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都市言情 > 挣扎中前行 > 求学之路 第三章:被恐吓逼上了逃学之路

求学之路 第三章:被恐吓逼上了逃学之路(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在逃生游戏中做朵黑心莲 日常系血族 我在九叔世界里面努力加点修仙! 混迹二次元的阴阳师 异世界道门 戎装 南至 柯南之百年柯学 旧弦今谁和 在白胡子海贼团捡属性

上学,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一个人的一生,学生时代的生活是最值得珍惜和回忆的,我们十几年的青春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不论何时,会时长想起求学时那些温馨的画面,还有那些渐渐模糊的人与事。

有一天,当我们的脸上被刻上岁月的痕迹后,想起学生时代的生活,仍然会沉浸在过去的那些青春岁月里,热泪盈眶的不能自己。

谁又能清晰记起自己刚刚上学时的情景呢!有过不同的遭遇,才可以留下那些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画面。

与其他孩子一样,王小安坐在大湾村小学的教室里,课桌上摆着崭新的课本,好奇而又激动地抬头望着讲台上的老师,专心听着老师发出的一字一句,内心那个狭小的世界,正在一点点被打开。除了课堂上带来新奇的认识外,他还认识了一些其他村的同学,每次下课后,大家都会跑到操场尽情的玩耍,上课铃声一响,大家又齐刷刷跑回教室听老师讲课了。

最值得激动地是,这些刚刚上学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汉字,还有汉语拼音,老师最开始的要求是要每个同学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循序渐进认识更多的汉字。

王小安每次放学回到家,都会自觉掏出本子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大人们看着小安如此自觉而又认真,难掩心里的喜悦,时长夸赞小安。王家旺上过学,所以他每天都很耐心的教儿子认字写字,这对小安来说是让他学习进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村子有些孩子的家长不识字,就是想教自己的孩子也是有心无力,只好叮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像自己一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不论如何,家长们能有这样的认识,也是村里人的一大进步,还有一部分人对于孩子上学的问题,仍然保持着观望状态,他们的内心就像冬天村里被尘封的大山一样寂静。

自王小安上学以来,一个多月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每天早早起床与村里的其他同学一起步行去学校,他也已经习惯。通往学校的那条路,被这些上学的孩子们踏过无数次后变得密实而光滑,走在上面也更加舒坦了。

晴天的早晨,路边草儿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露水,孩子们走到学校的时候,鞋子和裤腿也被露水打湿了。第一堂课下了以后,温暖的阳光已经洒满了校园的院子,学生们赶紧跑出教室,在太阳底下晒自己被露水打湿的鞋子和裤腿,裤腿很容易就会变干,这时候变得硬邦邦的,孩子们用手将裤腿揉搓并抖动几下,上面因为露水而凝结的泥巴变成尘土飞走了。可是鞋子,并不会像裤腿那样容易干,有些孩子直接把鞋脱掉放在太阳底下晒着,光着脚走回教室,等鞋子干了再穿回去,也有些孩子就湿穿着,等到中午或下午因为水分的蒸发也会自动变干。

突然间,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赶紧回到了教室。

这时候,王仁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根竹竿,走到王小安面前,在王小安的课桌上狠狠用竹竿抽打了几下,那声音震的王小安直发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他低着头,不敢看王仁旺一眼,他的同桌也把头压得低低的,其他同学应声而转,都瞅向了王小安,同样不知道王小安犯了什么错,竟惹得老师如此生气。

王仁旺走上讲台,骂道:“有些同学写的作业是什么,画符吗?这是在亏先人,谁要在不认真写,直接用这根竹竿打手,如果打十下太少,那就打二

十下,三十下。”

同学们一声不吭,全都低着头,任凭讲台上的老师批评叫骂。半堂课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王仁旺接着说:“这节课不讲了,大家练习生字吧。”随后他就拂袖而去了。

见老师走了,教室里发出了一阵阵嗡嗡嘈杂的声音,又恢复了应有的活力。大家都好奇的把头再一次转向王小安,一个同学问道:“王小安,你今天咋了,把老师气成这样?”

另一个同学说:“是不是你的作业没有写好?”

王小安的同桌抢先说:“不知道老师今天怎么了,一进来就发火。”

王小安把他的作业本翻开给大家看了看,他写的整整齐齐,虽然算不上最好的,可绝对不是最差的。那么,老师今天发火到底是在生谁的气呢!大家心里都胡乱猜测着,可是这些孩子又怎么猜得到一个大人的心思呢!

王仁旺这次的举动,在王小安心里第一次留下了阴影,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老师,原来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更令王小安不解的是,他还是他的堂叔,为什么要选择在自己面前来展示他的权威呢!当然这一切,其他学生也一样不解。

这次之后,校园的生活恢复了平静,王仁旺一如既往的给学生们上课,那狰狞的面目掩藏了起来,看上去又变得温和可亲了。

谁也不会想到,新的星期刚开始,王仁旺狂性便再一次发作,吓得同学们没有一个敢发声的。就在早读自习课上,他走了进来,先是在教室过道里走了一圈,同学们早读的声音盖过了一切噪音,他看上去精神不错。走到王小安面前时,王仁旺停住了脚步,用他那可怕的眼神紧紧盯着王小安,王小安稍一抬头,就看见老师眼珠子一动不动瞅着自己,吓得赶紧低下了头。

