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三三的帮助下,一张关于大明皇子分封的动态图示被展现在光幕上,一众古代文武,哪怕是相隔了千年的地缘政治差异,也在瞬间理解了她之前的总结。
“这是一个以皇室藩王为核心,以宿将为辅助,以边军为基础搭建的,由北向南设计的三条战略防线。”
萧盼盼开始解说,“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核心国防战略就是防北,如果是异族统治的话,还要加一个防汉。所以这三条防线的设立,算是您给自己的后代设置的一条大纵深保障线,一旦王朝北部出现变乱,您的后代就可以靠着这三条防线实现梯级防御,最大可能的保住半壁江山。”
看着这样的战略设计,朱元璋本能的感到心情愉悦,有种强迫症被治好的满足感。
“但可惜,这条战略大纵深不仅被朱棣打穿了,到后来甚至被他直接放弃了,这也侧面加速了明朝到了晚期后的迅速灭亡。”
听到这里,朱棣的心情无比的复杂,他知道萧盼盼说的放弃战略纵深是什么意思,因为他自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在思考着迁都的问题。
朱元璋自然也猜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会做什么,更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在这一刻他算是理解了朱标的死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在分封政策上来说,您的设计是很不错的。”萧盼盼坦率地说道,”藩王虽然就藩,但不掌实权,连兵马也最多只有府邸的亲军。所以本质上他们只是地位尊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皇权放到地方的监察系统。这其中最精妙的一点就在于,让藩王和宿将武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关系。”
“不怕他们合流吗?”这个问题是嬴政问的。
“地方军权想跟藩王合流,其实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萧盼盼回应道,“因为整个监察措施本身就是立体的,和多方位的。同时宿将和藩王的互信也不是这么容易建立的。”
萧盼盼顿了顿,说明了一下这段回答是在给嬴政解惑。
朱元璋其实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联想到了之前萧盼盼提到的军荣院,军户制度,他也觉得藩王和带兵将领的结合不是容易达成的事,除非整个朝廷失能,放着一个地方不管,任其做大。
“这一套分封政策,可以让皇权用镇守各地的武勋来控制藩王,同样掌握重兵的武勋也时刻被藩王所监督。而皇权就能最大程度上的坐镇上位,平衡两方。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这个做法是有效的。”
萧盼盼摊手,“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只有朱棣一个藩王被真正逼反,起兵了,而其余的藩王都在作壁上观。在此之前,都是朱允炆在拿自己的叔叔们当猪在宰。有的被流放,贬为庶人,有的直接被逼自焚,甚至朱棣本人也被逼的只能靠装疯求生。”
朱棣的眼角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他在心里祈求萧盼盼不要把装疯求生的细节说出来。
“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过程中,管中窥豹的看见朱允炆的愚蠢和无能。因为他根本没有削藩的必要,让他削藩的文臣也没有理解这个藩王制度对皇权的意义。”
“这里再次强调,皇权的延伸本质上就是靠四类人,宗室,外戚,武勋,太监。整个大明朝灭亡的过程,就是这四类人被文官逐一打掉的过程。”
朱元璋神色变得阴冷。
“这些文官理解这四类人对皇权的重要性吗?我觉得他们是理解的,所以他们才执意要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打压皇权。”
朱元璋牵着自己的大儿子和妻子走回到了御座旁,一家人随意的坐在了玉阶上,在他们的身后是那张璀璨光耀的龙椅。
“朱允炆的愚蠢不仅是做了削藩这件算是白用功的事,他更大的愚蠢是彻底地倒向了文官集团,这就导致了一个潜在的问题爆发了出来,就是武勋宿将们更不喜欢这个二傻子皇帝了。”
朱元璋现在基本算是明白老四成功的契机到底是什么了。
藩王们坐观成败,武勋们不尽心尽力,至于那些文官,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德行,他很清楚。
“历代的弱鸡皇帝都害怕武将,为此他们会主动地去弱化武将,即兴文匽武。这样做表面上能保证皇权的稳定,事实上只会削弱皇权。历史也证明了,永乐之后,经过了长期的兴文匽武,明朝不过就是一个大号的弱宋而已。”
一句话让朱元璋,朱棣,还有赵匡胤一起破防了。
宋是个什么垃圾玩意儿,朱元璋立国时直接选择继承唐制就是因为宋的无能,现在听到自己这个能打跑蒙元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大号宋朝,他气的想把老四的后代都抓出来打一顿。
比起朱元璋的愤怒,朱棣倒是很平静,他神色晦暗不明地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
永乐之后,兴文匽武,这显然就是他的问题了。而且在朱棣看来也只会是这个儿子干的好事,他忍不住思考,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也被文官教傻了。
被自己父亲看了这么一眼,弄得朱高炽瞬间心跳加速,汗流浃背,就差当场下跪求老爹别这样看自己了。
至于赵匡胤,他现在陷入了深深的内耗之中,我的大宋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其实不喜欢就不喜欢了,也无所谓,”萧盼盼继续说道,“因为您为了让自己的好圣孙上位,已经把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都收拾了,剩下的也都非常听话。”
“可是朱允炆倒像文官集团后,就天然的得到了一帮废物的帮忙,这群人色厉内荏,夸夸其谈,除了帮倒忙真的就什么都不会。”
“外加上朱棣军事能力的彪悍,所以只用了四年就打穿了您设计的,由北到南的三条防线,直逼南京城下。当然,在两百多年后,满清照着朱棣的这条路直接南下,一路烧杀抢掠,也算是某种命中注定了。”
永乐朝的朱棣紧握拳头,眼中闪过冷冽的杀意,满清!他记住这两个字了。
而此时被波及的文官集团们,纷纷心中羞怒,什么叫帮倒忙!什么叫色厉内荏!难道这天下是靠那些粗鄙的武夫来治理的吗?
