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少姝的山水 > 第39章 耳根

第39章 耳根(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练习暴打 幕夜求生:我能探测精灵位置 火影:忍校钉子户毕业代火影 兽世种田从幼崽学习系统开始 为色所迷:硬把顶E比作O 手握聊天群,天天给穿越者递刀 暗夜追踪之一网打尽 眷灵飞升 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 时间慢煮我们的故事

“故自来有以莲喻佛的说法,可谓佛便是莲,莲便是佛。”思霄深以为然,“世间草木多是先开花后结果,唯有莲因果同时,莲花开时莲子就在其中了,待到花开莲子亦熟,正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少姝心头一震,也道:“此花出污泥而不染,如果没有污泥,莲花无处扎根,污泥好比人心中的烦恼,但从烦恼醒觉,便可绽放佛性之花。”

“这朵青莲遍历水火而清净无染,最后开出鲜妍清芬的花朵”,听她讲得有条有理,阿圆信服称叹,“想不到,莲花竟有如此深意啊!”

思霄连连点头:“佛祖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其他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如天女向人间抛散莲花,想一想,也真令人心驰神往。”

“无明到清明……”尹毅反复轻诵过数遍,接着眉头一松,绽开了极之明亮的笑容。

少姝留意到了,问他:“怎么了,尹毅哥?”

尹毅响声答:“少姝姑娘,师父也曾与我们说过,清明,就是回到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啊!”

(本来面目: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出自《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唔,尹毅哥说得一点不错,舅舅训诲与大师的这番偈语可谓是异曲同工了。”少姝这上下也猛然忆起,她以手覆额,即速应声附和道。

(偈语:偈,读jié时本义是“斗士”、“勇者”;读ji时为佛教术语,是偈陀的简称,意译为颂,是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檀越崟崎磊落,便是道兄你新收的弟子吧?”佛图澄对着思霄浅笑起来,“此等敏悟才识,道兄岂有不倾囊相授之理!敢问对于师父之教,檀越是如何秉承践行的?”

“若说到践行么……”尹毅闻言微怔,不疾不徐地垂首下去,从哪里说起好呢?

经这大和尚忽来刨问,他像是头一回得了个契机,得以梳理未臻成熟的芜杂思绪。

“尹毅哥,大师面前,你还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

少姝的提议如同平地起了阵儿旋风,把他的种种顾忌吹了个七零八落。

“好!”回过神来,他定心据实以答。

“大家都知道,两年前我因眼疾失明了。日日夜夜,独坐在永远挨不到天光的黑暗中,一丁点细微的声响都会叫我全身绷紧,茫然无措,想着空有一身气力,却什么也做不了,已是废人。在不能视物的情况下还要继续习武,听起来如同个笑话吧?但我相信师父说的‘反者道之动’,以病苦来作道场,强迫自己摒弃纷飞的妄念,安之若素,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真有骨气!”匐勒的声音低沉,却饱含感同身受的力度。

“其实做起来也全靠摸索,最初的时候,我是很迟钝的,旁人的动静与气息近在咫尺也无法确定,但是练习久了,慢慢觉得耳根益发灵敏,连带着,身体也像是有了自主的回应。日复一日的积淀,经过长时的沉睡,在漆黑中为我张开了另一双眼睛,本来以为步入绝境的人,又重新找到了活路。”说到这里,尹毅语带感喟,“回禀大师,我只是觉得,每当处在忧惧围堵的关头,人最容易心猿意马,或者自暴自弃,而一旦复归清明,想通了,悟透了,既不会把事情想得太过容易,也不会把它想得太过艰难,便自会明了如何决断,并且踏实行事。大师,这便是我在习武践行中得来的体味。”

佛图澄听罢,惬心地连说了几声“善哉”。

阿圆的小鼻头翕动不已,尹毅所历的坎坷艰辛太让人心疼了。

少姝特特地瞄了一眼舅舅此时的反映,不出所料,果然是老怀甚慰的表情,但见他连连点头:“尹毅这孩子不久前拜我为师,性子浑厚得很,脑筋却一点不差,他初衷是要学些刀枪棍棒以强健体魄,原以为,教他习武需投入极大的耐性,还有数倍的工夫才成,岂料并非如此,因罹患眼疾,视物不便,他学起来竟比旁人还要专心用功!有些个难练的招式,也不过两三遍下来便能上手了,委实天资聪颖。”

听到思霄颇有几分得意地向道友引荐着自己,尹毅心下顿时打起鼓来,七上八下,惶恐不已,没招架少姝来又来锦上添花了:“平心而论,舅舅说的这事儿我也琢磨过,没准儿,人看到的越多,反而越受其干扰迷惑,莫非尹毅哥他全凭直觉对抗,极易洞悉对手发招的先机,克敌制胜反才更有把握了?”

