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 第10章红薯种子

第10章红薯种子(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和死对头结婚了 末世漂流岛屋生存 大唐之超级商城 光翎:我一直爱你 八个姐姐独宠我,全是扶弟狂魔! 野鸡大专,打造全球中心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奥特,我希卡利只是一个科学家 傻子,别乱动

按历史上的纸张发展,在唐朝初年,纸张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

八世纪传入了阿拉伯地区。

十世纪到达了开罗,大马士革。

十三世纪传入了印度。

十四世纪传入了意大利。

十六世纪传入了俄国。

十九世纪传入了加拿大。

可以说纸张一定会推动科技的大发展。

当然,科技的发展造福人类的同时,自然也会让敌人变得强大。

秦羽才不会傻,他来到这个世界。

怎能让国外的人,对自己产生威胁呢?

不传播不说,还要在合适的时候,跟李世民说,让他进行技术封锁,掐外国人的脖子!

这么看来。

接下来,他需要封锁的可不仅仅是造纸术。

什么指南针,火药,什么印刷术。

工科,农科,医科,该封锁的全都不能手下留情!

为了大唐的国力兴盛,未来的后世,必须如此。

至于那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东西。

那就多传播出去一点。

让这些糟粕好好腐蚀一下外国兄弟。

纸张造出来了。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改造印刷术。

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也是璀璨的科技光辉。

最早印刷术源于道家。

在隋朝,道家印刷经文,刻制雕版,繁荣了雕版印刷。

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才发展到鼎盛时期。

不过雕版印刷的缺点也很明显,费工费料不说。

大批量的雕版还不易于存放,容易损坏。

最痛苦的还要属于,本来雕刻一整个雕版就很费力。

中途刻错了一个字,还很难改正。

直到宋朝的仁宗时期,才由一个叫毕昇的人改良了印刷术。

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的促进了印刷史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术可以重复利用,反复使用。

终于让文化的传播,从属于少数贵族人的特权发展到平民百姓家中。

但在唐朝时期,这一切都还是零。

纸张稀缺,印刷水平低下。

虽然已经有了科举制度,可不是很完善,最主要的取士方式还是察举制!

活字印刷术出现以后。

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贵族阶层对知识,还有仕途晋升的垄断。

说起科举制度,秦羽也是很无奈。

通过几篇文章,怎么可能找出真正实干的人才呢?

更多的也就是发掘出一些,只会之乎者也,空谈而不务实的酸文人。

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尽揽天下英才呢?

后来的马周还有刘仁轨。

那可是哐哐打他脸。

李二当然可称千古一帝,但他也无法逃离时代的局限性。

早晚要向他推荐涂名制。

他也提前预料到,想要搞印刷术还有造纸术,一定会受到士族阶层的抵制。

毕竟涂名制,对他们来说如同刨了祖坟。

等于把他们和寒门子弟,放在了一个起跑线。

他们肯定会强烈反扑的。

但秦羽可不会被吓到。

一切阻碍历史发展的东西,都是他秦羽的敌人,他毫无畏惧。

不过要自己制造卫生纸的话,虽然理论知识他有。

缺少材料才是关键。

带着这个难题,秦羽进入了梦乡。

恍惚间,秦羽感觉自己来到一个不知名的空间,周遭白茫茫一片,只隐约的看到,前面有一个古铜木的类似于书架的货架子。

他迷迷糊糊走过去。

走近一看,货架子上面,竟然摆放了几卷卫生纸。

我去,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正愁着没有制造卫生纸的材料呢?

这就来现成的了。

想着秦羽就将卫生纸从货架上拿了起来,足足五六卷。

紧接着,秦羽向上看去,只见上面一层的货架上,还有一些马铃薯、红薯、玉米等作物种子。

我的天。

这些种子可都是后世才从国外传入到华夏的。

而且正是这些作物的高产,让华夏后来迎来了人口大爆发。

要是在唐朝就有了这些作物,那还不提前就让华夏民族摆脱历史的轮回?!

解决了饥饿问题,剩下的就是征服星辰和大海了!

货架摆放的很高,秦羽直接踮起脚尖。

把上面的马铃薯,红薯,还有玉米的种子都拿下来,抱在怀里美滋滋的不肯撒手。

天亮了,秦羽醒了过来,起身下床。

下一秒,他惊愕住了。

只见房间地面上,摆放着五六卷卫生纸。

还有马铃薯,红薯,玉米种子……

他先确定了自己是不是还在做梦。

然后跑过去把地上的东西都拿起来查看一番。

不是做梦,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也就是说梦中的那个空间也是真实存在的?

那就是老子穿越到这个世界的金手指是吗?

秦羽差点就跳起来。

这真是太棒了!

红薯又叫番薯,地瓜,原本是产于南美洲的,明末才传入华夏,不仅拥有强烈的饱腹感,同时土豆磨成粉,还能做面条,粉条。

在后世,天朝的人口爆发,可少不了红薯的功劳。

秦羽从空间里拿出的这个,貌似是烟薯25,据说能够达到亩产一万斤!

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才有半斤八两一说。

换算下来,在唐朝算是六千贰佰五十斤。

而换算成古代所说的石,亩产也有90多石。

这产量,堪称恐怖。

在唐朝,粮食最多亩产也就4石不到。

主要原因是这时候的耕种技术还不发达,肥料稀少,又没有有效的农药,除草除虫,碰到蝗灾,大面积绝收都是常事。

相信红薯的到来,一定能够让李世民的贞观年间,就迎来人口的爆发。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女帝每日一问,爱卿又想到什么毒计? 禁欲盛总夜敲门:夫人请履行义务 四爷别装深情了,夫人不要你了 神豪:净身出户,假千金买断全球 从19世纪重建罗马帝国 大唐盛世笑谈录 一品武侯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 萧云穿越修仙世界 彼岸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