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完伊万诺维奇之后,李承并没有着急离开伯力城,第二天,他与泰勒,遍游伯力城。
充当临时导游的是王承兵和他的媳妇诺娃·阿列克谢。
这次的货运业务,在赵帆和林渊的建议下,最终还是交给王承兵所在的农贸公司负责。王承兵也得知,眼前这对年轻男女,才是这次交易真正的大鲍斯,因而在导游时,夫妇二人颇为殷勤。
诺娃·阿列克谢是土生土长的伯力城人,铁道工程学院毕业,算是高知分子,对这座城市的历史颇为熟悉,介绍起来,非常娴熟。
作为伯力城最有名的景点,远东第一宗教所自然是要去的。
这家宗教所始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罗曼诺夫王朝亚历山大三世为解决远东驻军及当地人的信仰问题而建,工程督造总监为当时的王储,后来的尼古拉二世。宗教所拥有一定的裁决权和审判权,在当时的远东,威名很盛,甚至取代部分政府机构职能。
现如今的宗教所,不仅有东正教堂,还有犹太教及新教教堂。
后者是二十年代初白卫军首领邓尼金等人所建,当时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抵抗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而在当时,远东地区是犹太人全球最大聚集地,也是白卫军的主要支持方之一,因此,建设犹太教堂,成为邓尼金拉拢犹太组织的必然手段。
一行人参观过雄伟的教堂讲经堂之后,诺娃带着大家,穿过回廊,来到生活区。她笑着指指右手边的一间房间,“威尔斯先生,泰勒小姐,这就是著名的公主习修室。”
很著名?拜托,李承与泰勒,大眼瞪小眼,俩人都没听说过。
倒是李承反应挺快的,马上想到一事,笑着问道,“是传说中的复活者,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公主?”
诺娃一拍手掌
,“没错,就是阿纳斯塔西娅公主。她逃脱劫难之后,曾经在伯力城寻求庇护,一直到1924年才离开这里,前往北羡。这间房间,就是公主在伯力城的修习场所。”
泰勒依然不明所以,李承为她解开谜团。
在公开的资料中,末代俄皇一家包括仆人和家庭医生,一共十人,于1918年7月16日深夜,在叶卡捷琳娜郊外的一间密室中被枪杀。
那年,尼古拉二世50岁,他妻子46岁,儿子阿列克谢14岁,大女儿奥尔加23岁,二女儿塔季扬娜21岁,三女儿玛丽亚19岁,小女儿阿纳斯塔西娅17岁。
但是,由于是秘密执行,有关这起事件的记录非常之少,因而有很多细节成谜,譬如至今人们不知道命令究竟是谁下的?执行者又是谁?究竟是地方上自作主张还是来自高层的意志?
这一事件带来另外一个谜团就是,“阿纳斯塔西娅”究竟有没有去世。
这一传言,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至少有十位以上的女子曾经宣称自己就是阿纳斯塔西娅,其中,最有名同时也最玄幻的,当数“复活者”安娜·安德森。
1920年,一位女孩四处求助,寻找罗曼诺夫家族亲人,她说自己是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没人相信她的话,甚至将她送进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中,她寻求自杀,院内工作人员为她找来一位名叫安德森的牧师进行心灵安抚。
她在与牧师交谈过程中,聊到很多有关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的童年旧事,并且熟知皇室很多细节问题。这让安德森牧师很惊讶,带着疑问,去询问周边比较熟悉俄皇室事务的人,意外的发现,这位女孩说的都是对的。
安德森牧师便收养了这个女孩,并将其改名为“安娜·安德森”,同时,为了避
开秘密警察的关注,他带着安娜·安德森,来到遥远的远东,在伯力城远东第一宗教所安居下来。
当时的远东,是罗曼诺夫王朝残存勋贵势力的集中地。
在伯力城,安娜·安德森的身份得到全面验证,但是,验证者很快分为信任和不信任两派。
最开始接受安娜·安德森女大公身份的是沙皇一家的专职舞蹈表演家,著名芭蕾舞演员玛蒂尔德·克谢辛斯卡娅,她说安德森长着一双尼古拉的眼睛,见到她时就以“皇帝的眼神”看着她。
第二位接受她身份的是皇室御医尤金·波特金之子格列布·泡特金。他的父亲长年陪伴皇室左右,1918年与尼古拉二世一起遇害,他自己年幼之时也多次出入宫廷。他自述,见到安娜,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他小心翼翼提及一些童年往事,安娜记得不少细节,都与泡特金的记忆吻合。
最为重要的是,他听父亲说过,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脚趾为六指,安娜·安德森有同样的特征。
第三位重量级成员,是尼古拉二世的堂兄弟、亚历山大大公,在与安德森小姐共处了两天之后竟大声惊叫说:“我见到尼基的女儿了!我见到尼基的女儿了!”