“原来如此,”大和尚分明情状之后冁然微笑起来,“人在家中坐时,能看得见屋里的东西,却见不到外面的景致,而耳根不同,不仅能听到屋里的声音,亦能听到墙外的声音,乃至入眠休憩,耳根的闻性也从未停止,它的闻识并不亚于眼根,换言之,较之眼根更难统摄,欲闻即闻、欲不闻便无闻——无怪乎尹檀越能得道兄垂青,可见自有其独到之处啊。”

(耳根:佛教所言“六根”之一,即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的六个识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 )

阿圆心有所动,也笑吟吟地舒发所想:“书上见过的,圣人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语是用听的,且能够从中来判断对方为人,亦是‘耳根’了得的明证了。”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出自《论语·尧曰篇》,意思是不懂得一个人说的话,就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人。)

“是呢,想来有道先生品鉴人物,也并不囿于双眼所能见到的相貌、气度、举止等,还有阿圆提到的‘知言’。”匐勒忙不迭应声,他很有心,虽无缘书馆,也早对少姝高祖的事迹“打听”得清清楚楚。

少姝笑了:“尹毅哥听到了吧?上天不会独厚于人,让你的眼根暂时歇息歇息,倒会让你将耳根运用到出神入化呢!”

“不敢当,不敢当,”尹毅越听越心惊,这时更羞惭得紧,苦无地缝儿去钻,忙躬身答道,“尹毅愚鲁,不堪造就,拢共修习了还没多久,岂敢承蒙诸位金奖,能投在师父门下,已然感篆中怀,也不知是小人几世修来的福气了。我也不敢痴心多高境界,但能明心养性,祛病强身,便足矣!”

“真是实诚孩子的心思,你能这样想很好,量力而为即可。”思霄爱怜地在徒弟肩背上拍了拍,以示对他的褒扬,“行远自迩,安稳踏实地做好了每日的功课,长远必有获益。”

(行远自迩: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尹毅自是诺诺应命,深记师父所嘱。

“少姝姐姐,尹毅哥才刚说的什么‘反’呀,‘道’呀,到底是说什么的,怎的如此厉害?”阿圆这孩子跟着少姝久了,不免也学得一样好问决疑,亲见大和尚对尹毅嘉许不已,他又趁机来求教了。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啊,天下的万事万物实非一成不变的,且多会向其反面运化,如此往复。”少姝仔细回忆了舅舅给她作出的阐释,尽量用小娃能够会意的方式回答。

“反面?哪个反面?”

“如何跟你解说呢,你看啊,人看到福就会想到祸,看到好就会想到坏……”

“黑的反面就是白。”阿圆顺嘴接茬。

“还有善恶相对。”匐勒也凑了过来。

“对喽,认为‘我’是善者,则‘彼’便是恶者,不就是正反两面吗?然而,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如果你看到了正反之间的转化,尝试着去反着看,反着想,反着做,便可感应道之运行。”

“运行……”匐勒重复道。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少姝道,“正是天地间周而复始地运转之道。”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句:出自《易·系辞上》,也是该词出处。)

“既然是感应,那所你说的‘道’,是眼睛看不到的么?”

“当然,何止是看不到,乃至于只可意会,而不可意传,然则,何以谓‘道可道,非常道’呢?”

(“道可道,非常道”句:出自老子《道德经》开篇之句,意思大约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普遍的“道”了。老子破天荒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人们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以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阿圆迫不及待地追问:“感应道之运行,会怎样?”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小松的爱情保卫战 柯学:我家小哀失忆了?! 铠甲:开局修罗登场 无言可论的幻想乡 开局小魔仙我真没想当渣男 谍战:我才是最大的特务 时空旅行者白禾 四合院:开国将军女婿幸福生活 破案大佬绝不可能是花瓶小祖宗 综穿之雪色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