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顺帝:李自成,就让伏兵们散开道路,自己则动身与后队的火炮营一起奔赴雁门关守御千户所。
因此前方的两支顺军部队率先来到城下,由大顺都督:李过,急忙传令顺军强弩兵与长戟队摆开阵势来,先发弩箭射向三百米开外的城楼上,而大顺绵侯:袁宗第,则派遣顺军单管火铳队,手持盾牌冲到吊桥附近,举铳射击明军。
一时间城防没有加固的雁门关守御千户所难以抵挡得了流寇们的进攻,导致部分明军率先奔溃逃跑!
少数明军士兵跑去千户所内向明山西总镇总兵:周遇吉,汇报情况。
由于流寇没有使用火炮攻城,故此城内几乎没有几个将领知道,有敌人入侵的消息?就连刚借到物资的明山西总镇左参将:王平忠,对此也是毫无所知。
等到明山西总镇总兵知道情况后,在想布置城防也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率领手下的勇卫营们迅速退出雁门关守御千户所,在往西边的大和岭巡检使司撤退。
其中明雁门关守御千户:陈铭鼎,也收拾了一下细软准备撤离,却被杀入城中的流寇给俘虏,并押到大顺绵侯面前。
当场就吓得明雁门关守御千户手脚直哆嗦,他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停地扣头求饶道“将军,将军饶命啊!末将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流寇,哦不!没打过顺军啊!”
看到眼前的明将如此怕死,大顺都督二话不说快速骑马上前一刀砍死他,并拿来黑布擦干血迹,说道“全军随本督火速追击周遇吉。”
这边撤退的明军在经过大和岭巡检使司之时,前队一百人的雁门关守御千户所明军慌乱的跑着,在进入流寇伏兵攻击范围后,突然间就遭到了顺军神射手们的一顿射击,许多带火的箭镞发射过来。
由于天色已是酉时,在加上天气有些寒冷,还朦朦胧胧的飘着薄雾让人看不清方向,导致明军中计之后,一时间内竟找不到敌人的具体位置?
随后后队到达的明山西总镇总兵看到前面有伏兵,就立刻吩咐勇卫营们加强戒备,并打算散开来走小路,连夜举着火把从蜿蜒崎岖的句注山开拔到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方向。
在行进途中明山西总镇左参将担心辎重太多,可能会拖累全军,就让明军士兵们放弃无关紧要的物资,并骑马走到明山西总镇总兵身边,建议道“总镇总兵大人,眼下我军夜行赶路,还未用膳,恐怕士兵们的体力会不支啊?在则前面还有十里远的官道才到山西镇,若不用粮?”
但这话直接就被明山西总镇总兵给打断道“士兵们饥饿,这个本镇知道,发放点干粮就行,还有官道目前不能走!我军骑兵有限,还得保护物资和步兵,若走官道的话,夜间很容易就被流寇给偷袭,唯有走山路才为上策,速传本镇军令,酉时末务必要赶到山西镇境内,否则我军很难摆脱流寇军队!”
因此政令下达之后,所有勇卫营与其余明军士兵们都加速前进,在山路上慢步奔跑着。
而身后的流寇军队就沿着句注山脚下的官道,一路追击而来,但方圆三里之内却始终都没有见到有任何明军的踪影?这不禁让两位顺军将领心想;莫非周遇吉疯了,连夜走山路?要知道这夜间走山路,那可是行进迅速很慢的,而且道路很陡峭,不太适合行军。
就在两人沉思之时,十几个手持黑虎顺字旗,身穿黄色布面甲的顺军,扛着旗帜走了过来。
紧接着大顺帝的御驾,出现在此地,他挥手让大顺丞相:牛金星,骑马走过来问道“两位将军怎么也在此啊?敢问明军们何在啊?”
被询问的两位顺将连忙低下头沉默不语!故此大顺丞相只得调转马头,回去禀报大顺帝消息,在了解到明军很有可能已经进入了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
于是大顺帝就决定全军直取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争取一举拿下此地,为了作战迅速步伐统一,因此大顺帝连忙召集众将们来营帐内商议情况。
由大顺都督:李过、大顺绵侯:袁宗第、大顺汝侯:刘宗敏、大顺临朐男:高一功,等几位顺军主将们都认为,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只能以火炮来轰炸方能破城。
然而目前大顺帝东征行进太过于仓促,导致后队的火炮营根本就跟不上前队,而且天色已晚,这就使得大顺帝不得不就地扎营,等待顺军火炮手们全部集合才敢出击。
这边趁夜举着火把走小路进入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城内的明山西总镇总兵,还没与地方将领们碰面,就遇到了一队行走在街道上的明军。
其中有几位将领看着还非常眼熟?