支持她的人,都可谓是知悉皇室细节的重量级人物。
同样,不信任她的人,身份也不凡。
1924年,远东再度被极北国掌控,安娜·安德森乘船前往纽约。
在纽约,尼古拉斯二世的亲妹妹、奥尔加女大公,见过安娜之后,当面说她长得不像自己的二哥,两人差别太大。同时,罗曼诺夫家族的几位成员和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的三位亲戚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否认安娜是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
反对者甚至调查出安娜·安德森的来历。
她的名字叫做弗兰齐斯卡
·尚斯可夫斯卡,波兰人,一位兵工厂普通女工,1916年年底,因兵工厂爆炸事故,这位姑娘受了重伤,卧床两年。1918年7月,她忽然精神错乱,对外自称是阿纳斯塔西娅公主,身体疾病不药而愈。她的话,当然没人相信,只以为是她长期卧病在床后引发的“幻想症”,将她送进精神病院。
看起来,这桩悬案,已经破解。
可事实上,有一个疑问始终没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安娜·安德森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可以说,她的生活与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没有一丝一毫的交集。她是怎么了解到女大公童年旧事,以及皇室的生活细节及秘闻?
1956年,好莱坞根据她的故事,拍成了电影《真假公主》。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也正是在1957年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
1984年,安娜·安德森在纽约去世,有关真假公主的议论,也随着她的去世而渐渐平息,但是,事情的变化出现在九十年代初。
极北国解体不久,一位地质学家站出来宣布,他在1979年找到了末代沙皇一家的尸骸。
他在叶卡捷琳堡郊外白桦林里的一个浅坑里,一共挖出了九百多块骨骸和被枪托砸碎的头骨碎片。经过拼结和整理,一共组合出九个人的骨架。
这名地质学家表示,这些遗骸分别属于沙皇一家,以及尤金·波特金医生、贴身男仆阿列克谢·特拉普、厨师伊凡·卡利多诺夫以及皇后的女仆安娜·德米多娃。不过,皇太子阿列克谢·罗曼诺夫和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的遗体,没有被找到。
这一宣布,举世震惊。
为了解决这一谜团,极北国政府、奥地利政府、德国政府以及英伦皇室开始全面
介入,进行dna检测。因为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来自希腊王室,他的外祖母和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皇后是亲姐妹,根据菲利普亲王提供的血液样本,科学家确定了尸骨中母亲和三个女孩的身份,就是皇后和三个公主。
确确实实,没有皇太子阿列克谢·罗曼诺夫和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的遗体。
一时间,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复活论”,甚嚣尘上。
安娜·安德森的事迹,再度被人们拿出来,反复论证。远东第一宗教所很自然的将这座安娜·安德森当年的修习场所,列为景点,工人参观。
因而诺娃口中的“著名的公主”这一说法,并没有错。
如此神秘的一个人物,自然要参观。房门推开,里面陈设很简单,没什么可看的。
一张矮小的床榻,一座衣柜放在最里面,左侧放着一张梳妆台兼写字柜,摆着一本《新遗诏圣经》,右侧墙壁上则悬挂着一枚十字架苦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像。
泰勒啧啧称叹公主的清苦,等出门后,她拉着李承的胳膊,悄声问道,“欧巴,您觉得那位安娜·安德森,是不是真的复活者?”
复活者?后世的发现证实,安娜·安德森从血脉上来说,确实不是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但是,对于安娜·安德森是不是“复活者”,李承有自己的理解。
这位女士,极有可能是自己的同行者。
她的脑海,有极大可能被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临死前的记忆所占据,所以,她才得以知道那么多女大公童年少女时期的事情,并对皇室了如指掌。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己依旧是以李承的本体记忆为主导,而她,则完全沦为记忆体的傀儡!
一声叹息!
她去世的太早,否则,自己怎么也要去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