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天工作日的15:37,叶琉璃的手机响了,是叶母打过来的。
叶琉璃接起,电话那头声音焦急万分:“琉璃,你赶紧的,坐最快的一班车回来,马上去买票,你爷爷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等着你回来。你赶紧去买票……”
叶琉璃挂完电话,眼泪就像决了堤的河水一样,汹涌而出。
手头事情一堆,一下子走不开,急急忙忙交代好同事,跟枭潇总告好假,叶琉璃飞跑去公交车站。
一路上都是红灯,偏偏又是大堵车,叶琉璃的心跳得厉害,心脏像是要爆裂一般。
她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和恐怕,她双手合一,不断的祈祷老天爷:“老天爷,你一定一定要保佑我爷爷。爷爷,你一定一定要撑到我回去,一定一定……”
叶琉璃心里盘算着,新城站五点多有一班车回嵊州,只要赶得上,八点前就能到家。只要再撑几个小时,就可以见上爷爷最后一面了。
公交还没到站,手机里一个来电显示是绍兴的手机号码。叶琉璃不安的接起:“姐,爷爷没了……”叶琉璃的妹妹叶玻璃在电话里痛哭。
叶琉璃的悲痛在那一刹那全部喷涌出来。
那种痛楚,挡都挡不住。叶琉璃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突如其来的哭声把公交车上的人都怔住了。
他们纷纷向叶琉璃投来好奇的目光。
叶琉璃哪里管得了这些,她只知道自己心里裂了一个洞,巨大的苦楚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叶琉璃火急火燎赶到新城站,又被售票员告知车子已经开走了。
叶琉璃那一刻无助到了极点。
叶琉璃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住处。
高才这一晚要上晚班。
这一晚她没有合眼,她把自己蜷缩在寂静又空荡的角落里,任眼泪流淌,回不去的她只能以自己的这种方式给爷爷守灵。
叶琉璃回忆起上一次见爷爷,还是中秋节放假,她跟高才一起,坐在爷爷的床前,那个时候爷爷已经胃癌晚期了,整个人消瘦得没法看。
叶琉璃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爷爷问她早饭吃什么,叶琉璃说是年糕。爷爷那会儿基本吃不下任陈东西了,但是看着叶琉璃在那吃本能的又有点眼馋。
叶琉璃给爷爷打了一点年糕汤,爷爷那天胃口还不错,都喝下去了。叶琉璃在那泪眼婆娑,跟爷爷说自己要回宁市去了,让爷爷好好保重,等十一放假她跟高才再回去探望爷爷。爷爷摆摆手,说自己等不到那个时候了,让她安心在外面不要回。回一趟花好多钱,不值当。爷爷清苦节俭了一辈子,临到了了,都还惦记着自己死了怕给叶琉璃回去奔花钱麻烦……
不想一语成谶,中秋一别,竟是永远。
2
第二天叶琉璃一个人赶了最早的一班车回家。
高才没跟着她一起回。
高才本来也是想回的,但是高海燕说没订婚没结婚高才去了不像样。
高父高母也是这个意思,高才就没坚持了。
叶琉璃赶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支起了素烛白幡,叶父叶母和叶琉璃的三个姑姑都身着一身孝服,妹妹叶玻璃脖子上也戴上了麻绳。
爷爷一动不动地躺在床板上,一众人围在灵前痛哭。
奶奶坐在灵前,神情落寞,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看到了叶琉璃,奶奶颤颤巍巍地迎出来,左看右看,不见高才。
叶琉璃看到老人家的神情里隐藏不住的大把失落。
爷爷貌似睡着了一样,叶琉璃喊了几声,爷爷都没有意识。
叶琉璃红着眼睛去探爷爷的鼻息,才发现爷爷是真的没有呼吸了。
她摸了摸爷爷的脸,冰冷冰冷,没有一点温度,叶琉璃怔住了。
这一刻她才相信爷爷是真的没了,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失去了亲人。
叶琉璃傻傻地站在那流泪,姑姑们麻利地给她穿上孝服,戴上麻绳,拉着她一起磕头一起痛哭。
“琉璃,高才没有跟着你一起回来吗?”奶奶老泪纵横地拉着叶琉璃的手问。
“嗯……奶奶,高才他,他,他想来的,又怕来了尴尬……”叶琉璃不敢直视奶奶的眼睛,很小声的,断断续续地回答道。
“他应该来送送的,我们这么好的孩子都许给他了……”奶奶越说越凄凉,“他怎么能不来送送最后一程呢?”
这个家里奶奶跟叶琉璃关系最好。最不想叶琉璃嫁去外地的也是奶奶。
高才第一次来叶家的时候奶奶就说你把我最心爱的孙女拐跑了。
奶奶心里是早早把高才当成了自己的孙女婿了。
“是啊,高才这都不来送,太不像样了。”琉璃的大姑在那愤愤不平。
“人家跟咱们琉璃毕竟没订婚更没结婚,不来也说得过去……”琉璃的二姑在那试图为琉璃开脱。
“没订婚不是更应该来表示表示?哪有这样的,谈了这么多年,女方爷爷没了都不来奔丧?”叶琉璃的大姑不依不饶,“哥,嫂子,也就你们好说话,什么都由着琉璃自己,我要是你们,这门亲事我是第一个不同意的。咱琉璃年轻看不透,我们都是过来人,哪有这样不懂礼数的?高才不懂,他爸妈难道也不懂吗?”
奶奶在那叫大姑少说几句,大姑不听,继续发难:“琉璃,你公婆有表示吗?”
“他,他们包了五百块钱……”
“那也算他们还识相。要是这点礼数都不到位,我看你还是分手的好……”
叶琉璃不搭话,嗯嗯嗯的木鸡一样只管点头,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
其实高父高母半点表示都没有,甚至他们知道了之后问都不曾过问叶琉璃半句。
叶琉璃也是不忍父母被姑姑们奚落下不来台,才硬着头皮说包了五百的白包,这钱就当叶琉璃自己掏了。
……
3
在绍兴的风俗里,儿子孙子顶孝冠。
叶家没有孙子,只有叶琉璃叶玻璃俩孙女。
爷爷的丧礼上,叶家人一合计,就让妹妹叶玻璃顶了孝冠。
十七岁的叶玻璃,从那一刻起,将顶替叶琉璃长女的位置,留在家里顶孙子,以后长大了招婿入赘。
道情先生在那里常念:“孝孙叶玻璃磕头……”
一众人齐齐地跟在灵前跪倒,叶琉璃也不例外。
各种仪式和礼节的位置叶琉璃通通都排在了妹妹之后,仿佛是对叶琉璃坚持去宁市的审判惩罚。
爷爷入土后叶琉璃就回到了宁市。
她等不到爷爷的头七,她在宁市还有工作,还有生活,还有她放不下的一段感情。
临走前叶琉璃给爷爷上了一炷香,给爷爷的遗像擦了又擦。
她有满腹的心事,难与人说,欲语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