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少姝的山水 > 第45章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第45章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练习暴打 幕夜求生:我能探测精灵位置 火影:忍校钉子户毕业代火影 兽世种田从幼崽学习系统开始 为色所迷:硬把顶E比作O 手握聊天群,天天给穿越者递刀 暗夜追踪之一网打尽 眷灵飞升 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 时间慢煮我们的故事

当地人传说,那位头陀便是大和尚佛图澄,而小沙弥后来作了大师的弟子,即竺法和。寺??飞檐上的风铃声极其清脆,佛图澄大和尚据铃声而辨吉凶,十分灵验。

——即刻有人置疑:“那他老人家肚子上的小孔,没事么?”

匐勒笑了:“晚上读经时,大师会如常拔掉棉絮,便有光芒从孔中射出,照彻书房。”

“太神了!”阿圆慨叹。

又有人担心:“时刻流出金沙的泉水,那得有多少人惦记啊?”

“没错,大师施展神通是为着成全小沙弥的至诚愿望,可不是为着便宜心术不正之徒的。”

故事的结局颇为出人意料——

后来茅蓬寺里出了一个贪心的和尚。他嫌流金泉流出的金子太慢,两石米也太少,违背佛图澄大师的明训,私自用凿子凿啊凿,泉眼倒是凿大了,可是流金泉从此再也不流金子了,澄金池底也只有薄薄的一层黄沙。

——众人又切齿又失望,无可如何之际,听见最后匐勒悠悠道:“佛图造化澄金池,能解万千僧人饥。如是贪心不随缘,金变黄沙僧无依。”

当中的教化耐人寻味,大家渐渐静了下来。

匐勒最后说的,更像是对世人的警示,懂得适可而止就是惜福,而贪得无厌,就会像那个和尚一无所获了。

少姝抬抬手,点评道:“可见人人艳羡之福,非从外来,而是由内而生的。若要享福,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

匐勒大声答应:“真不愧是少姝姑娘,随口说一段,也是分量十足。”

“这可不是我说的,古语有言‘祸福无门,唯人所招’,可见是梳理过多少人事起伏才归纳出来的。”少姝笑。

(“祸福无门,唯人所招”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指出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而是人造成的。此外,宋代佚名的《太上感应篇》中有化用,其意大旨相同:“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中“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是无上之上的意思。)

“原来灾祸和福分不会平白无故地降临人身,归根结底,多是由人的行为招致的啊。”阿圆若有所悟,第一个说出心中的体会。

大家也都跟开始畅所欲言了。

“福气不必很多,细水长流也是极其难得哇!”

“嘻嘻,人世间有各式各样的人,就有各式各样的福气,大人们常说要惜福,这是一定要听的。”

“在有福人面前,清水里会涌出金沙,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金子又会变回清水,你说气人不?”

“发生在身上的事,不能笼统归咎于命,与其怨天怨地,甚至憎恶至友亲朋,倒不如先反省自己的言行是正经。”

“所谓‘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德行是一个人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少姝“先生”脸上的笑意越发浓厚了。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孔子的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她轻盈地转过身来,对着匐勒福一福:“多谢你了,为我们讲了大师的事迹,瞧,大家感触很深,受益无穷。”

匐勒忽觉难为情,手脚没个妥帖的放处,他磕磕巴巴地胡乱挥摆着双手:“少姝姑娘言重了,我才应当多谢你的引见之恩,何其有幸,方得领略大师的精妙神通。”

平时里戒心甚重的胡小子,竟在大庭广众下流露出此种鲜有情态,孩子们一个个捂嘴抖肩,乐得前俯后仰。

少姝却说:“舅舅说,大师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义,与中华诸学士论辩疑滞,无能屈者,且他尤为重视戒学,无奈,这些高绝造诣常为其神异事迹所掩。人们不知道的是,大师门下受业追随的常有数百弟子,他们可不是为着学习神通而来的。”

“那为着学什么?”孩子们都十分感兴趣。

“不消说,自然是诵读佛经,参悟佛理啦,”阿圆想到了前些天,自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林中事说给家人,阿婆她老人家不同寻常的反应,不禁要得意洋洋地卖弄卖弄。

见众娃定定注视着他,音量便放得更大了:“我阿婆听了大师的事,便讲菩萨点化愚昧,往往千幻并用,其实皆由人心自动,若是自心清明,便能脱离蒙昧了!”

