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县太爷鸣冤
“你这个人啊……”
莫荷脸色复杂,缄默良久,忍不住感慨道:“我总算是看明白些许了。
……
叶皓给一众人才都安排好官衔职责,并给他们订下了恢复经济和亩产的小目标。
将大周百姓尽皆托付给这些经历过历练的才子们,才算放心地班师回朝。
这一仗,他们打得堪称教科书一般精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果。
回朝的路上,将士们始终一片欢天喜地,喜气洋洋,行了一路,饮了一路。
叶皓却始终坐在龙辇内,闭门读书,似有不快。
三日后,途径济宁府,路过一片荒郊野外时。
忽然一名中年男子从远处冲来,阻挡住了龙辇的去路,跪在地上一个劲拼命磕头。
“求圣上,替下官做主啊!”
随行护驾的锦衣卫们皱了皱眉,从腰间抽出绣春刀。
“大胆,竟敢阻拦圣驾!”
“来人,将此人拖下去!”
两名锦衣卫正准备将男子架走,龙辇内传来叶皓淡淡的呼喊声,“且慢!”
“将人放下!”
“诺……”
锦衣卫们松开男子,毕恭毕敬回到龙辇旁。
叶皓挑开龙辇的帘子,居高临下看着面前的男子,面露狐疑。
这名男子看着四十来岁光景,皮肤黝黑,容貌淳朴,像个老农一般憨厚。
但他身上,却穿着一件七品县令的官袍,头上还戴着顶戴,赫然是名县太爷。
此时此刻,这名县太爷的左臂,却被绷带绷着与脖子吊在一起。
叶皓使了个眼色,展麟立刻会意走上前。
检查了一下县太爷的手臂,微微点了点头,“断的。”
叶皓皱眉道,“你是哪里的县令,有何冤屈?”
“禀圣上,下官济宁府运城县县令杨空!”
男子朗声道,“得知陛下圣驾今日到此,下官冒诛九族之罪前来拦驾,请圣上为下官做主!”
“真是新鲜了,你一个县太爷,反倒求朕替你做主?”
叶皓挑了挑眉,饶有兴味道,“说吧,你要状告谁?”
“下官状告,郓城县胡家庄庄主,胡少德!”
杨空带着哭腔喊道,“胡少德乃胡将军义子,仰仗其义父之威望,在郓城县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百姓们每日都投状纸于衙门,控告其欺凌百姓之罪,但下官畏惧胡将军虎威,所以根本不敢多加过问。”
“前几日,下官在酒肆招待几位旧时同窗,恰巧碰到胡少德强迫酒肆掌柜的女儿做陪,一时义愤填膺,便出手阻拦。”
“没成想,胡少德直接纵使家奴,将下官及几位旧友都毒打一通,还废了下官的一条手臂。”
“下官求圣上,怜悯运城县全县官民百姓,为我等做主!”
叶皓听完杨空的话,脸色倏然阴沉下来,冷冷道,“岂有此理……”
“一个县太爷,在自己的地盘被恶奴打断一条手臂,成何体统?”
“这个胡少德……”
“不!”
说着说着,叶皓倏然改口,冷声道:“这个胡少德的义父胡将军,是哪支队伍的?!”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展麟立刻走上前,与杨空交涉一二。
随即转身走回叶皓面前,毕恭毕道,“禀陛下,臣已经问清楚。”
“胡少德之义父,便是兵部三品参政,讨虏将军胡太冲,绰号胡大刀。”
“曾是岳帅麾下一名典军校尉,后随岳帅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得以入住兵部。”
“前几日,岳帅北上抗击匈奴,胡太冲自领八千兵马,阻挡住匈奴两万大军的攻势整整二十日,为岳帅拔寨争取了时间。”
“为了表彰各方将士的功绩,陛下先前发放的免死铁券中,便有一封是赐与他的。”
听闻此话,叶皓牙关紧咬,眼神倏然一寒。
阻挡住四方蛮夷的攻势,出兵攻打大周之前。
为了鼓舞军心,振奋士气,叶皓命人打造并发放了一百五十枚免死铁券。
这些免死铁券划分为三等,分别对应着公爵、侯爵、伯爵三大爵位。
最上等可免死三次,世袭罔替。
中等可免死两次,次等可免死一次。
这个胡太冲,应该就是一百余名次等铁卷的持有者之一。
“岂有此理!”
叶皓怒目圆睁,咬牙切齿道,“一个三品参政的义子,便敢仗着自己义父的权势,在乡里胡作非为?”
“连县太爷都敢致伤致残,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展麟,带着一百锦衣卫,随杨空前往运城县。”
“将那胡少德的人头,提回来见朕!”
听闻此话,辛笙急忙走上前劝阻,“陛下,小生认为不可。”
“这胡少德,毕竟是胡太冲的义子。”
“胡太冲刚刚被北境战线立下卓越功勋,朝廷当予以嘉奖,以振军心。”
“况且,胡太冲手中,有陛下亲手发放的免死铁券。”
“按照律法,不论持有铁券本人,还是家眷亲属,凭此铁券皆可免死一次。”
“若是陛下直接处死胡少德,日后胡太冲拿铁券来保,岂不尴尬?”
“小生建议,将胡少德先抓回帝都,交由胡将军严加管教……”
“辛先生,你不必劝!”
叶皓眼中满是凌厉果决之色,咬牙切齿道,“今日这桩事,朕非管不可!”
“朕先前赐与他们的丹书铁券,是嘉奖他们的荣耀和功勋。”
“没有赋与他们贪赃王法、伤化虐民的权力!”
“下民易虐,上苍难欺,这等浅薄的道理,难道你们不懂?”
“展麟,你若不将这胡少德的人头带回来,便提着自己的人头来见朕!”
“诺!”
展麟重重点了点头,当即立刻率领一百名锦衣卫,同杨空一起离开。
望着锦衣卫们远去的背影,叶皓微微眯起眼睛,眼中流露出一抹冷冽的杀意。
现如今,大周疆域尽数收复,将在文人们的治理下渐渐复苏。
自己下一步侧重,自然是着手收拾这些在战场上立下卓越功勋,而得意忘形的骄兵悍将。
像胡太冲之义子胡少德这种情况,绝对不再少数。
若每一个有功将士的子嗣家眷,都居功自傲,胡作非为。
那这大漠天下,还有何王法和安定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