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上山难下山易,阿瑶几人休息过后吃了点东西便立马下山,去追刚刚在山顶看到的那群逃难的人
几人都是有点功夫在身上的,再加上这一个多月在山里的经历,就连阿瑶也长高了些,
于是一行人在天黑前追上了难民,在这之前他们将空间里的东西能用的上的都收拾了些出来,一人背着一个包裹,腰间挂着水囊。
因为要和难民一起逃荒,几人便没有换衣服,反而将脸抹的更黑了些,还把头发抓乱些
只不过几人并没有靠近,远远的坠在后面,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慢慢的融入进去
此时已经进入了盛夏,刚擦黑这一会儿也热的让人烦躁,许是因为干旱的原因,周围的蝉鸣,虫叫声都比在山里听到的少的多
阿瑶几人一边吃着干粮,一边看着远处的难民,他们许多人都是徒步前行,前面大概两三百人的难民中只有三四辆驴车
赶路时还不太明显,当他们停下时,就会很明显的发现分了好几波人,大概是一个村或者是一个族的人一堆
就这样白天赶路,晚上休息,一天大概能走60多里路,一直走了四天后,阿瑶他们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前面碰上了另外一伙难民,那伙难民约摸有两百来人,基本上全部都是青壮汉子。
和阿瑶他们这几日跟着的那队难民大部分都是老年妇女孩童,青壮年大概只有七八十人不同
两方人不知道交谈了些什么,很快就打了起来,一时间哭天喊地,诅咒,谩骂,还有些尖锐的求饶声,让这一抹干旱的土地平添了一抹凄凉
阿瑶轻声道“记住,保命为上”
三人低声应是,然后拿出砍柴刀,冲入了这混乱的战场。
阿瑶和叶楠个子小,专砍人的膝盖,不管柴刀锋利还是不锋利,只要被砍中,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是能站起来的
而青姨和田七则是冲着人的脖子去的,一刻钟不到那伙难民就被四人放倒了一半的人。
有小部分的人断了手脚,但是在这逃难的时候,连水都喝不上,粮食也没有,怎么会有人帮忙医治,最终也不过是一死。
剩下的一半人见情形不对,不知哪里冲出来的煞星,这么凶猛,纷纷掉头就跑。
见人都跑了,也没人去追,只能将柴刀用布一裹,作势要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拦住了他们
“几位留步”
“今日多谢几位相救”
“虽然现在是在逃难,但也请让我们报答各位恩公。”
田七推拒道“无妨,我们一家也跟着你们走了几天,算是抵消了”
那老头闻言立马抓住田七的手臂“恩公哪里话?”
“这路就在这儿,大家都走的”
见田七还要推辞,连忙道“嗯公们要去哪里?不知可与我们同路。”
“此去逃荒,路途艰险,我们大家在一起,还能有个照应。”
田七看了看阿瑶和月楠,好似犹豫了下,但也没答应
老头儿又道“虽然两位恩公武功高强,但是两个小恩公,毕竟还小,若是再遇上抢劫的难民,我们人多,也好帮忙看顾一二”
青姨适时的扯了扯田七的衣袖,田七还是皱着眉,一脸为难的道“你能做主吗?”
小老头把胸脯拍的啪啪响“老朽不才是一个小小的里正,这些都是愿意跟着我逃荒的人”
言下之意就是他的话他们听,他说了算。
田七这才点点头道“我们是要去江南郡投靠亲戚的”
老头惊喜道“我们也往江南郡走,去苍梧城”
田七闻言,也点点头道“如此,就麻烦里长大人了”
老头乐呵呵道“哪里,哪里”
“是我们一行人要劳烦两位了”
“也别叫里正,叫我老李头就好”
田七拱手带着些恭敬道“那我叫您李叔”
两人聊了会儿,李老头说他们是白阳县,李家村的人,白阳城隔几年就要大旱两年,他们都习惯了,隔几年就得逃慌,去有水还富饶的江南郡
田七说他姓刘,叫刘大伟,妻子和他有把子力气,是打猎的
等相互把底摸的差不多了,老李头叫来自己的儿子,让给他们安排个地儿,又叫小儿子把各个当家做主的叫来
“今天多亏了,刘小兄弟一家的帮忙,不然我们这些人得全部交代在这里”
“以后遇到了什么事,都搭把手”
“你们要是连点小事儿都不帮,等再遇到这种事,谁会帮你”
“都回去敲打着自己家的老少婆娘,整天少整一些狗皮拉灶的事。”
被叫来的人连连称是,回去就教训
老李头背着手冷哼道“距离苍梧城还有600多里路,自己个掂量着些”
说完就回了自己休息的地方,老妻递过来一个水囊,“喝点水,润润嗓子”
而后又小声问道“这几个人没什么问题吧”
