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程彦与李承瑛李承瑾在偏殿饮茶,时不时往殿外张望着。
李承瑛嗤笑,道:“至于这般担心吗?”
“姑姑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难道还会让你受了委屈不成?”
程彦道:“你懂什么。”
她与李承璋的婚约,原本为的是稳固李承璋的储君地位,同时也会为了保护李承瑛与李承瑾。
大夏夺嫡之惨烈,远超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她的母亲掌兵权,把她定给李承璋,旁人便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可她与李承璋的婚约一旦解除,很多危机便会接踵而来。
比如说李承瑛与李承瑾的外祖家,再比如说蠢蠢欲动的世家,哪怕李承瑛与李承瑾无意皇位,他们身后的人也会把他们推到那个位置。
李承瑛懒懒道:“对,我不懂,我除了吃喝玩乐,剩下什么都不想管。”
说到这,李承瑛声音微顿,放下手中茶杯,身体微微向程彦倾去,笑着说道:“前几日表弟猎了一只鹿,让我去吃酒,我一个人去没甚么意思,要不你陪我去?顺便把你姐姐也带上,承恩侯府的风水不好,我瞧着她瘦了一圈。”
程彦道:“你想见我大姐姐,让丁家给她下帖子便是,别拿我当幌子。”
她与李承璋退婚便与李承瑛来往过密,朝臣与世家们怕是又能脑补出一场宫廷夺嫡大戏,继而纷纷站队,把她推上风水浪尖。
为了少给自己惹麻烦,她以后也要避着李承瑛。
李承瑛撇了撇嘴,道:“小没良心的,亏我帮你这么大的忙。”
李承瑾笑道:“三哥可是怕程大姑娘起疑,不愿意赴约?这倒也好办,年前底下的人孝敬我舅舅几盆花,这几日正巧开了,程大姑娘是风雅之人,想来也是爱花的。我让舅母给程大姑娘下帖子,不单请她,将与她交好的崔家姑娘、郑家姑娘和许家姑娘一同请上,如此一来,她总该赴约了吧?”
李承瑛不住点头:“这个主意好。”
说话间,程彦看到李淑从正殿走出来,便连忙放下茶杯迎了上去。
李淑带着三人去拜访丁太后。
丁太后许久未见李淑,拉着李淑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儿话,临到晚上,才放李淑出来。
李淑一年多未回宫,今日回宫,找她的朝臣世家们络绎不绝,李淑并不避着程彦,让程彦陪在一旁,让她学着处理朝堂之事。
程彦见李淑揉了揉眉心,便放下纸笔,让小内侍别再带人过来,自己去给李淑揉肩。
程彦道:“娘是不是准备对北狄用兵了?”
以往拜访李淑的人虽然多,可没有近日这般频繁,且来的都是些掌兵马调动粮草的官员世家。
李淑颔首,问道:“你这里还有多少粮草?”
她与程彦都有封地,封地里的粮食税收无需上交国库,全归自己所有。
这些年来,她常驻边关,封地是程彦在打理。
程彦想了想,道:“前些日子帮着舅舅赈灾用去不少,如今满打满算,只够十万大军吃用三个月。”
世家们只顾自己利益,其他藩王公主们更是一毛不拔,她不愿看着舅舅去买高价粮,便给舅舅送去许多粮食。
李淑秀眉微蹙,程彦便道:“娘需要多少粮草?我想办法帮娘筹了来。”
李淑道:“粮草倒还不是主要的。”
大夏不缺热血报国的将士,更不缺精甲强弩,缺的是粮草与战马。
粮草尚还能解决,但战马便有些棘手了——十年前镇远侯战死边疆,北狄趁机南下,占据了大夏的天山马场,自此之后,大夏再无可以与北狄媲美的良驹。
若想与北狄开战,必要先夺回天山马场。
李淑的声音刚落,小黄门一路小跑进来,弓着身子道:“殿下,凌虚子仙长过来了。”
李淑凤目微挑,合上战书,道:“这个老道,我不去寻他的麻烦,他倒自己上了门。”
“让他进来。”
李淑对程彦道:“你先去休息。”
程彦只得出了殿。
小内侍一路引着凌虚子向正殿而来。
凌虚子历经五朝,地位尊崇,在长公主那里是“老道”,但在世人眼里,却是活神仙。
小内侍颇为殷勤,侍女们忙不迭捧来凌虚子爱喝的老君眉。
凌虚子一身青衣,鹤发童颜,湛然若神,他捻着白色胡须,道:“一别经年,殿下风采依旧。”
李淑抿了一口茶,道:“七年前,你与我说天命在谢不在李,我只以为你是为了保住李斯年性命才这般说,如今看来,似乎有些道理。”
凌虚子浅笑。
李淑又道:“当年你许我三卦,今日我要你帮我算这第二卦。”
凌虚子道:“殿下请讲。”
李淑凤目轻眯,声音微冷:“天命在胡,还是夏。”
凌虚子笑了起来,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只看殿下何时放下心中芥蒂。”
李淑不置可否,凌虚子从袖子里取出一幅图。
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图,略微泛着黄。
凌虚子推给李淑,道:“我大限将至,不日便要闭关,此图为天山地图。”
李淑眸光微闪,凌虚子继续道:“愿天佑大夏,殿下武运昌隆。”
........
