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一人之下:隐恨剑 > 第一章 厂前

第一章 厂前(1 / 1)

书首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亮剑:带着特战中队打鬼子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不负玉人心 捍卫天骑 下山后,我医镇四海 重生嫡女只想逃,高冷王爷发了疯 折酥腰 死灵法师技能氪命?我有不死之身 听闺女心声后,社恐妈拎刀杀四方 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亲妈

“我朝自太祖起兵,再建社稷,至今日已四十年有余,洪武一朝,天下河清海晏,四夷莫不臣服,就说那韩国公,未尝不相似司马宣王,却被陛下轻轻松松的革去官职,送上刑场,再讲那胡惟庸,想做萧道成那样的人物,结果呢,被陛下抓住了辫子,一下子就灭了万把的人,看看,咱这位泥腿子天子,做的事真叫一个狠呐,我看就是当年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也不过如此啊。”

在村子入口处那棵高大的古树下,坐着一位面容慈祥、满脸皱纹的老人。他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旱烟杆,正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而在老人面前,则围拢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们,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老人说话。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老人深吸一口旱烟,然后慢慢吐出烟雾,用低沉而温和的声音说着世人熟知的故事。

洪武二十八年,天下风云变幻,奇事异闻层出不穷。自大明开国伊始,太祖便锐意革新,诸多古法旧制皆遭废弃或修改,其中不乏令人咋舌之事。

且说那帮臣子,众人皆知随朱皇帝征战四方者共有二十四将。这些人中过半来自淮西地区,故得名“淮西勋贵”。起初,他们尚能安分守己,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群将军渐渐变得骄横跋扈起来。他们欺压百姓、纵容家奴肆虐乡里不说,更有甚者竟在数年之后卷入了胡惟庸谋逆大案之中!

而朱皇帝则在这场接二连三的权力争斗中愈战愈勇,手段愈发凌厉果决。他先是废除了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使得皇权高度集中;紧接着又创立了“锦衣卫”这般直属天子管辖的私密军队,其权势之大一时无两。

本来吧,一切都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惜,那位好人太子命又不长,老二秦王和老三晋王,一个混账,一个短命,这么一通下来,这老四燕王把眼睛都给瞪直了,那是天天从顺天府望到应天府啊,可谁知道,老皇帝立了先太子的老二做太孙,丝毫不考虑自己老四的感受。燕王一气之下生了一气,就又带着兵马出去找蒙古人解闷儿了。

这,便是大明朝建立二十八年来的简短经过。

人群里一个小孩儿钻到老人跟前,拽着自己脏兮兮的衣角,问道:“张爷爷,那个小太孙今年多大呀。”

老人思索了一会,吸了口烟,说道:“洪武十年生的,十八岁了。”

那小孩抹了把鼻涕,说道:“那比我大八岁呀,他喜欢吃大饼吗?”

他一说这话,周围的小孩子都笑了。

老人笑了笑,接着道:“人家金枝玉叶的贵人,吃什么大饼,听着,那位太孙,以后是要当皇帝的,现在天天在宫里学御人之道,治国之学,吃的也都是天下之绝人间美味,不是你这小鼻涕流的一把一把的,知道了吗。”

小孩子回答道:“哦哦,当皇帝!能吃好吃的,我也想当皇帝。”

周围的孩子听完笑的更开心了。这时,老人起身,孩童们都知道老人这是要回家了,便一哄而散地跑开了。

小孩也跑了起来,嘴里哼着调子,朝家的方向跑去。

小孩名叫晏子昀,家住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青山县厂前乡,洪武十八年生人,家里先前有个大哥,前两年病死了,父母就靠着四亩田地和一头老牛,抚养着晏子昀。

厂前乡位于青山县的东北,这里的人文化水平都很低,流匪横行,幸得十年前县里派遣一举人举家带口来到这里,维持治安,开设学堂,现在的风气才稍微好转。

举人名叫王宣,也就是乡长,当年考科举也是不幸,乡试的答卷一笔呵成,可一到京城里去,那会试的卷子是思索了半天都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只能草草写就,这第一次会试,也就无疾而终。第二次,第三次算是稍有进步,可还是入不了考官的眼,王宣也只能就此作罢,大明朝律令倒是说了,举人也可做官,只不过撑死就是在县里给县太爷打下手。

这位举人老爷原本在青山县过得相当惬意自在,每月只需要混混日子便能轻轻松松拿到三两银子的进账。

然而好景不长,世事难料。某天,武昌府的领导前来视察工作,青山县的刘知县大人全程小心翼翼地陪同左右,谄媚奉承、殷勤款待。本来一路相安无事,只要过了厂前乡,就进入了花山县地界——已经不归刘知县所管辖的范围。可谁知好巧不巧,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状况了。

