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义愤填膺的几句话,令杨光华心中为之一震。但说话的语气却很是冷静、沉稳。他说,“崔大人,这话有点夸大其词了吧?皇上做这个决策我是知道的。皇上是站在大宋的全局、着眼于未来。咱们呀,都是朝廷的高官重臣,考虑问题啊,首先要站得高,要看得远。目光短浅,就看不到事情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光明前景,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判断,更不可能做出复合客观规律并具有前瞻性的决策。”
本来陈中和崔浩,来找杨光华的更重要目的,是想直接觐见皇上,提出他们的看法和要求,希望皇上能给一个令他们信服的说法。可他们没想到,杨光华不但没有直接给他们答复,而且几句话就封住了他们的嘴。两人面面相觑,半天没有再说什么。
倒是杨光华,又说道:“其实你们能发现问题,及时的来跟我沟通,给我提供信息,这就拓宽了我的思路,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感谢你们,非常感谢。这件事啊,你们先不要急于下结论,也不要急于做决定,甚至想着要弹劾谁谁谁。我觉得,不管是咱们,还是御史台的官员们,以后呢,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但是我们履行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的根本目的啊,不应该是为了处理哪个人,也不应该单纯是为了树立咱们御史和御史台的形象,显示咱们的能耐、魄力和胆识;而应该是放在为皇上和朝廷决策提供可靠的保障,有力的保障,科学的保障,也就是说我们向皇上提意见建议也好,我们要弹劾哪一个官员也好,目的都应该是,把朝廷的事情、把皇上要求办的事情,办得更好更有效,为了把国家建设的更发达、更富强,为了使我们的大宋江山更加牢固,千秋永固。那么按照这一个标准对照一下,两位能达到吗?自己以此作为尺子来量一下,作为镜子照一下,好好的看一下,能不能达到?”
杨光华这一番话说下来,陈中和崔浩的确是无言以对了。他们自从到御史台做御史以来,的确做事情的目的和方向,都像杨光华说的一样,缺乏的是高远的目光和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对事情本质、问题关键的研究和思考。尤其陈中,多次跟杨光华交流和交谈,也真正认识到杨光华的厉害,他不服都不行。两人只好收起了刚来时的气势和锋芒,喏喏的向杨光华告别。
杨光华站在大殿门口,望着两人走后,刚转过身,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就听徽宗说,“这个陈中又来干什么?他是不是又要弹劾谁呀?”
杨光华便往徽宗跟前走了几步,说:“哦,不是的,他带着崔浩,来跟我探讨一下,最近咱们要甄别和处理一部分官员的事情。前段时间,我给他们出过一个题目,让他们按照皇上的教导,去思考一下,言官也好,御使也好,御史台也好,他们的任务目标究竟是什么?玉石和玉石台怎样才能够更好的为皇上、为朝廷的决策服务,为皇上和朝廷决策保驾护航?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有了一个答案,所以就来找我交流。”
徽宗对御史没有好印象。上一次,他就很不高兴,要不是杨光华劝着,他真想把这个陈中猛尅一顿,免得一天到晚踩别人的脚后跟儿。杨光华这么一说,徽宗觉得,杨光华抓问题抓的很准、很到位,这的确是需要这些言官和御史,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正确回答出这个问题,对他们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启发。所以徽宗就说,“好啊,光华,你出的这个题目啊,真是太好了。我倒是也想过,让他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还没来得及说呢,你替我说了。很好,让他们思考清楚了,以后啊,就按这个思路去做事情”。
杨光华知道,徽宗这是又累了,恰好看到他们了,就顺便问一句。他并不想把蔡京所搞的那些事,让皇上知道。这件事,是他和蔡京按照皇上放权的要求,第一次假借皇上之名,下达涉及重大问题的诏书,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虽说不上非常浩大,但也不小的官员清理运动。一旦皇上了解了真情,皇上有什么看法还未可知,万一小皇上情绪一波动,怪罪到蔡京头上,进而怪罪到自己头上,这事儿可就是麻烦。因此现在瞒着皇上,是非常必要的。
杨光华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就是保证蔡京所主导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眼下这场运动,要顺利进行下去。他知道这样一场涉及数百名官员的大清理运动,虽然不可能动摇大宋朝官员队伍的根基,但是只要有蔡京在台上,他就会像老榆树干的钻心虫一样,一点一点的,将本是结实无比的老榆树给啃噬掉。
眼下,以陈中为代表的言官队伍,和以火云为代表有正义感的官员的抗争,已经平息下去了。他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侯振中的问题解决好。杨光华稍作思考,就给蔡京写了一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