次日清晨,程彦被紫苏摇醒了,紫苏道:“长公主殿下请翁主过去。”
程彦连忙梳洗换衣。
李淑见程彦过来,揉了揉她的发,开门见山道:“你觉得李斯年此人如何?”
程彦面色有些古怪。
此人如何?
得罪他的人,无不死状凄惨,死因成谜。
谪仙面容修罗心,除却脸和智商没有任何优点。
还特么是母亲最恨的谢家人生的孩子。
程彦道:“他长得好看,很聪明,除此之外,一无是处。”
李淑挑眉:“只有这些?”
程彦摸不准李淑的脾气,便问道:“娘想知道哪些?”
李淑道:“凌虚子昨夜过来说,要他去赎谢家满门罪孽。”
程彦嘴角微抽,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凌虚子是年龄大了,着急起来病急乱投医——母亲恨毒了谢家人,当初留李斯年性命是因为凌虚子作保,如今李斯年不仅不安分,且用番薯勾搭她,母亲脾气一上来,必然留不得李斯年的性命。
可用这个借口给李斯年保命,怕是不行。
李斯年看上去飘然若仙挺能唬人的,终归是个瘸子,让他去摆摊算卦尚可,可若让他去上战场,怕不是千里迢迢给北狄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但转念一想,凌虚子好歹活了将近两百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李斯年又是跟在他身边长大的,指不定真有能克制北狄的地方。
程彦斟酌道:“要不,娘见见李斯年?”
李淑手指轻扣桌面,道:“再说吧。”
程彦有些意外。
母亲这般说,是对李斯年消了杀心。
李淑道:“你近日仔细些,若是无事,便去清河郡寻你表姐,莫在华京待了。”
程彦犹豫道:“还没到那种地步吧?”
她知道她与李承璋解除婚约会引起朝堂震动,朝臣世家们伺机而动,可也不至于远走华京吧?
再者,她留在华京也有要事,她不懂兵,只能帮母亲去筹粮,世家们虽然都是铁公鸡,但她以新培育的苗子做交易,想来他们也会愿意的。
程彦这般想着,留在了华京,如此又过了几日,李泓的一道圣旨,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世家纷纷站队——李承瑛与李承瑾封王了。
大夏祖制,皇子不加冠不封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天子崩逝,新帝为收拢人心,分封未加冠的诸位兄弟为王。
可尽管如此,封的也只是一些边陲小郡,说白了,只是没甚实权的王爷。
李泓显然不属于这一种。
李承瑛封为英王,克定祸乱曰英,大虑安民曰英,李承瑾封敬王,执礼敬宾曰敬,广职勤政曰敬,这两个封号皆是上上封,大夏只出过一位英王与敬王,最后登基为帝,故而便不再以这两个字封王。
若只是封号,倒也罢了,可两人的封地全是军事重郡,下属县近二十个,人口过百万。
饶是如此,李泓仍觉得不够,特令二人开府治事,跟着将军们习军政。
而作为太子的李承璋,至今仍居住在皇城,并未开府治事。
李泓的圣旨刚颁下,便在华京城掀起轩然大波,随后传至九州,世家们纷纷遣才俊来讲华京恭贺两位新王。
作为刚与太子退婚的程彦,此时门槛也被踏破——其中李承瑛与李承瑾的母族来得最多。
李承瑛与李承瑾虽然没了母亲,但舅舅与姨母们仍在,便操办起二人家事,有事没事便往程彦府上跑。
没几日,便传出太子李承璋当废,安宁翁主与哪位王爷定了亲,哪位王爷便是未来的储君的流言。
二月初二,程彦生日,李泓在宫中设宴,众人纷纷来贺,席上有一世家子弟借着酒意,笑着打趣英王与安宁翁主站在一起委实是一对璧人。
此话一出,喧闹的宴席静了下来,李泓瞧着神色各异李承瑛与程彦,捋了捋胡须,笑道:“阿彦自小便与老三要好。”
程彦心头一惊,后悔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出京避“难”。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