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给你半成股当作投资。”清源推辞:“师父,不必了,这是您的钱。”林峰虽喜言谈,却不喜他人赘述,直言道:“别啰嗦了,给你的就拿着,钱在哪里?”
清源回应:“在家里放着呢。”林峰遂决定:“好,明日我们就去盘下那间店面。”
回至宫中,林峰递上一封辞职书给花玲。花玲接过一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你这是打算跟我‘合离’不成?”
林峰打趣道:“你这个女皇,把我私房钱都给搜刮干净了,我这皇夫当得冤枉,不如辞了。”
花玲佯怒:“那你肚子里的孩子要不要也退回来?”
林峰声音降了几分:“我只是想过点财务自由的日子嘛。”
花玲嗔怪道:“我和整个吴国都是你的,以前在青牛村几碗饭都能过得开心,如今到了京城怎么反倒矫情起来?”
林峰自觉理亏,辩解道:“那如果我自己开医馆,你就不能再随便调用到国库了吧。”
闻听又要开医馆,花玲兴致盎然:“哪里的医馆?我让几个御医过去帮你。”
林峰急忙摆手:“可别,万一哪天打仗又给征用了,我这身份,感觉比做上门女婿还憋屈。”
花玲笑骂:“你还想跑到哪儿去?出了吴国我也能找到你!”
林峰灵机一动:“好主意,出了吴国我就能真正财务自由了,赚的钱藏在地窖里,谁也甭想找。”
花玲故作威胁状,拍拍隆起的腹部:“你敢出吴国,我就收拾你儿子!”林峰顿时无言以对:“真是服了你了。”
花玲得意洋洋:“这一辈子,你都甭想从我身边溜走!”
次日,林峰携清源顺利购下店铺,着手筹备医馆开张事宜。清源担忧道:“师父,您要是开了医馆,那些大臣不得天天挤破门槛啊?”
林峰胸有成竹地一笑:“你只管收银,我自有办法让他们仅此一游。”
清源顽皮地说:“他们可是比牛皮糖还要粘人呢!”
林峰故作神秘:“到时候你就瞧好吧。”
半月之后,医馆低调开张,并未悬挂显赫招牌,仅以一幅“有家医馆”的书法作品代替。
开业首日,果然有豪门权贵揣着没事找事的心态前来求诊。林峰为其把脉后,开出一张补益气血的温和方剂,并让清源照单收取一两黄金诊金。这些达官贵人们尽管肉疼,但也只能乖乖掏钱离去。数日后,一些大臣们趁闲暇时也赶来攀交情,林峰依例收费,众人碍于颜面,只得忍痛付款。然而,对于几位经济状况一般的官员,林峰则让他们立下欠条。
这些支付高昂诊金的大户与大臣们事后懊悔不已,明白这是对他们的一次教训,此后便不再随意造访。他们拿到的药方所列之药材皆属珍稀,估算配齐总价竟要十几两黄金,多数人认为不值,便弃置一边。然而,有几位不服输的富户真按方抓药后,发现效果奇佳,自此对这家医馆刮目相看,成了常客。
林峰清算完毕,账面上赫然累积了不下三十两黄金,他随手取出一两递给清源,笑言:“这是你的分红。”
清源见状连连摆手:“师父,这真是太多了,弟子不敢收啊!”
林峰佯装生气,训斥道:“别磨叽,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这医馆还要靠你经营呢,拿着吧!”
