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讲义第二面,倒数第三行的下面:
时戒日王,于曲女城举办法义辩论大会。
那么大师在印度总共是参学了十七年,那么正当他要归国的时候呢,这当中印度发生了一件事。说这个曲女城,这个曲女城事实上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是一个印度的大国。为什么叫曲女城呢?说是在久远劫之前呢,这个国家里面的深山有一个修道的仙人,这个仙人他在修习禅定,从最初的散乱心,经过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得到禅定以后那他的色身就不坏,因为他在禅定当中有殊胜的三昧乐,这种三昧乐的加持,他的寿命已经到了几万年,他的色身不败坏,但是他的色身已经像枯木一样。那么因为他经常是在大树上打坐,就是偶尔到下面去散步了,吃一些水果,所以大家就称他作大树仙人。
这个大树仙人,他偶尔在入定,但是有时候也出定,他到深山里面去采一些水果吃。有一天呢,他到树下来采这个水果的时候,这个时候国王带着他的女儿,一百个女儿,游山玩水。这个仙人看到这个女儿以后,就动了凡夫的这些欲。
那么动了欲以后,他就跑到国王那个地方去,希望国王把他的这个女儿嫁给他。那么这个国王爱着这个女儿的缘故,就一一地询问他的一百个女儿,哪一个人愿意嫁给这个仙人呢?每一个女儿都不愿意,因为他这个看起来又是老又是丑的。那么最后这个最小的女儿,很孝顺,就说:我们今天要不嫁给他,这个仙人有禅定的力量,他一入禅定的时候会把我们国家给破坏掉的呀。那么小女儿就愿意牺牲,就嫁给这个仙人。
那么这个仙人的意思是要他的大女儿,但是来了一个小女儿,就很不高兴,就找国王理论。国王说:我没办法,我当初也问过她们呢,他们都觉得你是太丑了,太老了,不愿意嫁给你。那么这个仙人一气之下,入了定以后,所以这个世间,这个禅定如石压草,那么遇到恶因缘的时候,他起了一念的嗔心就咒愿,把他九十九个其他的这些女儿都把她变成了驼背了,这个脊椎骨就挺不起来,变成驼背了,只有他的小女儿没有驼背。那么从此以后,这个国家就叫曲女城,就是这样来的。就是这些驼背的女众太多了,叫曲女城。
那么这个曲女城传了几代以后,传到了戒日王,这个人是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这个戒日王在当时五印度是个盟主,虽然这个印度不是统一,但是他是共同的盟主,他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他这个人有德行。
这个戒日王,他从传记看,他有两个很殊胜的功德:第一个,他这个人很有慈悲心,戒杀,命令他的曲女城的国度里面呢,除了必要以外,不能随便杀生,或者定期都要吃素,定期的,有固定的日期,都要全素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对这个布施,这个布施波罗蜜呀,他也修得很不错的。他每隔五年要举办一个布施的无遮大会,把他所有的东西,他所受用的珍宝,乃至于他的衣服、杯子,把他所有的东西全部拿出来,面对与会的大众,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布施到最后他全部的东西都布施出去,连衣服都布施出去,他只能够拿一块布把自己的身体遮住。
布施了以后呢,所以这个人的福德力也不得了,五年以后其他的小国又供养他很多东西,他又很富有。五年以后又开始做无遮大会,把所有东西全都布施出去,施舍到最后只剩一块布。那么他每五年举办一次无遮大会,举办的第六次的时候——三十年,他在位三十年,那个时候他已经晚年了——第六次的时候,他知道他这是最后一次办无遮大会了,所以他非常慎重。他办无遮大会之前他又盖了一个大庙,使令出家人能在这个庙中安身办道。
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无遮大会第六次的时候,他因为这个时候他晚年已经完全学佛了。他早期的时候不完全学佛,戒日王,至少他遇到玄奘大师之前呢,还不完全学佛。他后来遇到玄奘大师以后,跟玄奘大师谈佛法,就完全地皈依佛法,那个时候戒日王是晚年的时候。
所以这次的布施无遮大会,他对出家人又特别恭敬,婆罗门就很不高兴,说:以前,你们办无遮大会的时候,我们婆罗门也是站在跟佛教的僧众平等的地位,现在的大王,偏袒佛教徒。那么婆罗门的主就派了一个人,把他所盖的寺庙把它烧起来。这个时候,整个寺庙那个是完全烧得很厉害,用水救是没办法了。
这个时候戒日王这个属下报告说:哎呀,大王,我们刚刚盖的这个寺庙烧起来了,本来是应该是在这个无遮大会的时候正式启用,让出家人安身办道,现在烧起来了。戒日王带着随从到了寺庙以后,他就咒愿,他说:愿我生生世世所修的福德一时现前,假设我的福德是真实的话,世界上真实有福德的话,我跳到火里面,这个火要马上消灭。如果我修的福德不真实,那么就让我跟这个寺庙共同的牺牲。
那么他咒愿以后他这身体就跳到大火去了,跳到大火以后那个火突然间就熄灭了。这个人的福报力,这种境界,把他多生多劫的福报一时现前咒愿在这个地方,那个力量很大的。
你看他每五年办一次无遮大会,全部的都布施出去了,一点都没有剩呢,剩下一块布而已。所以这个人的福报也是,真的,这个时候就把这个熄灭了。熄灭以后呢,他这次,他想,他这次是这一生当中最后一次的无遮大会了,所以他也就办了一个法义的辩论大会。
