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气爽,清凉山上,正是杏子成熟时节。
这几日,秋气渐入金陵城。
按着祖祖辈辈守循至今的规矩与传统,年至十六的金陵儿郎们,也该动身离乡渡缘化劫了。
金陵地界,天地阴阳不分,人之福缘命数朦胧不清。
即便是金陵城东文庙里的老庙祝,用摇卦钱一次次卜算,也依旧只能勘出个大概。
“这一次,总计五十四人出城。其中除去随行人数,共有十九个‘劫运身’。”
文庙后院,老庙祝身穿象征金陵祭天仪司的玄衣纁裳,却是提着酒壶,单拳斜躺在亭子里。
与老庙祝相熟的人都知道,这大抵是其刚刚放下手里的摇卦钱,就连忙溜到后院偷闲。
金陵城主李乾站在亭子外的池塘边,眼睛偷瞄池水,想要一窥远处山水中那些风姿绰约的仙子。
“嗐!真是老朽杞人忧天了。你这做父亲的都不着急,我替你愁什么?”
老庙祝痛饮一口酒,微微闭上双目,似是在心湖中继续摇卦卜算。
“三夜,我整整算了三夜。一点没敢合眼呀!就因为欠下游先生一个天大的人情。不然你以为凭咱俩的关系,我会这么拼命?”老庙祝擦了擦嘴角酒渍,补充了一句,“咱们的交情,最多也就只够让我算上一夜的卦象。”
李乾笑如平常。自从以真面目示人之后,就倍感浑身轻松,仿佛压在心底的大石头,终于搬空。
虽说金陵百姓和官员们,一开始都很是诧异城主大人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衰老得不成样子。但是得知背后真相之后,无一人不感慨城主大人用情至深。
老庙祝长叹一口气,“李家老小子,你家小子的卦象,可是次次驳十!”
每一个出城渡缘化劫的金陵男儿,都要遵循老庙祝的卦象,去安排同行人数。流传在坊间,这是要同舟共济。但按着山上修士的说法,其实是在转嫁劫运,共负生死。
而驳十,其实就是指李秋白此次远游,一行最多十人。
十者,盈满之数。水满则溢,命数亦是如此。
老庙祝替李秋白算得的卦象,乃是大凶!
李乾却是笑着说道:“自古以来这件事情都是福祸相依。不用去管家世背景,不用去看能力高低,而是各凭本事吃一碗‘缘分’饭,多好呀!”
话音未落,李乾搓着双手,谄笑道:“老哥哥,快些施展术法,让我也一饱眼福。”
老庙祝闻言一脸坏笑。他缓缓走下亭子,伸手往池水轻轻一拂。下一瞬,池水里便出现了远处神仙山水中那些容颜娇美、身姿曼妙的仙子仙女。
“山上术法,当真好使!”李乾目不转睛,凝视着水中怡人景色。
“那是自然!”老庙祝哈哈大笑,神情猥琐,一改方才的大义凛然。
金陵城南,陆陆续续地走出了不少离乡的队伍。他们或成群走在平坦的阡陌上,或骑马结伴缓缓而行,纷纷与亲人挥手告别。
“娘亲,你就放心吧。我出了城立马就去投奔京城的二叔,绝不耽搁半点功夫。”
“我的孩儿,路上千万保重身体。入了秋,容易染上风寒,你又从小体弱多病”
“爹,你安心啦!我有这封拜山帖,进入神仙洞府修炼顺顺利利。等着我风风光光下山还乡吧,哈哈!”
“好,爹等着你带回来个神仙儿媳!”