“好了,这就是朱棣起兵之后能胜利的历史背景了,总结下来,朱棣能胜利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个人能力的强悍,另一方面也有朱允炆的极度无能,无知,还有无畏带来的助攻。”
朱元璋也是摇头一叹。
“朱棣具体打天下的细节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基本可以用天命所归来概括吧。比如本来是被派来监视他的武将,选择了投靠他,然后他只靠八百人就轻松拿下被大军包围的北平。”
“再比如滹沱河一战,本来差点翻车的朱棣因一场大风的帮助瞬间抓住战机,斩首六万余。”
“最后整个过程下来,大败宋忠,耿炳文,李景隆等,以直捣黄龙的觉悟顺利拿下南京,的确可以说这天下就该由他来做。”萧盼盼自我赞同地点了点头,“您还有什么其它想问的?”
天命所归,朱棣本人喜欢这个说法。
“朱允炆时期的文臣都有谁?”朱元璋问道。
“很多了,比较突出的是三个人,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萧盼盼想了想,“前两个算是典型的狗头军师,朱允炆手下的卧龙凤雏。”
“啊~”正一起看光幕的诸葛亮和刘备都愣了一下,无数古人也都莫名其妙,这狗头军师怎么又跟卧龙凤雏混搭在了一起。
朱元璋也不解,立刻询问缘由。
看见朱元璋的提问,萧盼盼才恍然失笑,然后让小三三调出了导致卧龙凤雏这个词变化的根源。
“这是一部电影里的片段,男主角目前的压力很大,需要人帮他分担,于是他的手下为他寻来了一个大才!”萧盼盼苦笑着解释了一下背景,然后播放了这段不长的视频。
当一众古人们看见大聪明手持折扇闪亮登场后,他们瞬间意识到了这帮特别无聊的后代子孙又准备给人乱取外号了。
当看到庄强拍着胸脯来了一句,“多鱼我得恭喜你,一下子就收获了卧龙凤雏,等我俩给你挣钱,咱们放礼花庆祝!”看完这一幕,所有古人都明白了,从此以后,卧龙凤雏就成贬义词了。
“回到正题。”萧盼盼清了清嗓子,“作为典型的文官,他们并不懂军事,对政治的认识也十分肤浅,以为读了几本古典名著就通晓了天下的道理,然后开始指手画脚。”
“更可笑的是,在国家大政上还鼓吹恢复井田制。当然,他们的这种脑残想法并没有实现,但他们成功让朱允炆对江南地区的士绅地主进行了大量的税负减免,一时间整个江南也是弹冠相庆。”
朱元璋想骂街,他忍不住瞪了一眼自己的好大儿,然后非常富有创造性的想让他把朱允炆提前打死在墙上。这样想还不够,他甚至当即下旨,对黄子澄,齐泰二人永不录用。
而被萧盼盼点名的两人,此时并没有多少感觉,毕竟现在的黄子澄和齐泰都还不大,但他们的家人却感到了无比的忧心和难受。
忧心的原因自然是以后自己孩子的仕途要受影响了,难受的原因是,自家孩子好像真的有点傻。唯一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孩子教育的不错,没有忘本,还知道让新皇帝减税,缓解凤阳朱的暴政对他们这样的大明良善百姓的伤害。
“至于方孝孺,算是封建时代卫道士的典范吧。”萧盼盼若有所思的评价道,“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大用,就是笔杆子好,外加嘴碎,写了很多骂朱棣的檄文,本来朱棣是要用他的,就像曹操用陈琳一样,但方孝孺不从,后来就跟着黄子澄,齐泰一起被灭族了。”
看到这一段,方孝孺本人差点没晕死过去,他的老师宋濂立刻让人扶住了他,还夸他有忠骨。
但方孝孺真正在意的是萧盼盼的那句评语 ,没什么大用,就是笔杆子好。
“方孝孺之所以被我们后人记住,关键是他有一个被朱棣灭十族的说法。”
“啊!”方孝孺震惊了。
历代古人都震惊了,包括朱棣本人。
“这个说法是存疑的。反正我个人认为是假的,根源还是大量建文遗臣对朱棣的抹黑。就像蒙元时代的官僚们永远不会喜欢您一样。反正他方孝孺是有后代的,而且还挺繁盛。”
朱元璋和朱棣,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不约而同的在心底鄙视起了这帮酸腐文人。不过朱元璋这时反而有些欣赏这个临死不屈的方孝孺了。
至于方孝孺本人,在听到灭十族可能是假的后,才算是感到了一丝轻松,整个人虚脱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接着,他的脸上闪过了愧疚,“老师,我非能臣。”
宋濂作为当世文臣之首,自然明白自己的徒弟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世上,不是谁都能做诸葛武侯的,无需自责,专心治学便是。”
“那未来?”方孝孺依旧惶恐不安。
“未来更无需担心,只要太子无事,一切就都会无事。”宋濂注视着光幕里的女子,“这个孩子,很欣赏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