老李头摸出自己的旱烟袋,抓了一点放进烟槽里,吸了口,才慢吞吞道“我不知道”
见老妻要急眼,又道“谁都有秘密,目前来说是对我们有好处的”
老李头妻子周氏白了老李头一眼“说了等于没说”
说完起身去帮忙收拾起了刚刚混战时弄乱的东西,看着周氏忙碌的身影,悠悠的叹了口气
那小丫头的眼睛,和那人好像,渐渐的在旱烟一明一暗下,烟雾随着空气上浮,模糊了老李头的眼睛,也挡住了他眼睛里的湿润
老李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周氏打发小孙子来叫老李头吃饭,才回过神来,摸了摸小孙子的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朝着家人走去
今夜李家村的人都在庆幸,虽然大家都受了点轻伤,但是都活着
田七他们吃完干粮后,坐在角落里,观察着周围的李家村人
他们左边挨着的是一家十一口人,两老人,两儿子,两媳妇,五个孩子,看样子最大的才八岁的
右边的是一家二十二口人,一老太太,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媳,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剩下的都是孩子,最大的是个女孩,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好像最小的儿媳妇还怀着身子
前面不远处是村长一家,是的村长,李老头是李家村出去的,里长村长不是一个人
李村长一家也人丁兴旺,就是感觉没有旁边两家和气,他们家的媳妇,说话都阴阳怪气的
等众人都差不多收拾好了,几人喝了点水,就轮流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又是阳光明媚,太阳普照大地,所过之处草木枯黄,土地开裂,清晨的草木上都没有一点露珠
匆匆吃过早饭过后又是一天的赶路,经过昨晚的混战,大家的水都洒了不少,已经有人开始没有水喝了
老李头听着后面的吵闹声,旱烟抽的越来越快,眉头也越皱越紧。
现在的水多珍贵,有水的人不敢借,没水的人就只能被渴死。
阿瑶他们也听见了后面的吵闹声,都没有作声
老李头看着后面的人越闹越不成样,拿了家里的一个水囊,走到那几人面前
“行了,都一个村子住了这么多年,又不是没逃过慌”
说着把水囊递给了借水的那家人,那家人感恩戴德的对老里头道谢
“行了,行了,就这一袋水,多了也没有,也别指望着我还给”
“前面还有几里路就是大山,等下歇脚的时候去看看前面能不能找到水”
说完转身就走,把自家的小儿子招来,让他去找村长过来。
俩老头叽里咕噜的商量了半天,似乎决定了什么事情。
果然在这天天黑后走到一座大山脚下,山下的众人望着大山不语
老李头站在最前面,打量了众人一圈,沉声开口道“此去还有600多里,老头子也不确定后面还能不能碰到水。”
说着看了几个刺头才又道“今天一半的青壮力,都进山去找水,如果找到水,那么水就是交给专人统一保管”
“如果,没有找到水,各家各户就把自己的水拿出来统一保管。”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总不好看着人渴死”
“按照这我们的速度,再走个十天,就能到江南郡”
“希望到时候我们一个不少的到那里。”
讲完话挑了一半的青年让他们进山找水,而后又走到田七面前缓声道“刘小兄弟,你们的水也不多了吧?”
田七闻弦知雅意,当即点头道“我也跟着去”
阿瑶刚到这片山脚下,就让系统扫描了,哪里有水源
等老李头走后,低声对田七道“往东南走”
“我直觉往东南走会找到水”
田七犹豫了下,点了点头,便和找水的队伍出发了
等着水的人走了过后,李家村的人才找了相熟的人挨着,准备做点吃食
正在众人忙碌的时候,一个老太太走到了阿瑶他们面前
“你们这是打算做什么吃的”边说边打量着青姨拿出来的粮食,是玉米面和几块熊肉
青姨“嗐~”了声,“就是一点包谷粉,做几个饼子,大娘是哪家的啊”
老太太看了看黑黢黢的熊肉,“我是那边那家的,夫家姓江,”不等青姨搭话又继续道
“这是肉吧?怎么做的,咋这个色儿呐”
月楠听了立马防备的盯着老太太,觉得老太太想探听她们的秘密,已经准备好动手了
阿瑶也皱着眉看着老太太,想着她要是来讨要肉的话,该怎么用老太太立威
谁知,老太太却不按常理出牌,着时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