待走近之时,才发现对方居然是之前自己调集的宁武关守御千户所、偏头关守御千户所、老营堡守御千户所、保德州(保德州守御千户所)、八角守御千户所的援军将领。
而对面的明将们借着火光看过来,也觉得前面的将领很是眼熟?就这样五位千户一起走过去向明山西总镇总兵行礼,并问道“不知山西总镇总兵大人,为何会来到此地啊?我等正要去代州(振武卫)与您汇合呢!”
然而明山西总镇总兵却很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实不相瞒!流寇军队来势汹汹,眼下代州、振武卫、雁门关守御千户所,已经全面沦陷了!本镇正要与诸位一起合力出击去抵抗流寇,却不料诸位已经来到此地。”
在了解情况后明偏头关守御千户:陈良庆,就认为这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城防以大不如前,只能当做陪守城池,万万不可投入大量兵力驻守。
反观附近唯有接连三关之一的宁武关守御千户所,方能有机会抵抗流寇军队,这点也得到了众将们的一致认可,就连明山西总镇左参将也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明山西总镇总兵也顾不得担心,流寇会不会来夜袭城池?也顾不得休息,就直接在城外吊桥旁,布置了一道地雷,以;石头雷、土雷、陶瓷雷、生铁雷、子母雷,等为主。
用引线长长的拉到了城门口,每个雷都横向掩埋着,火线则绑在栏栅左边,在用泥土稍微掩盖住,一旦有敌人来袭就会碰到火线引发爆炸。
待明军士兵们布置好这个防线之后,明山西总镇总兵又抽调出五十个勇卫营士兵负责与山西镇明军轮流夜巡,大军则驻扎在后城,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则立刻拔营撤出城外,去布阵迎击敌人。
第二天辰时,乌云开始笼罩在上空,山西镇百里开外几乎看不见任何居民与商人在官道上面行走,微风轻轻地吹在巡城明军士兵们的脸上,让他们感觉到有一丝寒冷。
于是众人们都小声的说道“想不到又要变天了!这阴雨天气待会用膳还真是不方便,若是下雨的话,那可真遭老罪!”
而休息了一宿,精力充沛的明山西总镇总兵刚走出营帐外,他抬头看了一下乌云密布的天空,也心想;这种天气,但愿流寇不要来袭!否则我军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此刻营房内的火头房里面,早已蒸好了馒头与地瓜,士兵们排着队过来拿起馒头或者地瓜来吃,各营的将领们也相继要了一份早膳,在配上一碗热粥来享用。
其中明山西总镇左参将在用膳时,没有看到明山西总镇总兵的身影?就猜想他定是又在忙于公务了?所以自己在吃饱后,就又要了一份早膳,并亲自端着盘子送到中军帐内。
果然就看见了一脸严肃的明山西总镇总兵皱着眉头,用手摸着地图正在苦思冥想着,连将领掀开布帘走进来,明山西总镇总兵竟然都没有注意到!
见他还在认真思考问题,明山西总镇左参将就凑过身来,看了一下地图。
只见上面画了许多布防的攻略以及进攻路线,但有一处黑色的路线,似乎让他不是太了解?便开口询问道“敢问总镇总兵大人,此处的黑线代表的是什么呢?”
因此反应过来的明山西总镇总兵顿时吓了一跳,他急忙扭过头来看向对方,并回答道“哦,此处乃是我军的粮草,也是诱敌之策?”
在听到诱敌二字时,就让他深感惊讶!
便反问道“莫非总镇总兵大人,要拿我军的粮草来引诱流寇?那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却不料明山西总镇总兵抬头大笑了几声,说道“没错!流寇定然也是你这个想法?”
然而不明思议地明山西总镇左参将就继续问道“那敢问总镇总兵大人,您到底打算怎么做呢?”
只见明山西总镇总兵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拿起一个模型的小捆草与兵人,在地图上操控着,并把小捆草给调换了?这看得旁边的明山西总镇左参将瞬间就明白了用意。
因此他连忙称赞道“总镇总兵大人这招,实在是高啊!”
然而此刻大顺帝的军队早已来到了山西镇(宁武关守御千户所)城外五百米处,前锋的顺军重骑兵与顺军弓箭手们也准备就绪,由大顺兵部尚书:王家柱,摇手让顺军火炮手们推着重炮上来架好炮台。
又命令顺军士兵们装填好炮弹等待发炮。
随后大顺帝看着天色渐渐暗沉,且大风开始呼啸,就觉得如果现在开炮的话,风向是吹响他们这边的,到时候定会遮挡住顺军士兵们的视线,可要是不开炮的话,天色马上就要下雨了,炮台将会失去作用。
所以大顺帝就让顺军火炮手们把炮口抬高,往上调了三毫米,让每个炮口都恰好都准明军城楼堡垒的四方口上方,为了让炮弹能够成功击中明军。
大顺帝还下令全部都换上配备开花炮弹的火炮来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