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阿德里安战役
除了这个,彼得还发行了另一个文件,即对奥斯曼统治下的基督教民众公告。宣布当解放奥斯曼土地后,奥斯曼地主、宫廷、封臣等土地上的基督教农民农奴获得自由,原本耕种的土地属于他们私有。
教会也发起了圣战运动,西里尔院长更是身先士卒,带领4000没有经过训练但非常狂热的农民加入战场。
康斯坦丁已经进入了奥斯曼境内,并且与苏莱曼在博利亚罗沃对峙。
苏莱曼将埃迪尔内的守军抽走了一半,此时他只有7000军队,而康斯坦丁有12000军队,彼得将他的內格鲁军团也调到了前线,弹药也很充足。
苏莱曼吸取了教训,就在这里呆着,任凭对方如何挑衅,就是闭门不出,他可不愿意再受损失了。
见对方闭门不出,康斯坦丁也不废话。他让人准备好投石机,将浸了油的东西点火发射,而发射的时间是对方的祷告时间。
不讲武德的偷袭将苏莱曼的大营给烧了,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苏莱曼每天就是将剩下的西帕希和骑兵放出劫掠,每次都会被对方打个半死。
奥斯曼的战术虽然有效,但是千篇一律,先用西帕希引诱敌军前进,然后用步兵硬刚,将敌军的骑兵赶走后再包围分割。而且西帕希仇视火器,认为这没用。这就给了对方超过的机会。
康斯坦丁知道久必生变,于是决定使用最后一招:送礼。他给苏莱曼准备了大礼包,在他的大帐中,康斯坦丁的礼品被打开了。
里面是一份食品和一件衣服,分别是烤乳猪和女性衣服。果不其然,苏莱曼和他老爹一样生气了。
既然生气了,那就准备决一死战,苏莱曼决定趁着夜色偷袭,说不定能一举扭转战局。于是在当天晚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攻向瓦拉几亚军队的大营。
“冲啊!杀啊!”
奥斯曼人拿着武器齐刷刷的向前冲,很快就到了营地,营地一个人都没有,安静的很。
就算苏莱曼再迟钝,他也知道这是陷阱,连忙命令军队撤退,结果火光四起,他们已经中了埋伏无法出来。
又是一夜偷袭、包围、中埋伏的情景,苏莱曼剩下的军队已经无法与之抗衡,只能撤往阿德里安,而现在他只有3000人的部队。
米尔恰也召集到了三万人的部队。在索菲亚休整后前往普罗夫迪夫,这里是奥斯曼的重要据点,拿下后可以将奥斯曼断绝北上之路。
阿尔巴尼亚方面也是捷报频传,培拉特已经被占领,塞尔维亚军队只会看着,根本不敢向前一步。这倒是省了许多事情。
拿下后,卡斯特里奥蒂的公国又扩大了一倍。接下来应该是翻过山继续攻占奥斯曼的土地,但现在应该是休息时间了。
苏丹大人又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坏消息,巴尔干的局势为什么总是这么糟糕呢。而现在已经有三万军队来到巴尔干,剩下的一万军队还在运输中,但在这段时间中领土的丢失再拿回来可不容易。
“苏丹,苏莱曼王子中了埋伏。”
巴耶济德将前因后果了解了一遍。
“这个,蠢货!”
此时的巴耶济德比第一次还要愤怒,他已经忍不了了,就决定带着三万军队前往埃迪尔内,剩下的军队作为后备军队跟上就行。
除了战场,彼得对奥斯曼的舆论动员也收到了效果。一些农民开始反抗奥斯曼的领主,他们以零星起义为标志,阻止奥斯曼获得粮食和物资。越靠近边境的地区反应越大。
米尔恰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都是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在居民的帮助下,米尔恰已经到达了普罗夫迪夫,这个时候已经过了两个月了。
刚到达,米尔恰就将这里包围起来,并搭建攻城器械,做出一幅要大打出手的模样。而这也让巴耶济德感觉一时半会还拿不下来,就先去埃迪尔内了。
回到旧都,巴耶济德见到了他的儿子,此时的苏莱曼已经放弃了思考,整天沉浸在鸦片和美人中,就算是苏丹来了,也是在最后一刻来到他的面前。仔细闻闻还能闻到鸦片的味道。
巴耶济德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他打算在战争结束后就撤了他的职,现在先留着。于是他将剩下的军队整合起来,决定在几天后就出发救援普罗夫迪夫。
结果第二天,他就得到了另一个坏消息,埃迪尔内被敌军包围了。
巴耶济德也是丝毫不慌,他看到对方的营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故技重施,就决定出城应战,他要让对方看到,自己是不会上当的。
大门缓缓打开,最先出来的是奥斯曼的骑兵,他们是巴耶济德身边的老兵,在安纳托利亚有多次征伐经验,他们认为这次也会是一次轻松的任务,但当对方源源不断的发射火炮、火枪和弩箭时,他们意识到这次的对手不好解决。
骑兵被地上的爆炸给掀翻,巴耶济德定睛一看,只见大地发生连环爆炸,那些骑兵都被受惊的战马弄到地上,在然后被对方的远程武器给打没,对方又拿出他不知道的玩意。
实际上这玩意是火炮工场发明的一个产物,原因是彼得要求工人研发出一种埋在地下的,使用火药的爆炸物,这可难住了他们,但也算勉强完成,将火药倒入铁质的壳子里,然后埋入地下,留下引信绳,当敌军从上面经过时拉出,里面的火炮就会爆炸。
这样的物品直接把出击的骑兵团灭了大半,加上火枪和火炮,损失惨重呀。
巴耶济德不服输,上次他就是这样失去了机会,这次就算付出大量的代价也得突围,他命令步兵出击,骑兵打不过老子就用步兵淹死你。
奥斯曼的步兵战斗力也是不错,更何况里面还有巴耶济德的耶尼切里,之前分了苏莱曼一些,现在他将这些人作为步兵出击,希望能够给他带来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