离别总是有千言万语说不尽。有人遥遥挥手道别,有人相拥抱头痛哭。
辘辘的车轮声碾过雨后泥泞,两辆马车从城门缓缓驰出。
虽说车驾朴实无华,但拉车的马匹却是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而在马车两侧,又有数名随行之人骑马同行。
李秋白拨开帘子,左右打量。
最左侧的那名魁梧男子,背负斩马大刀,神情坚毅,双目炯炯有神。
魁梧男子名叫谢御,是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即便他脱下了一身沉重甲胄,依旧能隐约瞧见其身上那股肃杀气势。他仅仅只是坐在马背上,就仿佛一尊岿然不动的杀神,静待来犯之敌。
只是谢御心中郁闷不已。好男儿,应当志在保家卫国。而今,自己却被迫辞掉军职,来保卫马车里的那一位一路安全。若是马车中的那人换作城主,或者是司敬城甫这些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谢御自然乐意之至。
只是眼下,马车里的那人却是谢御心中毫无好感的少城主李秋白。谢御心中自然有些抗拒,但身为武官的谢御不曾忘记从军初衷,如今也就只是有些敢怒不敢言。
年轻女子校官燕倾北,身骑鬃红马,紧随其后。
与先前白水镇宴会上的打扮一样,燕倾北身穿枣色劲装,发髻高高扎起,只是那支珠翠点缀的蝴蝶钗换成了小巧玲珑的髻刀。
燕倾北脸色冷峻,一副心思凝重的神态。
这趟远行结果如何,燕倾北从上马出了城门后,就已不在乎好坏。
这说法倒也有误。自城主府邸那位绿衣女子,将燕倾北一直渴求的剑经赠予其后。哪怕是刀山火海,燕倾北也会至死方休。
她摸了摸扎起发髻的髻刀,扫视着出城的诸位同乡。
寇仲骑马在右,与那位辞官告退的孙崇明一前一后,缓缓而行。
这位黑衣剑客左手持缰绳,右手拎着朱色酒葫芦,脸庞上写满了轻松惬意。
出了金陵地界,去寻个神仙赌坊诈他几手,赚个盆满钵满,好好弥补一下这回家当亏损。一想到这,寇仲打心里乐呵。
只是寇仲依旧心疼。毕竟,那抵过一次天道压制的替死符可不多见。如若不然,真当一名野路子出生的剑客修士,有多大的资本去叫嚣天道老爷?
至于孙崇明,本可以依旧在官为百姓谋事。但他自知是自己有意隐瞒事实不报在先,有愧自己青睐有加的晚辈在后。甭管人情世故还是做官处事,孙崇明觉得自己都不如年轻人心思活泛。
本就是王朝君王向金陵送来的一颗暗子,做什么都是身不由己,己不由心。
修身,治国,平天下。孙崇明大半辈子都被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可尽管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无法攀越山峰,孙崇明依旧是乐此不疲。
那位线报中屡次提及的白衣先生,所青睐的后生近在眼前。只是孙崇明想不明白,为何要让自己盯紧这位凡夫俗子。
或许,与少年同行一路,自己将会有所解惑。毕竟,孙崇明活着,便是在路上。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沿着平坦官道缓缓而行。
赶马驾车的两名男子,长相颇为相似。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二人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
李秋白带着青砚、黄梨坐在前驾那辆马车,由双胞胎中的长兄顾北驾驭马车。而其弟顾南,则是驾驶着后驾那辆马车紧随其后。
车辙在泥泞里留下长短不一的痕迹,有的深重,有的轻盈。
这些人,李秋白大抵都认识,只是互不相熟罢了。
他突然莫名想起了自己的那匹琼玉白马。若是身骑白马,随风奔赴千里万里,何其潇洒惬意!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爆响,宛如惊雷。山林间,鸟兽纷纷逃窜。
未等爆响声消停,继而又是一阵沉闷轰鸣,如有雨点擂鼓,击打声震得天幕中的云彩纷纷向上退去数十丈。
又是一阵闷响回荡天际。
第三声过后,天地间起先是波澜不惊,而后却有一阵声势浩大的爆风声呼啸而过,在云海深处摩擦出一层层淡金色火花。
火花如雨幕倾落,在天幕中降下一条径长数百丈的淡金色瀑布。
李秋白怔怔出神,呆望着远处天边异象。
山风拂面,不远处似乎瘫坐着一名矮个男子。
待马车临近,李秋白这才发现李材蓬头垢面,坐在泥泞里。
李材听见身后的马车轱辘声,旋即回头望定。他连忙起身,牵着一匹浑身皮毛如玉的白马,笑着向马车走来。
见到琼玉白马,李秋白喜上心头。当即叫停了马车,向李材走去。他接过李材手中缰绳,用手轻轻抚摸着琼玉白马。
清澈微风拂人心。
李秋白并未翻身上马,而是牵着白马,与李材并肩同行。
很多年以前,那名白衣先生尚且还是少年时,便如今日金陵少年一般,牵着白马,缓缓离开家乡。
那时,少年身边还有与其身形相仿的同龄人,背负长剑,与之同行。
李材向打开背囊,露出其中之物,龇牙笑道:“公子,山上的杏子熟了,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