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贞在咸丰面前一步登天,拿到了代批奏折的机会的时候,魏武也没闲着。
他回家之后,就一直在准备科考。
而且还不是一门考试,而是文武两门考试。
魏武深知,想要拿到兵权,必须深的咸丰的信任。
但咸丰的信任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要知道,咸丰是出了名的小心眼。
正常来说,没有十几年的功夫,难以见到成效。
但目前对于魏武来说,刚好有一条捷径。
那就是走祥瑞路线。
咸丰现在急需要祥瑞的出现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用来堵住满朝文武和恭亲王的嘴。
杏贞能化身祥瑞,一步登天,他也可以照方拿药,顺势而为。
那该怎么化身祥瑞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同时参加文武科举。
最好一举能拿到双状元。
大清国建立以来,还从来没出现过文武双状元。
魏武一旦能达成,那自然稳稳的是祥瑞化身。
再加上他本身也是汉八旗,对咸丰来说算是“自己人”,想不被重用都难。
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异常的困难。
先从文科考来说,在历史上清朝统治时期200多年,状元也才一百多个,每一个都是惊才艳艳。
想要考中拿可是异常困难。
但这个对于魏武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按照历史上来说,今年科考的状元是孙如仅。
当初魏武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时候,老师就喜欢让他们誊抄状元帖来练习。
而这个孙如仅恰好是书法老师的祖上,自然备受书法老师的推崇。
在书法老师的教导下,魏武几乎把孙如仅所有写过的东西都反复练习了不下几万遍。
写出来的东西和孙如今不差分毫。
魏武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科考前找到孙如仅,让他无法参加今年的科考,然后,在考场之内复刻一遍当年孙如仅的答案,状元基本上就板上钉钉了。
即便因为有满人不夺鼎的潜规则,但拿个殿试名额还是手拿把掐的。
至于武举方面,那就更简单了。
前前世魏武在大学的时候,曾经追过一个学姐。
而那个学姐恰好喜欢玩兵击。
为了追学姐,魏武专门加入了兵击社进行练习。
有这份底子在,上一世的时候魏武因为常年在各国奔走。
难免会遇到各种危险,魏武就让黑水的保安们对自己进行训练。
如果有枪,魏武至少是个特战精锐。
即便是冷兵器,寻常几十个人也不在话下。
此时,又是满蒙八旗全面堕落的时候。
每年考核,连能拉开弓的人都没几个。
魏武打这些人和欺负小学生一样,没什么区别。
只要按部就班做好练习,就能拿下双状元。
魏武梳理好了自己的规划,叫来了大管家。
“福伯,我这有件事你帮我处理一下。”
“少爷您吩咐。”福伯是从小在魏家长起来的,祖孙三代都是魏家的管家,做事忠心耿耿,滴水不漏,深得魏家的器重,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交给他去做。
“你派出得力的心腹,去找个人,这个人叫孙如仅,山东济宁人,是来京城科考的举子,找到他的下落告诉我。”
“成,交给我了。”
福伯认真点头记了下来,虽然他不知道魏武为什么要找这个人,但主家发话了,照做就是了。
福伯打发人去打听了。
在京城找人既困难又容易。
说困难是京城人多,内外城人口总数超过了80万。
再加上南来北往的商旅,总人口不下百万。
在那个通讯困难的年代,想要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一样。
说简单,是因为,凭借地头蛇的身份,总会有各种方法,把人找出来。
比如这次找孙如仅。
因为其是来京城科考的举子,大多是在礼部报名之后,去馆驿暂住,一直等到科考完毕之后。
而且,为了方便联系,必须要留下客栈馆驿的地址。
所以,只需要派人去礼部查看一下名单上留下的地址就可以了。
福伯让人拿着二两银子去礼部走动了一下,很快就拿到了孙如仅的住址。
“这么快?”
魏武没想到,福伯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早上刚说完,下午就办妥了。
“少爷,要不要把人接来?”
福伯小心翼翼的问道。
“人我就不见了,找人安排一场意外,断他两条胳膊,留下足够的诊金,让他回原籍去吧。”
魏武沉吟了一下说道。
此时,距离科考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魏武也犯不着伤人性命,断了对方两条胳膊,让对方无法考试也就可以了。
大不了多给点钱作为补偿好了。
至于孙如仅本人,完全可以在三年后和翁同龢同场竞技,看看两个状元谁更高一筹。
当然,前提是清朝能活到那个时候。
“明白了。”
福伯虽然不知道魏武为什么要对这个叫孙如仅的人动手。
但对于他们这个人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不出人命,怎么都好交代。
当天晚上,孙如仅在回客栈的途中,被一辆受惊的马车撞倒了。
幸好及时拉到了医馆救治,性命没什么大碍,但是两条胳膊全都被撞断了。
这时候,车老板的东家出现了,连声道歉,又拿出了二十两银子作为赔偿。
并表示愿意支付所有的汤药费。
礼数周到的让孙如仅也挑不出什么礼来。
孙如仅知道,哪怕是见了官,也就是如此了。
不管怎么说,自己今年这次科考算是泡汤了。
心灰意冷之下,孙如仅只能自认倒霉,拿着赔偿雇车回老家了。
解决了孙如仅,魏武科考上的最大绊脚石算是被移开了。
魏武这些日子一直在家模拟科考。
上午誊写科考的科目卷子。
写完之后,就直接扔到火盆里烧掉,绝对不留半点证据。
下午就按照武科考的科目进行练习。
清朝武科考分为马弓、步弓、长刀、石锁和策论五项。
没错,清朝的武科考也是要考策论的。
只不过,武科考的策论偏向于行军打仗,兵书战策一类。
魏武所欠缺的就是这些。
不过,这些东西相对于八股文来说更简单一点。
魏武记忆里就有几篇现成的,挑几篇这个时代没有的,缝一缝就齐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