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苏州来,带给我四对大闸蟹。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其实秋天是大闸蟹繁殖期,它们准备顺着河流洄游到入海口繁殖产卵而已。
小时候也不叫大闸蟹,就是叫螃蟹或者河蟹。每年秋天,总有农民用草绳拴着一串串螃蟹在市场或者路边叫卖。更多的螃蟹是用稻草扎好,装进淋了水的蒲包,一包包运往各地。那时候我还不喜欢吃,觉得剥壳太麻烦。后来忽然螃蟹市场上就少了,价格也上去了,说是大都运到香港去卖给港人了。直到后来,螃蟹能大规模人工养殖了,市场上才越来越多,但价格嘛,就没怎么下来过。
都说“九雌十雄”,指农历九月雌蟹先成熟,农历十月雄蟹再成熟。不过我吃到的雌蟹,肥美壮实的很多,雄蟹嘛,经常是看着挺大,里面的膏稀稀拉拉的。就好象中国足球一样,难道螃蟹跟国足冥冥之中有着什么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红楼梦》里林黛玉曾做诗“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也算是很逼真的描述了。不过说到蟹螯,尤其是雄蟹的蟹螯,不但硬,还有尖刺,用牙用手总是容易受伤。吃起来最方便的还是蟹黄蟹膏,忍着烫掀开盖,就能看到橙红金黄银白的美味一团团凝固着,等着筷子将其送入口中。
有人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我觉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是个肚子饿坏了的人,或者类人猿。一个饿坏了的人,见到河边有一个动物黑乎乎的,正在往河里爬去,第一反应就是上前一石头或者一棍子。然后发现砸扁的甲壳之下,居然有肉,虽然不多,但吃着还不错。于是那天,这条河边的许多螃蟹遭了殃,这人发现了一种能吃的动物,也许还带了很多回部落,成了部落的救命恩人。
小时候大人总是说,螃蟹是寒性的,必须趁热吃,还要用醋和姜来调和。我觉得吧,其实就是古代人动物性蛋白质吃得少,一次摄入很多螃蟹肉和黄,肠胃不习惯导致拉肚子。另死螃蟹肉很容易腐烂,这也是导致拉肚子的原因。
晚上,切姜末,放入醋碗里,再加少许白糖。将捆好的大闸蟹蒸十五分钟,拿出来放入盘中,准备“指上沾腥洗尚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