此地长期盘踞着一伙臭名昭著的流氓无赖,为首之人唤作刘七。正当这群人走到厂前乡门口时,恰巧撞见刘七及其党羽正在那里横行霸道、强买强卖。那伙流氓一见这么多身穿官服的人,心里也不禁发怵害怕起来。结果在惊慌失措之下,混乱之中竟然失手捅死了一个人……

刘知县气得脸色发青,平时官匪勾结不好治他们,可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出了这么个事儿,万一自己被监察御史参上一本,这辈子就毁完了。他气的浑身发抖,手指着那伙人怒声咆哮道:“来人啊!把这些歹人统统给我拿下!”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冲上前去,将那伙人五花大绑地下了狱。

经过一番审讯和调查后,事情也得到解决。那些死者和伤者的家属得到了相应的赔偿,而这一切都是由县衙出资垫付的。

就在事情看似圆满解决之际,知府大人却在临行前找到了青山知县,并对他说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刘知县啊,青山县下辖共有八个乡,难道说其他七个乡也都和厂前乡一般无二吗?这些年你办的挺不错的,我都看在眼里,再过两年,朝中的老恩公要举荐我上任湖广巡抚一职,这个知府你不想争取,也就算了,可我听说,你跟东湖县的万知县不对付吧?他可是想争上一争这知府一职呢。”

听闻此言,刘知县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自此之后,王举人就派到这里来办差了,每个月还是三两银子,不过就是可能会有性命危险。

好在王宣到底是读过书的,平日里还喜欢看《孙子兵法》。十年时间就铲除了周边大大小小的土匪,青山百姓无不称赞。

王宣的大儿子王尝之,似乎是沾了他父亲的光,考个科举连举人都考不上,年年俱是如此,王乡长时常说:“家里那么多书有个屁用,等冬天全烧了当柴火用。”王尝之这时就会嘻嘻哈哈的打发过去,王乡长扶额道:“你两个妹妹如此机敏,为何你生性愚笨?我王家怎么就仕途不顺呢?”

晏子昀总是跟着这位王公子一起玩,从一岁学走路的时候,就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王尝之后面当跟屁虫,长大后一点儿,王尝之就带他四处去捣乱。

不过晏子昀对学业还是非常认真的,像他这种穷孩子,自然明白读书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所以在村儿里的学堂,晏子昀每次上课都听的无比认真,教书的先生也很器重他。不过书他家是买不起的,一本《千字文》足够顶他家半个月的伙食费。

但是有句俗话说的好,叫“跟对人,吃饱饭。”他家里是没书,可是王乡长家里有啊,自己都当了王哥快十年的小弟了,总不能这点小忙不帮吧。于是,在王乡长的默许下,王家的书总是会让晏子昀借去。

其实王宣也挺喜欢这憨厚的孩子,尤其是人家那股好学的劲儿,再看看自己家躺床上打呼噜的那个,王宣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想把王尝之扯起来,但还是上前去给傻儿子盖好了被子。

这一天,晏子昀又来王家借书,王尝之递过去一本《论语》,打趣道:“可以啊小昀子,是怎么,《三字经》和《千字文》都背全啦,还指名道姓的要《论语》,这书是你这个年纪该看的吗?”

晏子昀挠了挠脑袋,回答道:“王哥,借书之恩,小弟终有一报,君子言出必行!”

王尝之笑道:“我不是考功名的料啦,以后我就接我爹的班了,我爹已经在县里打点好了,再过十年,我就是乡长了,你以后高中状元,可得请我去黄鹤楼好好饮上几壶上好的‘白云边’才行。”

晏子昀不过十岁,自然无法领略到美酒的香醇滋味,但对于这“白云边”三个字却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之中。心中暗自思忖着:“爹爹平日里也喜爱饮酒作乐,待日后出人头地,必定要带爹爹一同前往那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品尝一番‘白云边’。”

于是,他目光坚定地点头应道:“甚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小弟定然铭记于心,他日必当恭请兄长共赴黄鹤楼,畅饮‘白云边’!”

少年心中的宏愿,已然破土而生。那一团微弱火焰,终成漫天朝霞。

书首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收到未来短信,我成首富不过分吧 传道授业,徒儿全都不对劲? 别叫我邪神 在忍界做游戏是什么鬼 美食:特级厨娘只想悠闲摆摊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大明不革命 大限将至成渣男,冲师逆徒们都馋我身子 被父亲夺舍,重生后我成就无上至尊 我宇智波,开启S4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