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砸开水牢枷锁,救出怪搜,问其来路,自称是河伯,言说有宝物河图想要献给大禹,不料被无止祁得知消息,在途中无之祁变作大禹的模样,诳取了宝物,人也被他拿住深陷囵圄。
应龙急忙说道:“此物是治水重器,引水的法宝,大禹朝思暮想,寻觅无果,此宝原来在这里,必须找到。
”天兵天将得到命令,撒开大网四处搜寻。一人所藏,百人难寻,诺大的洞府找寻一物不亚于如大海捞针。
“无妨,无妨。河伯说道。此宝孕育着江河湖海之力,气势横亘宇宙,与我心息相同,众人随我来。”河伯前面引路,众人紧紧跟随。
来带宫中西边,见有一座高台,众人不知何物,真武星君指着解释道:“这坐台,名叫阳台。初次修仙得道之人,必须到此台上,来受训诲。”
后来曲曲弯弯,又走到一处,只见上面镌着“南浮洞室”四个字。河伯大呼:“我的感应强烈,此宝就在此处。”众人蜂拥而入,仔细搜寻,
河伯从一个天生石匣之中搜出一块湿淋淋的大青石头,双手紧抱,口中连呼:“找到了,找到了!”众人上前一看,不仅大失所望,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哪里有什么稀奇之处,失望之余又感到诧异。
应龙是龙族,辩物能力极强,精光扫过,便看出石头上天然长着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形的花纹,乍一看丝毫不引人注意,可是细看之下聪明的应龙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一张天下河流走势图。《周易·系辞上》中就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伏羲氏时期,黄河里浮出一匹龙马,它身上的旋毛变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图形,这就是"河图",伏羲氏依"河图"画出八卦,《周易》一书由此而来。
次宝物对治理洪水至关重要。也是大禹梦寐以求的“河图”。降服了无止祁,找到了河图,众神无不高兴,鞭敲金蹬,班师请功。
得到了‘河图,开始启动治水大业,他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鸟兽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它们的足迹。
并率领四方部落,开山挖渠,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河图作参考,确定河水的流向,大禹才能顺风顺水疏导水流。他派应龙带领群龙在水中探路,就按照图上的线索,寻找合适的水道,应龙用尾巴在地上划出排水的路线,然后沿着这些路线开凿沟渠,把洪水排入东方的大海。这就形成了地面上的条条大江大河。有了河图大禹才能破龙门,开三峡,很快就治理好了黄河。
可在巫山的三峡,其中有一条龙疏忽大意,把水路引错了,结果就开出了一条不必要的峡谷,这条峡谷后来叫“错开峡”。因为那条龙的玩忽职守,造成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大禹就下令在一个山崖上杀死了他。处死这条龙的地方后来叫“斩龙台”
就在这时,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龟,神龟的背上长有纹、圈、点,自列成组,这就是"洛书",大禹得到"洛书"进行阐释,此即《尚书》中的《洪范》篇。
河图洛书聚齐,大禹治水更是如鱼得水。
黄河流到龙门山的时候,被大山挡住了,激荡着又反流回来,越积越高。大禹查看了地形,觉得非凿开不可,但是偌大一个龙门山又便是好疏通的,大禹查看河图洛书,经过仔细研究,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
大禹令旗一挥,应龙马上飞舞到水流狭隘处,张开铁翼,奋力向两边山崖一阵猛扇,顿时巨石崩落,隘口张开。人们发出一阵惊呼,应龙裹挟着万千崩石落入涧底。正当众人紧张之时,应龙已翻转过来,长啸一声“长”,顿时龙身和山涧一样宽,他张开巨麟,左右摇摆,像扫帚一样,清扫着凿通的河道,这一个八十步的口子就把滚滚洪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就游不过去,许多的鱼游到这里只能拼命地往上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多数被阻隔这里,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跃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为了探清河床,大禹命应龙暂时停下来,他飞身跃入涧底再做检查。这时,他忽然发现一个图上没有标注的岩洞,有几十里深。里面暗得看不清路,大禹就在背上绑了火把,想一探究竟。
摸索着一路前行。几经峰回路转负力前行,他忽然发现前面远处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在向自己移动过来。
到了近处,大禹才看清那发光的东西是一颗夜明珠,它被衔在一条大蛇的口中;衔珠的大蛇有十丈长,黑颜色,头上生有角。见到禹以后又转回去给禹带路。
旁边还有一条黑狗,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叫。大禹就跟在它们后面,估计又走了十里左右。因为在黑暗的洞里,也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只看见越走前面越亮堂,来到一处地方,带路的蛇和狗就变成了人形,都穿着黑衣服。
又见前面一位大神,长着蛇身人脸,另有八位神仙在一旁服侍。大禹一看便已明白了八九分。大禹问道:“听说当年华胥氏的女子生了一个神圣的儿子,莫非就是您吧?”
那位大神回答说:“是啊。华胥是九河神女,我就是她的儿子伏羲。”一边说着,伏羲从怀里掏出一根一尺二寸长的玉简,交给了大禹。
原来,伏羲幼年时也吃过洪水的亏,对于治水的大禹,他表示很钦佩,愿意尽一切力量来帮助他,便给了大禹准绳和规矩,这可以是丈量天地的神物,人类征服自然智慧啊!。后来,大水全部退下以后,禹就凭借这根玉简平定了四方水土。
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大禹治水提供花了十三年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往日的凶恶,训训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海流去。
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屋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堙水,九州始桑麻。
后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为夏伯,后建都阳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汉代为表彰启的母亲涂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绩,便在中岳嵩山72峰中的万岁峰下,建了一座"启母庙",并立下《启母阙》。
启母阙北190米处有一开裂巨石,即"启母石"。
先秦《随巢子》(已佚)和古本汉代即"启母石"。《淮南子》等文献都记录了启母石的神话。《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佚文说:"禹娶涂山女,治鸿水,通轘辕关,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有诗赞曰:
古老黄河有水急,闹得百姓把家离。 鲧花九年无佳绩,天条违反变孕尸。 大众破腔生大禹,来人继任把洪治。 家门三过都没进,劈地开山水患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