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业很快便来到皇宫见到了刘继元。刘继元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了他的担忧。他担心契丹人会对太原城下手,更担心契丹人会逼迫自己退位,然后扶持刘继文。所以,他想听听刘继业的意见,或者说是想知道刘继业是否要站到自己这边。
刘继业此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没想到刘继元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见刘继业不回答,刘继元又问了一次:“朕想知道,此时捉了契丹主将,能否逼契丹人退兵?”
刘继业被刘继元那明显加重的语气惊了一下,但还是谨慎的想了一下:“陛下,此时契丹人骄躁无备,若是擒其主将,再取其大营,必定能击退他们。可如今太原城摧,即便率河东之地归附中国,时间上也来不及。臣请陛下为了太原百姓,勿要轻举妄动。”
刘继元听了刘继业的话,心中也是明白局面。如果连刘继业这个最坚定的抗辽派都觉得不可行,那么这个想法真的要慎重考虑。
“刘将军,契丹人要是扶持刘继文取代朕,卿当如何?”
“臣愿将士死战,以抗契丹。”
“胜负几何?”
“陛下,契丹不擅攻城之术,以内城之坚可守数月之余。而城外早已坚壁清野,契丹人耗不起。”
“好,如果契丹人要逼迫于朕,那就和契丹开战。”
刘继元自继位以来,视契丹为亲父,无非就是想有个靠山,稳住自己的地位。如果连契丹人都要逼迫自己,那还不如投了中国。刘继元相信以数十万百姓和方圆五百里的疆域,自己在宋国的待遇不会比柴宗训差。
在城中的另一边,韩知范已经带着赵匡禹找到了真正的耶律斜轸。
“耶律将军,如果汉主以内城据守,我军是否能攻下此城?宋人善攻城,数月之功,不过摧塌外城而已,内城完好无损。将军能有多少时间来攻城,久攻不下,粮草何以为继,难不成要杀马饱腹?”
面对赵匡禹诘问式的话,耶律斜轸只是冷冷的盯着他。虽然脸色没有变化,但耶律斜轸的内心同样发生了动摇。
他在看到太原外城倒塌后,内心是狂喜的,仿佛一个巨大的战功在向他招手。可进了太原后,看到那高大的内城,耶律斜轸就崩溃了,这和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为何太原城的内城会如此高大。他自信在平原上,可以轻易的击溃汉军,可在攻城上,他毫无经验。辽国在攻城上的战术还停留在数十年前,使用投石车砸。而宋军已经用上了霹雳炮和巨弩。
“赵将军,为何如此关心太原安危,怕不是汉主许诺了什么吧?”
“耶律将军无须这般。我在太原抗住了宋军的攻伐,此番汉主上表,必定有我的功劳。可若是将军取了此城,我之前的功劳岂不是烟消云散了。再者说,将军是来援助的还是来攻城的。这宋军刚攻破外城,将军便来攻内城,莫非将军与那宋主有亲缘不成。”
“好个牙尖嘴利,我不与你做口舌之争。待我攻下此城后,孰是孰非自有陛下裁决。”
“可若是攻不下呢?若是宋军突然杀回来呢?。。。还有种可能,宋军是在和汉国设局,就等将军入瓮呢?将军敢赌吗?”
这句话让耶律斜轸产生了犹豫。这外城已经塌了,而宋军却置若罔闻没有任何反应,这确实有点不合理。不说二百里外的府州,就在石州一带仍然有一支宋军在驻守。万一这一切真的是汉宋两国的阴谋,而他耶律斜轸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这个可能性不得不让他好好考虑下得失。
“那我等韩内侍传达诏书后,便启程回国。”
耶律斜轸最终还是选择谨慎行事,放弃了攻取太原的计划。
太原城的危机解除了,但赵匡禹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他需要耶律斜轸这个助力。
“耶律将军,在下能帮将军赢下一份战功”
耶律斜轸本来还有些面色不悦,听到这个消息,便问到:“不知赵将军有什么消息吗?”
“耶律将军,我这里有两个选择可以帮将军。这其一,宋主会在镇州停驻一段时日,其身边护卫力量不足,而镇州的守军大部分都已经去支援定州。将军若能袭之,即便不成功,也足以扬名。”
这个选择让耶律斜轸心中狂跳,真要是擒住宋主,这个功劳足以匹敌他祖父。可耶律斜轸并没有被胜负欲冲昏头脑,万一不成,定州守军回防,自己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让宋辽开启国战,这个责任凭自己担不起。
“另一条呢?”
赵匡禹并不意外耶律斜轸的选择,任何一个理智的将军都不会选择第一个。虽然成功了可以一步登天,但是风险太大。
“至于另一个,灵武节度使冯继业杀兄自立,行事颇为狂傲,党项、诸羌早已不满。而其军士粮饷不足,无心应战,每当羌族进犯,只能闭城自守。将军若是能联络党项诸羌,必能乱宋国西北安宁。”
耶律斜轸不断的比较着得失。
第一个直接袭扰宋主,对于耶律斜轸来说,还是风险太大。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就形同于国战,不死不休。这不是如今辽国希望看到的局面。
而第二个,党项族自拓跋思恭起,到李彝兴的时候,已经稳固的掌控了夏州一带的话语权,而随着他们实力的增强,野心也在膨胀。
到如今李光睿,虽然明面上臣服了宋国,但还是想要自己掌控夏州。而其族中子弟,已经在着手驱逐夏州的其他族裔。
最重要的一点,此时冯继业受到党项的压迫,想要举族内迁,以护家族平安。也就是说,如今的夏州和灵州宋国的掌控已经非常薄弱。
耶律斜轸分析一下局面后,就向赵匡禹道谢:“赵将军,此事不管是否建功,在下都记得将军这份大恩。”
就这样,太原城的危机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