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恋恋不舍的小结衣送回家,李承又在红叶陶瓷住了两天。
与波多野吉田完成交易后,他基本上完成此行西金的任务,至于脑海中那段极有可能是桥本雅邦后人的记忆,此行西金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触动,真真怪哉?
此人生前对西金没有感情?
可能心底对西金还是有所排斥,李承最终没有寻找桥本雅邦后人的线索,尽管他知道这会影响到脑海记忆的融合。
拨通高野和明的电话,他最近几天内都在名古屋,李承便开始收拾行囊。
这次来西金,买了不少古董文物,他将仁德铜镜、镰仓螺钿漆盒以及《平家物语》单拎出来,前两者准备出售给有钱的德川美术馆,后者则作为见面礼赠送给高野和明。
至于其它物件,包括元卵白釉贡盘,都被他打包,让布兰登安排人或者亲自送回港城,交给师傅保管。
李承离开红叶陶瓷时,西蒙已经提前一天离开,他回闲城与师傅商议瓷器工艺研究中心一事,不过,他会很快回来,还需要和阪上隆英教授商谈“新材料赞助”事宜。
这件事并非李承推脱,而是必须等研究中心各项工作落听之后才能具体规化——它究竟属于研究中心哪一部门该负责对接。
名古屋,位于大番和东京的中点,西金三大都市圈之一,其实开车只要两个小时,可李承这次选择的是新干线,一个小时十分钟即到。新干线名古屋车站距离德川美术馆步行也不过十五分钟,没必要麻烦下属。
李承临着藤箱,吴伟拎着皮箱,走进这辆最高时速达到275公里的“光号铁路之星”。
不得不说,西金人在铁路科技方面,领先世界。
大番、名古屋、东京的新干线是西金建设
于1964年的第一条高速主干线,从建设之日起,它就承载了联络西金三大都市圈的重任,运输量占据西金铁路运输的百分之四十五。
内部的设施也不错,商务座彼此空间非常大,其舒适度要超过飞机。
找好座位,放好皮箱,李承将座椅放摊,双腿伸直,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一个小时,自己还可以眯会,昨晚和谭耀东就蛋壳瓷的工艺,讨论到下半夜,还被那家伙兴冲冲地抓到拉坯房露了一手,这会儿有点困。
迷迷瞪瞪中,感觉吴伟操着断断续续的和国语在和谁说话。
李承懒得睁开眼,车子晃荡一下,开始启动,他侧过脑袋,让自己更舒服一些,眼缝中能感觉到车窗外光影明暗的隐约变化。
“小泽,打扰别人休息不礼貌,还是别说了。”
这次,李承听得很清楚,从后排传来,男声。
说自己?他正准备起身看看,又传来女子说话声。
“不行,哪能这样呢?他这样平摊座椅影响到柏原桑就坐,为什么不能让一让?”说话的女声有些耳熟,语气中带着不忿。
咦,这不是内藤淳一的外甥女么?怎么又是她?
李承连忙坐起来,回头看看,还真是那对年轻男女,那位不知叫“典子”还是“小泽”的姑娘,正气鼓鼓地瞪着前排的自己。
挠挠头,还真是自己的错。
尽管商务车的座位空隙很大,但将座椅靠背摊放之后,对后排人的就坐还是有些影响的。这点公德心李承还是有的,只是他刚才放的时候,后排还没人。
连忙将座椅按钮按下,座椅椅背渐渐升起来,李承歉意地对那位长相精致的男生点点头,笑着说道,“很抱歉。你……你两位去东京?”
姑娘脸上还带着
一丝气恼之色,那位男青年则笑着点头回应,“感谢你的理解。我和真珠小姐,去一趟名古屋。”
竟然还是同路?李承笑笑。
对这位男青年,李承的印象还不错,不仅是因为长相,而是那种透着骨子里的“优雅”。那天冲突中,他的表现就非常礼貌且克制。
所以,李承并没有回头,而是与他攀谈起来,“三次遇到,都没询问你的姓名,真是失礼。方便询问你的姓名么?”
“啊哈,这有什么不方便?柏原崇,神户人,一位不出名的演员。”
他的笑容很阳光,坐下后对李承点点头,又指指身旁的女伴,“这位你也见过三次,小泽真珠,内藤先生的侄女。我们参演的一部电视剧杀青,相约游览神户,才发生那么多的误会,真是抱歉。”
柏原崇?小泽真珠?
