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主咒回]咒术梦境逃生中 官场模拟之权利巅峰 图书馆在提瓦特 试婚丫鬟 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 魅魔的品格[综英美] 遇见海绵宝宝[海绵宝宝] [HP]这不是全国统一的吗? [星穹铁道]网友想和你面基 穿成疯批暴君的漂亮炮灰男后

【接下来是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仁宗吧,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在位不满十个月就没了,对此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心脏病突发。嗯,过度肥胖很危险,会诱发很多疾病,阿藜在这里建议大家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吃得太胖哈!】

-

明·永乐时期

“听到没有,不要吃得太胖!”朱棣无语地看着自己的大胖儿子,登基十个月就没了,这身体是真不行,“看完这期就给朕锻炼去,把你身上的肉减一减。”

朱高炽弱弱地抗议:“可以不去吗?”

“你还想再一次登基不到十个月就没吗?”朱棣竖眉。

“行吧,我去。”朱高炽妥协道。

-

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同样很无语。

“老四,你回去之后该好好督促一下高炽了,太胖可不好。”他对着朱棣说道。

“儿臣会的。”朱棣满脸严肃。等他回去亲自盯着大胖儿子练!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面相觑。

“观音婢,咱们的青雀是不是也该减减了?”李世民有些忧虑,别家皇帝都胖死了,这让他怎能不担心自己的儿子?

“妾觉得确实该减减了。”长孙皇后十分支持李世民的观点。

-

西汉·武帝时期

啊这……胖死的,也算是一个特点吧……

“朕怎么感觉明朝皇帝要开始往奇怪的方向偏了呢?”刘彻怀疑道。

【仁宗身上还有另外一个标签——想把都城迁回南京。为什么是想呢?因为他还没迁就去世了,而后来上位的宣宗并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明朝的都城还是北京。

当然,仁宗这些做法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出发点是为了财政和民生,只是他目光不如他爹长远,只看到了眼前。

不过总的来说,仁宗还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的,在位期间休养生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啊对,科举取士“南六十,北四十”的制度还是仁宗规定的呢,这对教育资源差距极大的南北方来说算是比较公平的制度了。】

-

明·永乐时期

“迁都?”朱棣瞪了朱高炽一眼。

“以后不会了。”朱高炽光速回答。

朱棣冷哼一声,不再计较。

-

明·洪武时期

“南六十,北四十?”朱元璋若有所思,“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爱好蛐蛐,人送外号“促织皇帝”。宣宗呢,托现在电视剧的福,你可以不知道他皇帝当得怎么样,但你一定知道他为爱废后的故事。而且宣宗现在的大众评价还挺两级分化的,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各方面都完美夸他是“六边形战士”,不喜欢他的人则经常拿他弃边和教宦官读书的事嘲讽他不行。

这怎么说呢?教宦官读书的事我不做评价,弃边咱肯定是不推崇的,休养生息可以,但不能直接放弃边地。一步退步步退,为了缓解暂时的压力而做出的看似没有问题的选择,有时候往往藏着巨大的隐患,比如也先不就趁机统一了草原各部,带着瓦剌大军打上门了?

有一说一,瓦剌与大明的激烈冲突虽然朱祁镇要负绝大部分责任,但也先积蓄力量是从宣德开始的,这黑锅宣宗还是得背一点。

不过人无完人,宣宗的缺点的确很明显,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打造了一个治世。“然(仁、宣)两朝之致太平则非虚语,唯尽心民事之效耳。民为邦本,使民得所,即为极治”、“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整体来说是个优秀的守成之君。青史批评他的过失,但也同样赞美他的功绩。】

-

宦官读书没什么,毕竟有时候不识字的人办事更令人痛苦,这只要能压得住就不是大问题。嬴政默默在心里想道。

只不过……弃边确实有失妥当。

-

北宋·哲宗时期

赵煦冷笑:“弃边确实不行。”好不容易才打回来的地,怎么能说弃就弃呢?