嗟讶于阿圆家一老一小的悟性,匐勒尴尬地陪笑,仍敢道出心声:“如今想来,在见到大师之前,真不晓得自己有何等痴顽愚昧哩!”

“愚昧之说,并非指人的脑袋生就的不灵光,而是所学所思尚有不足。”少姝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你们看啊,上面的‘禺’字意为道路不通达,下面有个心,那便是心不通达,昧则指昏暗不明,但我从不以为有人是天生的愚昧,如同我舅舅说的,只不过是——道心一时被遮蔽而已。”

“我们这些人大多也不会出家,那日后该学些什么,想些什么才好?”“朝天辫”孝儿的脸上飘过愁云。

“先别操心读佛经,少姝姐姐家里的书便成摞满堆的,你要是能统统读完,算我们服气了你。”立即有人发声嗤笑。

“别担心,少姝姐姐不是见天地给我们读吗?”青凤慢吞吞地反驳道,又给弟弟投去鼓励的眼神。

少姝忍俊不禁,成心要逗逗他们:“哟,这可奇了,我的书还算多吗?只是从华岩馆挪来几册罢了。”

众娃无不惊诧莫名:“那么多书,读到几时是个头儿哇?”

说着说着,大家越发觉得读书求学实乃一项浩繁艰巨的大工程,当然,对于坚持到今日还在为他们“说书”的少姝姐姐,也更加心怀感激,无以言表。

阿圆不由地学着大人样儿,长长叹息。

“瞧,痴迷心又起来了不是?”少姝用手点了点阿圆的额角,巧妙化用了佛图澄的话给孩子们打气,“读一点,是一点么!阴阳难测,至理难穷,至于你最终到什么地步,那也是造化使然,何苦早早地起闲愁白费心,因噎废食可不足取。”

孩子们看上去怔怔地,内里却在拼命运化理解她话中的含义。

“言归正传,今天的功课就来读这一段吧!”少姝轻嗽一声,吸引回大家的注意,扬了扬随身带出来的书册,熟稔地翻到其中某一页,宛转悠扬地念出声来,“《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天下何思何虑”句:出自《周易·系辞下》。)

“这一大段好不高深难解,少姝姐姐可否用我们能听懂的话再讲讲?”孩子们急急地央道。

“我也正要给你们细说分明嘞!”少姝十分享受孩子们的善疑好学,嗜此不疲地娓娓道来,“咸卦九四爻辞说‘思虑不能专一,因而有往来不定,憧憧万端,像诸多朋友一样,跟着你来来去去。’孔子说:‘天下人还要思虑些什么呢?天下人同归于一个结果,而所走的途径各有不同。你还要思虑些什么呢?”

“既然孔夫子如此说了,那么他会思虑些什么?”众娃疑惑。

少姝看向阿圆,阿圆会意,鼓起勇气试解道:“看,日月往来,光明就出现了;寒暑交替,岁序便形成了。过去的事退却了,将来的事会展现,相互交感而用,利益已在其中。”

少姝认可的点点头,手掌又落在青凤肩头。

青凤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软虫收缩是为了求得伸张,龙蛇潜藏是为了保护生命。精研义理是为了运用,利用获得的知识修身,是为了提高德行。超过以上易理所示的范围,就不是我能了解的了。”

少姝十分满意,也无可纠正,最后笑容可掬告诉大家:“研习事物的奥妙,认识事物的变化,遣迷心作悟心,悛邪见为正见,便是最伟大的德行了。’”

少姝阐释完了,青凤幽幽地声音又传过来,她轻声探问道:“姐姐,你所说我们要了解认识的对象中,也有我们自己吗?”

闻她此言,少姝合掌一击,展露师长般欣慰的笑容,又接着说道:“青凤提得好,朗鉴天心,洞悉人性,本是相辅相成的。子猷哥哥也跟我讲过,要师造化,法自然,修行的觉悟都从这个上面来,德之盛,道之无,性之空,不拘什么提法,都是在丰富我们对眼前世界的认知与探究,它们之所以充满了活生生的魅力,根源在其变化;然而我们自身的变化也同样神秘而值得探究,甚至于站在我们自身的立场来看,也是如此,啊不,应当说更是如此。”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小松的爱情保卫战 柯学:我家小哀失忆了?! 铠甲:开局修罗登场 无言可论的幻想乡 开局小魔仙我真没想当渣男 谍战:我才是最大的特务 时空旅行者白禾 四合院:开国将军女婿幸福生活 破案大佬绝不可能是花瓶小祖宗 综穿之雪色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