这两个名称,李承很快有了记忆,也不知来自哪一段,貌似西金世纪之交很有名的一对年轻演员,只是现如今还有些生涩,不怎么出名。
“喔噢,两位未来的大明星!”李承笑着朝两人望去,小泽真珠快速将脸转向走道一侧,她对前两天的事还有疙瘩。
“太过奖了,演戏而已。”柏原崇双手合在一起,对李承摇摇,“威尔斯……那天我听内藤先生介绍,是威尔斯是吧?”
见李承点头承认,他接着问道,“你的才华,才是真正我钦佩!”
显然,昨天分别后,内藤淳一向俩人介绍过李承。
柏原崇很会聊天,既询问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偶尔也会将自己和小泽真珠拍戏过程中的趣事拿出来晾晾,气氛挺愉快的,不过,双方都没提内藤三宫的那茬。
至于小泽真珠,这姑娘一直闭着眼假寐,还真是个傲娇的小姑娘。
李
承没询问他们去名古屋干什么,对方也没问,这涉及隐私。
一个多小时车程,很快就到,车停名古屋大曾根站,见李承俩人也在收拾行李,小泽真珠眉头一挑。柏原崇连忙伸手在她胳膊上拍一下,对李承笑道,“您……也在名古屋下车?”
李承拿着车票在他面前晃了一下,“我去拜访德川美术馆的高野和明教授。”
啊?小泽真珠掩着嘴,讶异地看着李承手中的车票。
这还真真的……有缘啊!
小泽真珠的爷爷土方成顷是庆应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接受高野和明的邀请,此时正在德川美术馆进行交流活动,所以,小泽真珠才与柏原崇前往名古屋游玩,顺便去见爷爷。
这下,小泽真珠无话可说。
四人徒步前往德川园,由大曾根站南口出来,不过十来分钟即到。
又很凑巧,四人入驻的是同一家酒店——德川园对面的东急酒店。
这下连李承自己也觉得,这事情,太“寸”!
对小泽真珠这位姑娘,印象谈不上多好,美则美矣,只是这小脾气,哪来的?
在酒店房间安置好,李承没着急去联系高野和明,对德川园这座号称“江户时代最精致的园林”,他慕名已久,先去逛逛。
德川园起源于德川御三家户主尾张藩的第二代藩主光友,在元禄八年1695年,他把自己营造用于隐居用的大曾根宅邸搬迁到这里,这就是德川园的起源。
这是一座典型的池泉回游式庭园。
池泉回游,是西金传统的园林构造方式之一,以水系为主要意境表达,模仿清流沿瀑布流入溪谷,溪谷汇聚成河,最终流入大海的意境建造的。
和式庭园的发展进程中,吸收与借鉴了部分国内南方园林的风
格,但他们同样植入西金的血脉基因,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同时,在举手投足间,又充分体现西金人重视细节的一丝不苟,且不论干净的地面,即便是石缝中的杂草也被工作人员一一拔除,让人觉得整座园林被清水洗得涣散一新。
是指风景最好的六月底,到处都是绿色,到处都是风景。
在德川园内,有两大收藏机构,其一就是德川美术馆,主要展示德川尾张藩的家主生前生活物品,以及明清时代贸易商进贡的各色高利、中原用品;另一个就是蓬左文库,收藏的是德川家的藏书和旧的文献资料万余册,包括著名的德川家康所阅览过的书籍,同时期高利、明清时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大量书法作品展示。
两大机构共同拥有西金国宝级文物——“源氏物语”画卷。
带着吴伟,俩人由德川园东门进入。
东边主要是地势较高的小树林,其间藏有小小的瀑布,色彩与植被,被精心调配,从青绿到艳红,中间的颜色变化几乎都有。
西边则是湖水,龙仙湖不大,但胜在精致清澈,深邃,据说能浮起16浆式划船。
湖边有一座两层的观仙楼,二楼餐厅,时至中午,李承便带着吴伟,拾阶而上,准备吃点午餐。
走进二楼餐厅扫一眼,李承的眉头便皱了皱,自己这“尾随”的嫌疑,怕是难以洗清——小泽真珠、柏原崇以及还有一老一少,正坐在临湖一侧的窗边小聚。
算了,离他们远点。
自动避嫌,李承没有主动打招呼,与吴伟选择距离他们稍远的一桌坐下。
他装作没看见,可小泽真珠看见了,绣眉紧皱,盯着李承的背影许久后,低声对她旁边的年轻人,嘀咕几句。
不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