-

明·永乐时期

“想要安宁没有问题,但不能只看眼前一时,退步只会姑息养奸,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朱棣瞥了朱瞻基一眼,“听懂了吗?”

“听懂了。”朱瞻基虚心受教。

-

明·宣德时期

“从朕就开始了?”朱瞻基眉头皱得死紧,看样子他以后得调整对外政策了。

【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内阁首辅制度的确立人。堡宗的辉煌人生我们之前已经提过不少了,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这是一位集南北宋徽钦高仨皇帝缺点于一身的传奇男人。】

朱祁镇:你再污蔑朕信不信朕诛你九族!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够了,不要再强调了,前面看了那么多已经很窒息了!

赵匡胤/赵煦:伤害明朝的时候请不要记起我们,谢谢。

【我始终觉得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其实是选了堡宗这么一个继承人。自汉朝文、景两代皇帝开创“文景之治”起,“文景之治”就成了一个标杆模板一样的存在,后世基本上只要干得好的治世都爱拿去跟文景比一比,比如明朝的仁宣之治就有这样的评价:“明之仁、宣,论者比之周有成、康,汉有文、景。”但我们都知道,文景是大多数人都公认的好,但仁宣却有不少争议,问题出在哪呢?

我个人觉得是继承人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经历开疆拓土之后跟在后面的大概率是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意味着政策相对宽松,这对恢复民生有好处,但也同样会滋生弊端,至于后续发展如何,看的是继承人。汉朝文景之后是武帝,武帝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在解决前人积弊的同时进一步开疆拓土,打出了强汉的威严。而仁宣之后是堡宗,堡宗并没有接过他的历史任务,他没有居安思危,而是选择继续啃老本,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想解决但能力不行,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后面的事我们就都知道了。】

-

明·洪武时期

继承人确实是个大问题,历史上的自己不就选错了吗?朱元璋叹气。

但现在,已经有一个很合适很优秀的继承人摆在他面前了。

朱元璋看向气质沉稳但眉宇间难掩飞扬神采的朱棣,默默问自己:要这样选择吗?

朱棣恰逢其会地抬眼,与朱元璋视线相撞。一时之间,这对父子周身散发的强大气场竟难以区分高下。

答案好像已经不需要纠结了。

朱元璋对朱棣点了点头。金鳞岂非池中物,这次,就让他好好看看未来的永乐帝能做到什么程度吧!

-

汉初

“文景之治,强汉?”刘邦满脸惊喜,他这段时间为了继承人的事愁得焦头烂额,就怕自己什么时候突然撒手人寰,来不及选个靠谱的儿子接手这偌大的大汉江山。而现在光幕居然告诉他未来老刘家会接连出三代出息子孙?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恭喜陛下!”群臣连忙出声贺喜。大汉能蒸蒸日上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好事,起码不会再有大动乱了。

“就是不知道文帝是谁……”刘邦摸着下巴思考,他可不认为这是刘盈或者刘盈的后代能做到的事,但刘如意……好像也不可能?希望光幕后面能透露一些关于文帝的信息吧。

-

西汉·景帝时期

“武帝打出了强汉的尊严?”刘启心情激荡,“吾儿果真英豪!”

没有人能不为自己孩子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

西汉·武帝时期

“强汉……”

刘彻看向身边一众心潮澎湃的大臣们,扬起了自信张扬的笑容:“诸位,共勉。”

【也别拿什么宣宗给堡宗留隐患、王振在宣宗时期就很受宣宗喜爱之类的当借口。宣宗喜欢是喜欢,但他会在国家大事上听王振的吗?彼时明朝还远远达不到晚期的混乱,大臣们还是有节操的,信什么人、用什么人,都由朱祁镇自己决定。同样的,杀功臣、复辟之后继续乱搞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也留了烂摊子给后代,但他儿子就做得比他好。】

是啊,王振能专权凭借的是朱祁镇的宠信,土木堡和夺门后的一系列惨剧也都离不开朱祁镇本人的意志,说到底朱祁镇才是整个过程的罪魁祸首。

“唉!”朱见深重重叹了一口气,他已经可以预见到直播结束后自己会面临怎样的腥风血雨了。他爹这个烫手山芋,实在太令人头疼了!

