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书院的招考结果要三天后,也就是二月十一这日才放榜,正好也是一个赶集天。
昨夜安大海吃完饭便开始赶工,借着月光将木头都先切割准备好,天一亮便开始进行雕刻打磨,小七起床时他已经做好两套了。
见小七走过来,放下手里的活,用挂在脖颈上的帕子将手擦了擦便宠溺的抱起她,“小七,爹的乖宝,你可真是爹的福星啊!”
若不是当初小七让他做那些木碗和磨牙棒去卖,他如今也接不到那么多订单。
小七被他脸上的胡茬磨的咯咯直笑,还不忘吹彩虹屁:“都是爹爹厉害。”
父女两腻歪了好一会儿,安大海才不舍的放下小七,“小七乖,自己去玩会儿,爹爹要忙了。”
小七听话的从他的腿上下来,转头便走到了院子里的那棵梨树下。
如今初春的季节,这棵梨树的枝桠上挂满了一个个饱满的花骨朵,看样子不出几日便要开始绽放。
院子的另一边,安文平趁着还没上学又开始教导起几个弟弟来。
小七也跟着坐到了最前面,认认真真的听自家大哥讲课。
直到他们结束了开始练习,她才又跑到正在给院子里的菜园子除草的安老太旁边。
“祖母,小七来帮你。”
她话还没说完,小短腿已经踩进了菜园子,安老太让她不要进来的话只能又重新咽了下去。
为免乖孙女错将刚长出来的菜苗认作是杂草都给她拔了,她只能反复的教她分辨杂草和菜。
小七自然是能分辨菜苗和杂草的,不过看祖母一脸认真教她的样子,她便也认真的学着。
别看小丫头年纪小,干起活来还挺像模像样的。
她在前面拔草,安老太在后面看着,见她确实没拔错这才安心做自己手上的事。
别说,有了小七的帮忙,她轻松了不少。
祖孙俩正干的起劲时,院门被人敲响了。
离得近的安大海正要去开门,安老太连忙阻止了他,“老大忙你的,我去开。”
这可是她家老大第一次接到订单,可不能失信于人。
门一打开,安老太便看见了独自站在门口的李承景。
昨日坐牛车的事老头子回来便和她说了,所以此刻她大概知道李承景上门的目的。
果然下一秒便见李承景手里拿着两个铜板递给她,说是昨日坐牛车的车钱。
从村里到县城,大人三文,孩子两文。
到底是个孩子,安老太倒也没因为安老头说的话难为他,但也没多给好脸色就是了。
平淡的收下那两文钱后便要关门。
李承景见她要关门,忙上前一步问道:“安奶奶,我能找小七她们玩吗?村里的孩子我都不太熟。”
安老太还没说话,小七便从她身后钻了出来,“小七要帮祖母除草,哥哥们要学习,都没空哦!”
说完便用力将门“砰”的一声关上了,不管小景的事到底和他有没有关系,但当初他没否认自己是救了她小景,小七便不可能对他有好脸色。
对此安老太只无奈的点了点小七的脑袋,说了句“你呀!”便由着她去了,她也不想和那母子二人多牵扯。
大门关上后,躲在一旁的吴氏才幸灾乐祸的走出来,“我就说让你别来自讨没趣了你偏不听,这下活该了吧!还白白浪费了两文钱。”
在她看来就算不给那两文的坐车钱,安家人也不可能真上门去问李承景要,当然,问她要她也是不会给的,反正车不是她坐的,谁坐的问谁呗!
面对她的冷嘲热讽,李承景并未多言,只淡淡道:“你有时间操心我的事情,还不如想想该怎么赚钱,等交完我的束脩,咱们带出来的钱可就不剩什么了。
反正我能住在学院里,至于你……”
李承景的话让吴氏立马变了脸色,赶忙笑着上前和他商量道:“乖儿子,要不你还是别上青松学院了吧!去镇上找家好点的私塾也一样,我们还能省下不少银子。”
回应她的是李承景想也不想的拒绝,“不行,考上了我是一定要去上的,银子的事你自己想办法。
还有我明年的束脩,你也得早些准备起来。”
吴氏一听,并不着急想赚钱的法子,而是立马双手合十祈求上天希望李承景考不上,这样她就不用费劲去赚银子了。
李承景一听她居然不念自己好,一张小脸顿时黑了又黑,赌气道:“你求谁也没用,就是今年我考不上,明年我也要继续考。”
说罢气呼呼的丢下她走了。
也不知李承景怎么和吴氏说的,下午时在野竹林里掰笋子的李如芸妯娌三人居然遇到了正背着背篓进竹林的吴氏。
看她背篓里空空明显才来的样子,三人对视一眼,摇摇头默默从一旁走开。
这个点才来,笋子都被人掰的差不多了,而且明日便是镇上的赶集日,这会儿才来掰笋,就是真掰到了也来不及处理,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真是越看她越不像农家人呀!
想起上次挨陈桂珍和吴秀兰的那顿打,吴氏此刻也不敢上前去触霉头,条件反射的避开她们。
三人各自背着满满一背篓的竹笋回到家,边在院子里处理这些新笋,边将这事拿来当笑话说。
家里的男人们也不发表意见,倒是安老太难得说了一句:“这次与她们撕破脸皮也好,免得以后总牵牵扯扯的。
如今我是越看那吴氏越觉得不是个好人。”
妯娌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婆婆一向心善,轻易不会背后说人不好,那吴氏也算是头一个了。
以前还不觉得,如今……
还好她们一家早早看清,早早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