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清风寨和赵家堡的信件都往来不断,赵锐甚至还让赵虎拉了两匹高大的战马去详谈,以示诚意。
一边让工匠抓紧打造兵器轰天雷,盔甲和棉衣棉裤的制作也都加班加点。
一边又从流民中再次招募了三百乡勇,每天除列队训练一个时辰,就是背诵军规军纪,学习战场号令和旗语,以及奖惩晋升制度。
完全就是死记硬背,由哪些识字的小妾丫鬟朗读,乡勇跟着后面念。
学习好的吃肉,啃馒头,学习差的喝汤,啃杂粮,甚至还要挨军棍。
就连一百五十名家丁,每天都要轮流学习一个时辰,赵锐的军法非常简单,也就六条,分为战时和平时。
分别是,不遵军令者则斩,战时不尊号令者斩,奸赢妇女者斩,劫掠百姓者斩,战时私藏缴获者斩,泄露军情机密者斩。
军规倒是有四十多条,主要就是规范士兵平时的行为准则,和赏罚晋升的一些解说,违者一般都是扣军饷,记过,降职和开除。
可以说比起明朝如今的军法动不动就斩,还详详细细罗列了几十上百条,赵锐的军法和军规就要仁慈多了。
但仁慈和少,并不代表就没有威慑力,并不代表纪律就不严明,相反那六条军法简单易懂,更能刻进每位士兵的骨子里。
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违反军规,最多开除,可六条军法一旦违反,那是要掉脑袋的,这会让大家更加敬畏那六条,从所有人短短三天就记牢这六条军法,就能看出。
而只要人人做到不敢违反上述的六条军法,那么就具备了一支绝世强军的基础。
除了学习这些外,每晚赵锐还会抽出一些时间,给乡勇和家丁们讲故事,秦扫**的霸气,霍去病横扫匈奴的壮举。
同样也有五胡乱华,中原的悲惨,靖康之耻,蒙元之祸等等,赵锐一口白话文,如说书先生般讲的是吐沫横飞,深情并茂。
乡勇们听得时而热血沸腾,大声叫好,时而听的面露愤慨,大骂不已。
不知不觉间,这些大字不识一个,平时也只关心自己和家人温饱的乡勇,民族意识的种子就悄悄的种在心头,开始发芽。
这就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优势,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以至于这些乡勇,每天最期盼的就是晚上赵锐讲故事。
唯独李婉柔每晚望着赵锐拍桌骂娘,是皱眉不已,心中不知是喜是忧,患得患失间,辗转难以入眠。
整个赵家堡,也只有小环和小兰明白夫人为何这般矛盾,因为夫人一心想将二爷教成风度翩翩的才子,可二爷现在的表现却恰恰相反,有向英雄豪杰的方向发展。
“二爷,你当真要投奔清风寨嘛?”
“不错,如果真的要落草,投奔清风寨无疑是最明智的,当然了,换一种说法,嫂嫂也可以理解成吞并,嘿嘿!”赵锐一脸坏笑。
“可咱们以前不是对头吗?嫂嫂始终觉得这…这实在太荒唐了。”
李婉柔是真的被赵锐搞蒙了,她本以为二爷只是闹着玩的,可现在二爷的举动明显是要来真的。
“嫂嫂,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和清风寨的那点过节不值一提。”
赵锐一摆手,神秘一笑,继续道:“何况那清风寨兵强马壮,若咱们合兵一处,那实力绝对爆棚,立即就能灭了井坪所,进而霸占朔州西北地区,只要再打退官军的一两次围剿,到时我就可以凭借和刘知州的关系谋求招安,最不济也能接替那卢大庸。”
“二爷是想先落草,然后又受招安?”李婉柔美眸一亮。
“不错,那马英终究是一个娘们儿,这千户我不当谁当?到时哪怕她不同意,手底下的兄弟恐怕也大多愿意跟着我赵千户吃皇粮,而不会跟着她马当家去做贼,这就是典型的被我卖了,还要帮二爷数银子呀,哈哈!”
赵锐越说越得意,最后拍着桌子哈哈大笑,暗道水浒传没白看,当初宋江不就是玩儿的这套吗?
李婉柔却是呆呆地望着他,好半晌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张了张嘴,硬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二爷,这…”
“嫂嫂,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是科举当官太难,太辛苦了,哪有杀官造反受招安简单快捷?这年月只有傻子才会死读八股,功名利禄当然要马上去取。”
“可…可是,卫所的千户是武官呀!来路又不正,岂有前途可言?”李婉柔下意识的反驳道。
“迂腐,武官怎么了?手里有兵有钱,又正值乱世,武官可比文官吃香多了。”
“哎!嫂嫂终究是说不过你,无论杀官招安,还是科举入仕,文官也好,武官也罢,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嫂嫂就别无他求了。”
李婉柔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言,她发觉二爷的想法每每都离经叛道,可细细一想,又觉得颇有道理,真真是被弄糊涂了。
糊涂的远远不止李婉柔一人,随着各地读书人奔往大同,天天齐集知府衙门外,大同知府同样有些糊涂了。
赵家的事,谣言一起他就派人去打探了一下,至于是事实还是谣言,就要看那赵锐的态度了。
本来当初赵锐没来送礼,让他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但毕竟是朔州地方上的事,他也不好插手,现在事情闹大,捅到他这里来,自然要趁机狠狠的敲上一笔。
奈何左等右等,那赵锐也不见有动静,心里也是异常的恼火。
可他毕竟是去年府试的主考官,说起来赵锐还是他的学生,于是就想再等等,甚至将赵锐的同窗都叫了过来,暗示一番。
随着事情愈演愈烈,大同知府也彻底失去了耐心,正准备先上报太原,开除赵锐的学籍,再抄家问罪,以平息民愤。
然而,正在此时,一股谣言在大同府境内又再次传出,同样是朔州大户王家,竟然给后金鞑子走私兵器。
这就不得了了,短短两天时间,谣言就传得沸沸扬扬,莫说读书人,连市井百姓都叫骂不已。
而这次,就不是大同知府能管得了了,兵备道,都指挥使衙门,总兵,巡抚,甚至是宣大总督都被惊动了。
一时间大同宣府的各商家都急了,尤其是张家口的八家,这盖子要是掀开那还了得,于是纷纷发力。
毕竟任由谣言扩散下去,鬼知道会不会传到京城,要是那些吃饱没事干的御史言官,在朝堂上一弹劾,那就坏大事儿了。
所以短短时间谣言就被掐灭,普通百姓敢乱说,赏一顿板子,士子书生严厉警告。
当然也有一些读书读傻了的秀才,不听劝告,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对这类人各地官府都是丝毫不手软,全都开除学籍,关起来。
可见晋商的影响力有多大,连带着对赵锐的谣言也被掐灭了。
一时间走私兵器物资给后金仿佛成了一个禁忌,整个大同宣府上至官员卫所,下到士绅学子都闭口不谈。
至于最底层的百姓,尽管愤慨那王家所作所为,心里大骂官府不彻查此事,但话语权从来就不在他们身上。
一个个连县城都没去过,叫的再凶又有个屁用,何况民堡上面还有士绅压着,军堡有武官压着,谁又敢乱叫。:,,,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