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刘学勤这回投了个好胎。
刘家堡是他爷爷刘鸷一手创立的,起初不过四五十户人,待刘鸷去世时,已经发展到田地近两万亩,佃户人口近三千口的庄堡。
刘鸷是个能人,当年跟刘福通闹过红巾起义的。
他这一支走的是西路,首领是李喜喜,是和白不信、大刀熬齐名的西路军首领之一。
后来李喜喜在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县)被元军击败,不得不败走入蜀。
刘鸷也在这个阶段因军功累至副千户,在十万青巾军中属于中层军官了。
可惜青巾军在四川劫掠过甚,又与另一支义军,明玉珍部,起了冲突,后被其击溃于江油关。
大军顷刻土崩瓦解。
刘鸷侥幸逃脱,一路收拢溃兵部众,一直逃到狄道,并在此落了草。
待到明朝初定,刘鸷便将山寨从老沟里迁了出来,广置田产,又召集流民开垦荒地。
洪武五年,明蒙爆发岭北大战。
冯胜率领西路军击败了北元西北主力,一路高奏凯歌,将西北大部分故土收回,这时候临洮府才回归大明治下。
几乎与此同时,刘家堡也完成了从响马到地方豪强的转型。
当时西北边区的形势相当复杂,他甚至主动放弃了已经占领的河西走廊和西域。
一是当地人民经历元朝近百年统治,已经伊斯兰化;二是西域还有北元的藩属,回鹘部落虎视眈眈。
当然也有领军将领的战略视野问题之类,但此类特殊的边疆形势,给了刘家堡比较宽松的发展空间。
人道是隔辈儿亲,刘学勤跟他爷爷刘鸷关系很好,他基本是爷爷一手带大的。
刘学勤很肯定,爷爷刘鸷是个狠人,杀人如麻的那种,而且没少造孽。
刘鸷对这个孙子很满意,常道:“此儿乃我家麒麟子。”
关键他老刘家已经两代单传,刘鸷又死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刘喜贵。
刘喜贵虽长于战乱,但许是年少时在军中被吓破了胆,人就比较文弱。后来在狄道安顿下来后,刘鸷便给儿子请了先生,刘喜贵倒是很喜爱读书,可他不是那块料,到现在连个秀才都不是。
要知道早在三年前,洪武二十年的乡试,刘学勤的塞音道场就有个外门弟子中了举。
虽然后来没中进士,但那会儿举人已经不得了了。
从洪武三年起,大明开科取士,如今也才不过七届,全国的进士满打满算,也才两千出头而已。
俗话说得好:穿越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刘学勤算是洪武朝的同龄人,朱元璋凶名在外,要造他老人家的反,刘学勤表示比较难。
但他这人是特立独行的水瓶座,从来不搞古人崇拜那套。对于抱老朱家的大腿,或者搞自曝那套,他也是不屑为之。
刘学勤比较认可种花家文明三段论: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为上品文化;
汉唐时期,国人阳刚尚武,胸襟开阔,可以向外包容,为中品文化;
明清之后,被蒙古人同时摧毁的东西方文明,东方不再被命运眷顾,沦为下品。
虽然大明得国最正,朱元璋乃是历史选择的英雄人物,但作为老大帝国的掌舵人,老朱制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未来的历史走向。
如果说洪武朝大肆诛杀功臣,是为了巩固老朱家的统治,尚有其苦衷;而对官僚集团下狠手,似乎就不单反腐那么简单了。
说好听点儿,老朱出身穷苦,眼里容不得沙子;说的难听些,在封建帝王中,老朱也不那么不厚道。
有许多人认为,老朱开局一个碗,尝遍人情冷暖,所以对百姓富有同情、仁爱之心,这样的看法何其谬矣。
恰恰相反,从底层摸爬滚打过的朱元璋,深知各个社会阶层的底细,他设计的户籍制度严苛无比,将百姓户口分为民户、军户、医户、儒户、灶户、僧户、道户、匠户、阴阳户、优免户、女户、神帛堂户、陵户、园户、海户、庙户等等。
这种不厌其烦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防止百姓不事生产,钻帝国的空子。
其曾制诰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以供上者乃其分也。能安其分则保其父母妻子,家昌身裕,为仁义忠孝之民,刑罚何由及哉。】
这话明白无误地告诉老百姓:“你们的软肋在我手里,好好干,保你家无事。”
充满了浓浓的威胁。
说白了,封建王朝都是家天下,可是老朱家的索取明显是太多了。
而洪武弊政中危害最大者,莫过于朱元璋制定的【闭关锁国】政策。
虽然当时方国珍和张士诚余部的海盗集团对朱明政权形成威胁,这是一个现实情况。但闭关锁国的措施从事后来看,让种花家从一个外向型文明彻底转而内向,完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红利,并且被西方赶超。
刘学勤本来读史不多,但前世他们学校有个历史老师和他关系很好,天天给他普及历史知识。每每说到明初的制度设计,无不扼腕叹息。
所以作为穿越者的刘学勤,决定克服困难,要在洪武朝搞事。
起先他觉得自程朱理学之后,儒家已经成长为一株怪藤,将其它学派一概绞杀。这使得国家长期缺乏富有远见的治国精英阶层,他可以在大明朝搞个书院,弄个山长当当。
教书育人,是他所长,也是他的爱好。
但这个想法后来被刘学勤自己推翻了,因为西北地区人口少,经济文化落后,若仅仅靠教育,自己又能影响多少人呢?搞不好就是昙花一现,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势力才行。
于是,他想到了宗教。
对付底层民众,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宗教催眠他们。反正元末那会儿大家都这么玩的,韩山童的白莲教,朱元璋的明教,效果都是杠杠的。
一直等到老爷子刘鸷去世,刘家堡处于权力真空的阶段,刘学勤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他戏精附体,找到爹娘摊牌,说他顿悟了,自己本是谪仙下凡,要借自家荒山建立道场,弘扬自家道法云云。
刘学勤自上尊号:塞音老仙,喊出量子纠缠,能量跃迁的口号,基本等同于“南无阿弥陀佛”。
他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口号也是一样,关键是要多读多念。
他娘马宝梅是老爷子刘鸷生前指定的刘家堡新当家,乍闻噩耗,抽出擀面杖就打。
结果刘学勤袖子一甩,直接把擀面杖变没了,洒落一地梅花。
这种魔术手法,对他只是等闲。
【刘家堡子出了个仙人】,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连狄道县城里都流传开了。
那个时候的群众,对神仙还是非常热衷的。
市面上的佛家、道家、白莲教之类的,抛头露面的可都是神仙的话事人而已。
可想而知,突然出现个活神仙,虽然听说是遭到贬谪下凡的,道行所剩无几,但那也是神仙不是?分量是十足的。
很快又有新消息传了出来:塞音老仙修的是外道,炼的是外丹,主打一个机械飞升。
意思大概是修炼者本身无法长生,【机械】不知何意,但飞升大伙儿都懂的。
那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啊,听说黄帝当初乘龙飞升的时候,就有好多人抓住龙须,生生给扯下来了几根。
人群沸腾了!
刘家堡后面的荒山热闹了,人群络绎不绝。
有拜师学艺的,有求医问药的,有占卜凶吉的,求作法驱鬼的,祈福禳灾的,打卡的,签到的,闲的蛋疼找老仙盘道儿的……
牛鬼蛇神都出现了,要不是锦衣卫还有两年才设立,搞不好也闻着味儿寻过来。
塞音老仙不走寻常路,表示闲杂人等,概不接见。
道场将于半年后正式开坛,这期间他面向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说法,男女不限。届时根据这些人的根骨资质,择优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