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武侠修真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520章 宋代手办

第520章 宋代手办(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气哭渣男!离婚后被禁欲军官狂宠 灾厄入侵:非遗木偶师,请求出战 血色长歌 81路末班车 往事如烟飘过 医圣重生,你当我是实习生? 抗战:我老李就服民兵 帝国领主世界 都市修仙:大帝转生 我在荒界那些年

杨成大一口闲语配合他那愤怒的表情,齐长河顿时意识到,今天这事棘手。

竟然是外国人?

你来丝国游玩或投资的外国人,竟然也能看上这点小钱?

他抹抹额头汗珠,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同时在心中,将安远矿业办事处主任肖和,骂的狗血淋头。

安远水晶矿业在东海颇有名气,很有实力的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水晶矿产主要出口闲城、和国,是县里的创汇大户之一,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开发国内成品水晶市场。

肖和是丝南地区办事处的主任,负责公司规划中的七省成品水晶市场开发。齐长河是安远水晶矿业公司派驻到丝南办事处的销售经理,负责市场开发后的铺货销售工作,这两人是安远水晶在丝南地区最大的头头,挺有前途的两人。

齐长河曾经陪同公司总部领导考察和国市场,接触并深入了解西国水晶,被委派到丝南地区,又接触过揭阳、平洲的翡翠,而现在国内的彩票又这么火,他便想到这个馊主意,来填补公司的亏空。

将这“绝妙”的主意与肖和一说,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又向公司总部申请,以“开拓市场·水晶原矿巡展”的名义,从东海总部调来大量晶洞原石。

去年十月份,他们在岷省泉州开始第一站,其盈利远超他们的预期,从此一发不可收。

今年下半年,业内有人质疑这为骗局,再加上西国晶洞开始在沿海上岸,这种晶洞风险性越来越高。

这次奇石展上,齐长河原本不同意举行这次晶洞——专业人士太多,很容易被识破,可肖和却已经彻底沉迷于这种快速来钱的方式,对齐长河的担忧不以为意。

这不,出大问题,而且对方还是外国人!因此,他此刻在心底大骂肖和

的贪婪和愚蠢!

刚才,吴伟一口郴州本地话,齐长河并不怯场——安远水晶在郴州还是有自己的关系网的,当杨成大开口,他立即蔫了——

脸色灰白,将单据扔在收银员面前,摆摆手示意放行,他自己扭头就走。

骂归骂,他需要赶紧和肖和商量对策——这次不仅要赔钱,只怕还要吃官司。

从小广场出来,周典带着李尚武几人押着晶洞回度假村,吴伟引着李承,拎着点礼物,登门拜访杜邵华老爷子。

事实上,李承并没有想要对付这帮“骗子”,让他们吃个哑巴亏得了,可安远水晶的肖和与齐长河两人倒霉催的。

李承走后没到五分钟,崔太望、金泰和、吴静、丁胜武一帮人在郴州招商局办公室主任任晓鹤的陪同下,来到小广场。

没找到李承几人,崔太望一行随意转了一圈,准备离开。

崔太望和金泰和两人也是老矿务,见收货处陈列的全是西国紫晶洞,全是丝国雷公蛋,俩人也意识到其中有诈,便笑着嘀咕几句。

任晓鹤带了一名闲语翻译,随时给他提供信息,当听明白两人的嘀咕声后,立即紧皱眉头,脸色阴沉下来——他直接将崔太望几人没兴趣再逛归罪到因“骗局”所以败兴。

上车之后,他立即给苏仙区警察局去了一个电话……

此时,肖和正在奇石展展位负责,齐长河则去找他商议,两大“巨头”一个都不在现场。

……

花圃中的几位老先生,一见杜家来客,纷纷告辞。

“杜老,雅静人啊。”李承打量着“花圃”笑着恭维道。

花圃七八平米,蓝色石棉瓦顶棚,两面肩墙两面门,通风光照都不错。靠两边墙各放着做一只木架,上面陈列着三两块赏石,木架下面和两端,放着十来盆兰

花。

花石并举,确实有些雅意。

被他这么一奉承,杜老挺开心的,咧着嘴摆手谦虚,“退休没事弄着玩,哪来的雅意?”