清源无奈,深知拗不过师父,便恭敬地收下了这一两黄金。
此事过后,坊间议论纷纷,谣传林峰的医馆乃是黑心暴利之所,诊费高达一两黄金,普通百姓闻风而动,愈发不敢踏足。邻里间相互转告,路过此处时都会加快脚步,仿佛生怕沾染上某种瘟疫般。至于那些曾经光顾过的富户和大臣们,则未曾对外宣扬这是皇夫所开,因此,街坊邻居们都只知道这里有家诊金贵得出奇的医馆,却不知其背后的主人身份非同寻常。
当真有不信邪的,白家的老祖母病情垂危,各大御医皆束手无策,皆言年事已高,命数将近。白家家主素以孝顺闻名,听闻林峰医馆诊金高昂至一两黄金,仍毅然携二十两黄金登门求助:“林大夫,城中御医尽皆断言母亲因年迈体衰无力回春,您是城里我们尚未请教的最后一人,这二十两黄金就赌您能否妙手回春!”
林峰瞥见那熠熠闪光的黄金,心中暗笑,莫不是遇到买“救命符”的了?遂让清源收下黄金,自己则拎着药箱随白家家主前往白府探视老夫人。一番诊脉察舌后,确认确属年老体衰之症。
白家家主急切问道:“大夫,这病究竟如何救治?”
林峰直言不讳:“确实属于年老体衰病症。”
家主一听,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又是个庸医!我岂会不知病症,我问的是有何法可治!”
林峰闻言生气:“若认为我是庸医,那在下就此告辞,明日定退还十九两黄金,余下一两作为诊金。”
白家家主意识到失言,立刻赔礼道歉:“一时焦急失言,请大夫海涵,无论花费多少,只求老母安康,诊金不论结果绝不索回!”
林峰见对方真心悔过,也不再坚持:“此症虽难,但有一方可试,只是需要用到百年以上的老山参为引。”
白家家主毫不犹豫:“钱不是问题,只要能延续老母生命,哪怕是多活一年也行!”
于是,林峰开出一张满载珍稀药材的药方,单是药材总价就颇为惊人。他叮嘱道:“务必按方配药,七日后若病情有所好转,再来寻我。”语毕,林峰便转身离去。
回到医馆,林峰对清源吩咐道:“门口贴个告示,把诊金调整为一两黄金!”
清源满脸困惑:“师父,这样一来,病人恐怕都不敢上门了吧?”
林峰却含笑回应:“别担心,一个月后,只怕上门求医的人会络绎不绝,先做好准备才是。”
深知林峰医术高超的清源次日便按照师命行事,将一两黄金的诊金告示挂于醒目之处。路人见状纷纷议论,猜测这林大夫怕是被贫穷逼急了。
然而,正如林峰所料,白家家主在数日后又带着二十两黄金登门致谢,并再次请林峰至府上为老夫人复诊。林峰观察之下,发现老夫人面色已然红润许多,竟能进饮少许米粥,脉象也显示出一丝生机。他肯定地说:“看来老夫人有望延寿至八十,这次我再开一副药方,不过鉴于目前情况,不宜再使用过于珍贵且滋补力强的药材,恐其身体难以承受。”
随后,林峰细致地开具了一张新药方,其中珍贵药材仅作辅助,用量大幅减少。白家家主感激涕零,亲自将林峰送至府门外,并愉快地答应了林峰提出的七日之后安排老夫人乘轿前来复查,届时或许她已能下床行走。
七日之后,白老太太如约乘轿来到医馆。林峰为她诊脉后,白家家主虽然再次千恩万谢,却只按约定付了一两诊金,坦言家中因治病耗资巨大而捉襟见肘。对此,林峰并未介怀,只淡淡一笑,又开出一副平补养生的药方,并言道:“从今往后,老太太若再来就医,一切费用全免!”
白家家主听闻此言,更加感激不尽,遵照林峰嘱咐,定于七天后再带老太太来复诊。七日之后,老太太在家人搀扶下虽步履蹒跚地拄着拐杖前来,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林峰察看了她的恢复情况后,换了一副更温和的药方,并宽慰道:“白老太太,您下次无需再来复诊了,安心享受家庭生活,抱抱孙子,若有想念之时,随时可来医馆看看。”
白家人欢欣鼓舞,连连称赞林峰乃当世神医,连吴国诸多名医都无法治愈的问题,在林峰这里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