王仁旺接着又走了一圈,再次来到王小安面前,大声喝道:“站起来。”王小安低着头站了起来,也不敢去看老师,被吓得瑟瑟发抖。就在这一刻,教室里的读书声戛然而止,远处的同学转过身瞅向了老师,近处的同学只能偷偷地朝老师瞥视。

接着王仁旺伸出手,在王小安脖颈上狠狠地抽了两巴掌,骂道:“谁让你不好好写作业?”顿时王小安的眼泪就流了下来,他实在痛不可当,可他依然没有哭出声,连抽泣声也听不到。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的作业到底哪里写的不好,为什么每次挨打挨批的都是自己。

也许是王仁旺心里装着什么怒气吧,打完王小安,他的脸上增添了些许温和,转身对同学们说:“大家都别看了,停下来干什么,继续背书。”

教室里又响起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可是王小安的内心变得繁杂起来,整个早上都没有心思听课,他那幼小心灵遭受的打击,不知不觉中就这样开始了。

王仁旺,乍一听名字会给人一种仁慈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错觉。他最近之所以如此对待王小安,一切源于两个家庭的那点矛盾,他把一切的不满,都将打算发泄在王小安身上,作为对堂叔王秋生的报复。他是大湾村小学的主要负责人,大权在握,所以王小安任何的遭遇,都掌控在他自己手里,他可以为所欲为,本来狭隘的心胸,又多了几分凶残。

王小安毕竟还是个孩子,渐渐走出了那种阴影,很快又融入了班集体,学习玩耍两不误。但王仁旺可不接受,他的内心已经被自私占据,只要看到王小安的日子安然无恙,

他就大为不快,立马开始自己的报复行动。把气撒在一个孩子身上,实在是一件极为不光彩而又卑劣的行为,但王仁旺并不以为然而以此为傲,正是这种扭曲三观的做法,不得不让人改变对他的看法。

十月份来临了,气温下降了很多,早晚温差进一步加大,山上已基本看不到任何绿色,漫山遍野尽显一副死寂模样,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只有当太阳升起,仿佛才能将沉睡的大地唤醒片刻,接着又昏昏睡去。

当新的一周来临,王家村上学的孩子们早早起床,穿上厚厚的秋衣,朝着大湾村的方向去了。站在村里的人们,能够清楚听到孩子们发出的议论声,直到看不见孩子的背影,有些家长才会慢悠悠的回家去,秋后时节本身没什么事可做,送孩子到路口也算得上是一种晨练。

又是这个该死的早读,再一次把王小安从平静的日子里带到噩梦中去了。王仁旺走进教室,二话不说直接劈头盖脸将王小安一顿臭骂,接着将他带到自己的办公室,指着鼻子继续骂道:“你给我看着,你爷爷那个老不死的,我迟早得要了他的命,你要是不想学习就给我滚……”

下了早自习,同学们急不可耐的跑出来,故意从老师办公室门口经过,装作去上厕所偷偷扫视一眼里边,将发生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王仁旺训完以后,就让王小安回到教室里去了。

在这以后,王仁旺更加肆无忌惮的一次又一次在教室里发火,王小安就成了他打骂的头号对象,更加过分的是,他总是把王小安叫到办公室单独训斥,以此来躲开教室里其他学生那一双双机敏的眼睛。但是,谁也不知道王仁旺究竟做了什么,王小安对于自己在学校的所有遭遇一直守口如瓶,从没有对家里人说过,没有人知道他幼小的心灵,究竟遭受着怎样的打击与煎熬。

从开学以来,王小安是特别喜欢上学的,可是在王仁旺的威逼打压之下,他产生了厌学心理,可他知道家里的亲人,不管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希望他能够好好上学,因此假装每天都在好好学习,来消除家人对自己的怀疑。

他心里是渴望上学的,但遇到的这位老师,已经将他上学的热情耗尽了。于是他开始逃课,只有躲开学校那个是非之地,他才可以自由的呼吸,才可以光明正大的抬起头来看眼前的一切。

这天早上,王小安与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了,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开水瓶与几块馍馍,洗完脸背上书包,就出门与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走了。这一天,当他来到学校,然后就悄悄背上书包溜走了,早上的天有些冷,他一个人沿路返回,途中要经过一个山顶,阳光刚好已经照在山顶了,他便寻思道:“我不能回家去,不能让家里人知道,那就在这里晒太阳,反正我包里有开水和馍馍,不怕渴也不怕饿,等下午放学后我在回去。”

为了不被从这条路口经过的人发现,他走到山顶路边不远处的干草堆里蹲了下来,眼前的视线相当开阔,晒着太阳一点儿也不冷,这比在学校里受气可舒服多了。他把书包放在背后当做靠垫,拔了几根枯草拿在手里把弄着,一会儿以后他觉得蹲着不太舒服,索性把头枕在书包上躺了下来,双手放在脑后,因为这坡地是倾斜的,所以他看到的是对面更远处的山,而非天空。

从此,王小安由于遭受到的恐吓,被逼而走上了逃学之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被迫联姻后才发现老公就是白月光 如何向老板求婚 直播鉴兽:你家御兽很开门 继承千亿资产后,金丝雀不装了 六零随军,绝嗣大佬爆宠易孕娇妻 带娃改嫁到军属大院[六零] 穿成豪门弃妇?转身包养京圈太子 我真没想结婚啊 市井生活日常 和闺蜜一起穿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