【在此我发表一个暴论:如果当初宣宗换个靠谱的继承人,说不定现在他的名声会好很多呢?仁宣之治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吐槽名不副实了?】

朱高炽:不用如果,我现在就勒令我儿子以后不准立朱祁镇当太子!

朱瞻基:谢邀,已经在换了,那个气死人不偿命的冤孽再也不可能有机会摸皇位!

【第七位皇帝,明景帝朱祁钰,前面已经讲过就不多说了。

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一位大家总喜欢关注他感情生活的皇帝,年号成化。因为幼年的波折经历,朱见深爱上大他十七岁、一直照顾他跟他相依为命的万贵妃这件事大家肯定不陌生,和朱瞻基为爱废后一样,你可以不知道朱见深皇帝当得咋样,但你一定知道他和万贵妃跨越年龄的真爱故事。】

-

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

万贵妃:……

不是,你们后世人能不能有点边界感,不要老是好奇别人的家长里短和情感生活?

-

虽然年龄差距确实是大了点,但要是真心喜欢,大十七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嬴政表示后世人真是大惊小怪。

【成化帝整体算厉害,史学家评价“朝多耆德,士敦践履,上恬下熙,风淳政简,称明治者,首推成弘焉”。但成化在位期间设西厂、倚重宦官,存在宦官势大的问题,所以也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

-

明·永乐时期

“宦官势大……”朱棣闭了闭眼,纵然阿藜不曾解释,但深谙帝王心术的他又怎会想不到这句话背后的暗流涌动。

先是内阁首辅,后是西厂,内外平衡已经在摇摇欲坠了。

-

唐·太宗时期

“土木堡对明朝的影响开始明显了。”李世民不禁惋惜地摇头,“这才到朱祁镇的儿子,就已经需要依靠势大的宦官来维持平衡,再往后怕不是要越来越艰难。”

【算起来,成化可以说是明朝难得武德充沛的皇帝了,“成化犁庭”大家现在都还津津乐道呢。当然,这个武德充沛是跟明朝自己的皇帝比哈。你要是拿去跟宋朝比,那明朝皇帝个个都是武德充沛,包括瓦剌留学生。毕竟瓦剌留学生虽然烂,但他至少有颗想打的心。啊,小小声明一下,这里没有洗堡宗的意思,咱只是单论动机,不涉及人品能力。】

宋朝皇帝们:……

明朝皇帝们:……

你可真行啊,寥寥几句话同时内涵两个朝代的人。

【为什么要单独提一个“成化犁庭”呢?当然是因为犁庭的对象——建州女真啦!这是个特殊的部族,后来建了国叫“金”,史称“后金”,与晚明可谓是缠缠绵绵、相爱相杀。而他们的第二任大汗继位后,后金也有了新的国号——】

说到这里,阿藜突然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得明朝皇帝们背后一凉。

“不会是……”朱见深眼睛瞪大。

阿藜很快证实了他的想法:【叫做“清”。】

晴天霹雳!

【是的,没错,建州女真就是我们古代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清朝的前身哦!想当初,清军入关打的旗号还是为明朝复仇呢,顺治也常常去祭拜崇祯,还对着崇祯的陵墓喊大哥来着,不知道崇祯本人如果真的知道这事会是个什么想法?】

朱由检:崇祯没有多余的想法,崇祯只想砍人。

冯梦龙:这感觉,简直如鲠在喉。

“什么旗号?”朱元璋瞳孔地震,“为大明复仇?”

明朝皇帝们:he——tui!

朱见深:要不我再多犁几次吧?受不了这个委屈,真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谍与战 谍战,日谍被我抓光了 四合院:娄小娥和于莉以及女野人 我的赶山日常,开局遇到狐狸娶亲 穿进修仙界,被闺蜜监督内卷 精灵:我真的是平民训练家 我在神明游戏里当杀神 神秘的她 坠落的天阶之遥月星河 烽火之铁血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