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亲人们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铜板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父亲:朱五四、与大伯:朱五一,两人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
更使得年幼的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忍不住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哭声持续不断!直接惊动了邻居家的员外郎:刘继祖,不曾想刘员外竟然也发了善心。
看在他们常年帮刘家干活的份上,便给了他们一块坟地,让其安葬亲人。
这才让他们兄弟两人停止哭声,连忙找了几件破旧衣服包裹好尸体,在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在安葬好亲人家属之后,为了活命朱重八与朱重六被迫分开,各自逃生去外面寻求温饱,可朱重八又不知道去哪里?就想起之前曾经当过俗家弟子的皇觉寺。
于是就再次去投奔了方丈:高彬,并在寺内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法号〈如净〉,也算有了一个安稳之地,有口饭吃,有个地方睡。
他每日在寺里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有时仍会受到方丈的斥责,也是故意磨练他的意志力。
可日子一长,如净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他不明白为何方丈要故意刁难自己?
一日如净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气得他顺手就拿起扫帚,狠狠地打了伽蓝神四五下。
还有一次方丈见到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给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如净,惹得如净很烦躁!他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呢?更害得自己连累受骂,就越想越气,竟随手找来管笔。
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下〈发配三千里〉的大字,这也反映出如净不甘心受压迫的性格。
不久之后由于天灾不断,一些难民纷纷逃上山要饭,导致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任何施舍和香油钱。
方丈为了保住皇觉寺,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其中如净才做了五十天的小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也没有办法,他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年朱重八(如净)才年仅17岁。
就这样如净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濠州城向南,走到了庐州路合肥县。
然后又折向西进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汴梁路,到了固始县、信阳州,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还东经鹿邑县、归德府亳州,于蒙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内。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如净走遍了淮西道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见识了世面、开阔了眼界,还积累了不少社会生活经验。
但艰苦的流浪生活,也铸就了如净的坚毅、果敢性格,使他开始变得残忍、猜忌,因此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如净在外云游的三年里,也正是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的时期。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宣传,故此如净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亲眼目睹了朝廷对灾情治理不严,以及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
在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所以他回到皇觉寺后,就开始了勤奋学习、广交朋友,时刻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随后蒙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5月13日,中书省百姓们在遭受了压迫以及天灾疫情的打击下,恰巧又遇到黄河堤坝决口,朝廷强征了15万民工去修筑黄河堤坝。
这让出生比较宽裕家庭,且信奉白莲教的百姓:韩山童,与信奉弥勒佛的百姓:刘福通,两人都认为时机已到?
于是便故意把泥菩萨埋在黄河流沙中,在让人挖出来,还编造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并在民间四处传播。
为了鼓舞人心,树立起有效打击蒙元帝国的口号,韩山童还自称是宋徽宗端亲王显皇帝:赵佶,的第八世孙,在中书省汝州揭竿而起,杀白马黑牛祭祀天地。
他让义军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直接就被百姓推举韩山童为〈明王〉。
而刘福通则号称是北宋荣国公兼殿前都指挥使:刘光世,的后代,两人均打出了光复大宋皇朝的口号。
但很快就被地方官府知道,蒙元汝州州尹:蔡曦炜,当即就派遣军队前往抓捕,直接围住红巾军头目,抓获了明王:韩山童,却让其子:韩林儿,在混乱中随母亲逃往中书省大名路邯郸县,就连刘福通也逃走了。
接着徐寿辉(真一)便在中书省蕲州路起义,而李二、彭大、赵均用,三人就在徐州起义。
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瞬间就形成了滔天大势,到了第二年正月11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安丰府濠州城定远县富商:郭子兴,也联合百姓:孙德崖,等人起兵于定远县、钟离县,一带。
先后有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还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首领。
2月27日,起义军在攻下濠州城后,郭子兴自称为(元帅),随后元帅:郭子兴,便占据濠州城坚守,且号令彰明军法严记。
另一边的皇觉寺内,由于起义军经常与百姓打交道买粮食,故此在了解到如净和尚就是朱重八时?便有一个军中千户送了一封信给如净。
他在收到书信后,如净打开一看,发现居然是儿时伙伴:汤和,写的信?信中邀请他去参加元帅:郭子兴,的起义军。
恰巧在此时他的师兄:净宸,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这吓得如净连忙脱下〈百衲衣〉,匆忙从后山翻墙逃下山去,直接投奔红巾军,这一年朱重八25岁。
在逃下山的朱重八前来投奔红巾军,但是城门守卫却怀疑他是间谍?便将他捆绑起来,并将此事报告元帅:郭子兴。
怎奈元帅:郭子兴,看了看他就觉得朱重八此人相貌不同寻常,便令人解开绳索,还与他交谈,之后就将他收在帐下。
而自从朱重八入伍之后,就一直跟随元帅:郭子兴,出征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就得到了赏识,还被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由于亲军九夫长:朱重八,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每逢打仗时都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却全部都上交给元帅:郭子兴,得了赏赐就说功劳是大家的,还把赏赐分给大家。
但有一次行动时,他被蒙元知枢密院事兼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孛儿只斤·也先帖木儿,率领的十万元军南下扫荡红巾军时追杀,便一路逃到大姐:朱拂施,夫家避难。
却没想到姐夫:王七一,与姐姐害怕自己出事,竟不敢收留朱重八,只得连夜把他赶走!
之后朱重八经过多次打仗,又在部队中的好名声开始传播起来,元帅: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要和朱重八商量??。
当时元帅:郭子兴,有一养女,乃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在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元帅:郭子兴,收养。
元帅:郭子兴,见朱重八是个人才,而且又是弱冠之年了,竟然还尚未婚配!因此出于好心便把养女:马氏,介绍给了朱重八,两人也算有缘便指婚嫁给了朱重八,还收养他为义子。
从此军中人人改称他为「朱公子」。
而朱重八则认为自己也算是在军中,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能再叫以前的名字了!便另起了个正式的名字,叫;〈元璋〉字「国瑞」。
其意(朱元璋)就是;诛灭蒙元、璋为玉器外形如刀,这样的解释很符合民间百姓的口味,从改名这一刻起,就意味着朱重八,心怀有推翻蒙元帝国诛杀大元可汗皇帝的雄心壮志。
同时在濠州城内,红巾军有五大元帅,既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的于元帅、曾元帅、潘元帅三个一派,双方都形成对立冲突的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还逐渐恶化起来。
这年9月,徐州路红巾军主将:李二,被元军给杀害了!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两人率兵逃到了濠州城,彭大向元帅: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
假意说道“彭大受用于郭帅,而你却被置之度外!是何用意?”
就这样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元帅:郭子兴,并将元帅:郭子兴,弄到孙府去狠狠地毒打一顿,还准备杀掉他。
这让朱元璋闻讯后,就在彭大的支持下亲自率兵救回了元帅兼义父: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而朱元璋见濠州城内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便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去开创新的局面,他在蒙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6月15日,朱元璋开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以及同村邻乡的熟人。
大家一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都纷纷前来投效并拜到帐下。
于是很快就募兵到了七百多人,再次回到濠州城时,也让元帅兼义父:郭子兴,十分高兴,当即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都威卫使司镇抚使〉。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孙德崖等仍是称元帅。
但都威卫使司镇抚使: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都没走出濠州城,毫无上进之心,便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出了心腹爱将凤阳下千户所副千户:徐达、怀远上千户所千户: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城,南略定远县和周边上、中、下,三路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