写生基地,也可以是画家或者美术学员的创作基地。当然,大院里必须要镇宅石。根据徽宗的这些要求,画院只得进行再改造或者补充升级。这期间,王诜就带着四个人,整理出来两个房间,王诜一个,另四人一个,就算是开始上班了。
这太湖石一运到,正好搞建筑的工匠们都在,很快就做好了基座,把太湖石竖了起来,正好成了画院全部工程的最后一项,算是一个漂亮的扫尾。这块汉白玉似的纯白太湖石,竖起来之后,王诜率先观赏了一遍,过够了瘾,便急急忙忙跑到了垂拱殿。
杨光华无意中一抬头,远远地看到王诜来了,就停下手上的工作,对着王诜来的方向,用右手食指点划着,却并不说话,因为一说话就会打扰到皇上。王诜也早就知道这规矩,所以走进大殿门口后,也是轻手轻脚,但是速度很快的来到杨光华的跟前,跟杨光华几乎是脸对脸的说,“大秘杨大人哪,老夫想死你啦。”
杨光华也笑着说:“本官也想你呢,就是不见你,你那个画院还真的很忙吗?你在那里到底忙些什么呀?”
王诜把嘴一撇,说,“你以为我整天在那个里?那里面啊,搞工程的整天丁丁咣咣噼哩啪啦,乱死啦!我才不在那儿呢。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王大官人,在那种地方能呆得住?唵?”
说罢,用手指了一下皇上,“皇上忙吗?我有大好事禀报。”
杨光华点了点头,说,“你稍等。”起身就要去请示。
王诜伸了伸舌头,原地轻轻的踏着步子等着。可杨光华刚抬脚,徽宗就说话了,“王晋卿,你个老家伙,远远地躲在那里干什么?你们两个在那里说什么秘密瞒着朕?胆敢对皇上隐瞒什么!哼!”
王诜被徽宗这样一说,就笑了起来,一边笑着说着一边往龙案跟前走着:“皇上,老臣见不到您,您看,想您想得都瘦一圈了。”
徽宗用狡黠的眼神看着王诜,说:“你呀,就一蚂蚱头包饺子,只剩一张嘴了。说的好听,也不来看朕。今天怎么想起来了?”
王诜行了礼,又说:“无事敢来皇上大殿?臣是来向皇上报喜的,请皇上起驾到本院视察。唵?”
徽宗一听,立即站了起来,离开龙椅,转到龙案前,王诜也已经走到他的跟前,两人面对面站着,徽宗就用右手食指指着他,问:“你报什么喜呀?唔?你请我去干什么? 是不是你那太湖石搞好啦?”
王诜又作了个揖,说:“禀皇上,在皇上的亲切关怀下,皇家画院所有的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完全具备了启用的条件,还有皇上亲自安排的镇宅宝石太湖石,也已经安好树好啦,唵?老臣特来请皇上,视察本画院,并观赏太湖宝石”。
徽宗早就兴奋起来了。王诜的话还没说完,他那软绵绵的拳头就已经对着王神的肩窝打了过来,王诜本能地往后一退,徽宗打了个空,却哈哈一笑,说,“老东西,反应还挺灵敏的嘛。好,你来报的及时。正好,光华,马上去画院。”
杨光华一听,脑子快速转动起来:去画院跟去后花园可不一样。画院离这里远,要经过两条大街,得调动羽林军,还要通知大臣跟随前往。做好这些事情,至少也要一个时辰,那就过了午饭时间了,况且画院的启用,也应该举行个仪式。于是杨光华就给徽宗行个礼,说:“皇上,请您容臣秉明情况。”
徽宗点点头,“你说嘛”。
杨光华就说,“画院的启用,原本就定在清明节前。现在呢,离清明节只剩半个多月时间了,您看是不是,就把皇家画院的落成和启用典礼仪式定在三月初十?取个十全十美之意。画院是大宋朝代表性文化设施,落成启用仪式应该隆重高端一些,不能太简单了。典礼仪式结束之后,您再视察参观画院,一并也就观赏了奇石。您看这样安排可以不?”
王诜一听,就觉得杨光华确实是高明,就帮腔说,“好啊,皇上,您看杨大秘这主意出得多好!又全面又高大上。老夫真是望尘莫及,不敢比呀。唵?”
徽宗笑着说:“你要能跟他比,你就不叫王诜,该叫杨诜了。好,光华这个安排好。就这样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