“这是下山银边春兰吧?很少见的品种,估计明年春天香满院啊!杜老好眼力。”关键是李承的夸奖,言之有物,能挠到痒痒肉,杜老笑得合不拢嘴,对李承的印象越发好了。

下山兰,指的是刚刚从山上挖下来的野生兰花,第一年的下山兰,往往会开出很多花,故有“下山一年香满园”的俗语。

银边春兰是春兰的一种,叶阔、肥厚、兰叶边缘有白色边框,又叫“银边大贡”,是盆栽赏兰中的较为突出的一种。

“喜欢?喜欢送你带走。”杜老也是爽气。

李承连连摆手,“您老留着慢慢培育,指不定能培育出一件极品贡兰,到时候再分我一两枚植株就好。”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杜大妈在旁边笑骂道老公一句,又伸手邀请李承进屋,“花圃太热,还是进屋喝杯茶吧。”

杜老家两室两厅的房子,加上儿子一家三口,稍显有点拥挤。

一家人非常客气,他儿子杜海滨一个劲的给李承和吴伟让烟,媳妇忙着泡茶,杜大妈将准备好的茶点,一盘盘往客厅端。

早晨那个哭泣的小男孩,靠在沙发扶手边,手中拿着一个长约四五寸的彩泥人偶。

“来,吃糖果!你叫什么名字啊?”李承对小男孩招招手,将带来的巧克力糖拿出抓出一把,塞在他手中。

“谢谢叔叔!我叫杜圣冰!”小男孩挺乖巧,将手中玩具放在沙发扶手上,双手来接。

李承顺手将他的玩具拿起来,准备放在茶几上,别淬了。

一入手,一怔。

这是一件男童执莲花的陶制直立人偶,人偶身上原本应该有彩绘的,

此时已经几近如无,通体黑黄色包浆,尤其是人偶的腰握部位,更是磨得光滑锃亮。

人偶带莲花,全高约有十五公分,造型为小儿双手过肩,高举莲花,花瓣中心有莲蓬初露,右袄束腰短襟,右足为平左足脚后跟翘起,做小步奔跑状。

人偶面部轮廓尚且清晰,光头圆脸眯眼,眉清目秀,耳廓浑元。

我去!竟然是一件形神兼备的古董玩具!

李承连忙用指腹揉揉人偶的陶皮,无论是装束还是陶泥年代,这是一件南宋中晚期,江南富贵人家精制的磨喝乐!

呵呵!上门见喜啊!

只是,杜老爷子,你把一件非常罕见的“宋代手办”,给你家孙子当玩具,这合适么?

当然,这件东西本身也是玩具,只不过,它是宋代玩具!

李承的动作被杜邵华瞧在眼中,问道,“李老板,这东西……你认识?”

“您老从哪儿淘换来的?还有其它的么?”李承拿着这件宋代手办,反问道。

“有几年了,就这么一个,当时觉得它挺可爱的,又不贵,便带回来给孩子玩耍。”他探头疑惑的问着,“这究竟是什么?我周边的那些人,没一个认识的。”

这玩意确实很生僻,不知道才正常。

“这是古代玩偶,学名叫做磨喝乐,古代妇女过七夕节时特制的玩具”,李承将磨喝乐摆在他面前,笑笑,“您老捡漏了,如果我没看错,应该南宋的东西。虽然是民间制作,但这种东西就玩一个稀奇,还是有些价值的。”

“南宋玩偶?”老爷子一愣,单手抓起这件“宋代手办”,呵呵直乐。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宋代七夕节玩具——摩侯罗(磨喝乐)。

磨喝

乐是梵语ahoraga的音译,原为佛祖释迦摩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自唐代传入中土,演化为天真孩童的形象,成为七夕节的祭物,到了宋代,演变成玩偶。

磨喝乐是丝国玩偶的起源,宋朝时期,一些地方寻常市民家、富室乃至皇家之中,都有“磨喝乐”的忠实粉丝,“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大人们夸一个孩子可爱迷人,也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

流风所至,宋朝时,连孩子都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造型:“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罗之状。此东都(汴梁)流传,至今不改……”

磨喝乐的形象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年画上最常用的抱鱼顶荷叶童子,就是磨喝乐千年演化后的形象。

宋代多有制作磨喝乐的高手,像吴门人包成祖、孙荣,以及曾因制作磨喝乐而被历史顺带记录一笔的名匠袁遇昌——史书有载“时有名匠袁遇昌,制磨喝乐,每对叫价三数十缗”!

以北宋粮价为基准简单核算,袁遇昌的一对“宋代手办”当时卖多少钱。

宋代1斤大约是今天的六百四十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宋代一石相当于925宋斤,也就是说宋代一石粮食是今天的59200克,即1184斤。

宋仁宗年间,1石大米的价格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斤23元计算,宋代1石粮食是27232元,1贯钱大约在389至4539元之间。

三数十缗,一缗即一贯钱,即便以最低的三十缗核算,那也是一万二三!

也就是说,一对泥娃娃,在当时要卖出一万多块!

稍有遗憾的是,这只“宋代手办”的背部没有戳印,也有可能有戳印但被磨没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诸天刀客加持我身 人道长生 诡道神话 我断情你哭啥?假千金带飞新宗门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问道修真 九叔世界之以德服人 众灵之上 凌天诛神录 仙不是这么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