因为当时的印度思想非常的复杂,有大乘,大乘里面又有空宗、有宗,又有小乘的部派,也有婆罗门的教派。这个时候他想要抉择,到底什么样的教法是合乎诸法真实相,是最圆满的说法,是真实能够解释宇宙人生真相的。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在这个每五年的一个无遮大会当中,在曲女城,就是他的国家里面,举办了法义辩论大会。这个大会当中,邀请了佛教大小乘僧跟婆罗门学者共七千多人。
这个时候,从传记看,当初所有印度里面重要的人物都被他邀请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他就推大师作论主,因为大师在印度待了十七年,他前面的五年还不是很出名,但是他这后来参学那十二年,因为他的德行跟学问在印度也是相当有名的。那么这个时候戒日王就以大师作论主,那么作论主就是先要立一个宗旨,大家就就着这个宗旨来破,破它的缺点。
那么大师就先阐扬大乘法义,他立了一个宗旨叫《真唯识量》。这个《真唯识量》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先讲这个唯识。那么这个唯识就是万法唯识,就是这个大师所立的宗旨。大师的意思就是说,这一切万法不是大梵天所创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
那么这个心识所变现分成两类:第一个是第八识的一个业力所变的一个因缘变,就是变现出这各式各样的客观的环境。其次就是前七转识的分别,你的那个分别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依止你的心情的好坏、善恶,又变现了另外一个境界,叫分别变,就是一个主观的环境。就是包括了第八识的因缘变跟前七转识的分别变,那么就使令这个万法出现了。
那么这样的万法唯识的道理,不是我们凡夫所能够见闻觉知的,这个义理非常的深妙,所以它是一个量,是一个比量,不是现量,是一个比量。
那么这种比量,这个万法唯识的比量,为什么加一个真呢?表示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不是大师所捏造,是真实不虚的,不是一般的外道,一般的小乘的学者所能够破坏的,所以加一个真,就是真实不虚的道理。那么什么是真实不虚的道理呢?唯识量,万法唯识的比量。
那么大师立了这个宗旨以后,在十八日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发言难之,这七千多人的大小乘僧跟婆罗门学者,没有一个人能够发言难之。那么最后戒日王还有来参加的十八个国王都奉大师作国师,并颁以大乘天的尊号。这个天就是至高无上,在这个大乘的学者当中,玄奘大师是最至高无上的,他能够真实地弘扬大乘的教法。
这个是大师他在临离开印度之前,他所参加的一个法义的辩论大会,这个时候对整个印度的佛教有很大的贡献,特别对大乘佛法有很大的贡献。那么这以上是说明印度的求法情况。
再看第三段,他回国的情况:
其后归国,为太宗及高宗之所钦重,赐号三藏法师。
太宗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教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于长安建译经院,并下诏翻译经论,历十九年,译出《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及《大毗婆沙论》等七十五部,其中盛弘法相唯识之法义,后人尊为唯识宗中土之初祖。
大师在印度待了十七年,就在贞观大致上是十九年,有些地方说十八年,在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归国,那个时候大师已经四十四岁了。那么那个时候他归国以后就蒙唐太宗的召见,为唐太宗跟他的儿子唐高宗之所钦重,赐号为三藏法师。
大师回国的时候,唐太宗那个时候刚好是要集合军队要去东征高丽,那个时候刚好是在筹划这件事情,军务非常繁忙,但是大师回来以后,他马上召见大师,就跟大师一谈,从白天不知不觉就谈到晚上,还好是旁边的宰相房玄龄的提醒,说国王现在很多事情要处理,等你处理。这个时候皇帝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太宗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
那么谈得很高兴,唐太宗很欣赏大师的德行跟学问,就劝他还俗来帮他处理他国家的大事,总共两度。刚开始回来的时候跟他谈完了以后,第一次劝他,到太宗晚年的时候,他又劝他一次,但是大师都拒绝了。他怎么拒绝呢?
他提出一个理由: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教而固辞之。大师的意思,希望能够守戒缁门,阐扬遗教。希望能够在出家僧团里面好好地持戒。为什么好好持戒呢?为什么不还俗呢?为了要阐扬遗教。因为大师的本愿是要弘扬佛陀的圣教,就是他还俗以后不能专心的弘扬圣教了。
所以这个人的愿力是很重要的。
我们看这个大师的一生,从最小的十二岁出家,立志学道以后,乃至于他到印度的求法,乃至于在印度当中很多国王都要把他留下来的,用很好的利禄来留他,但是他都不为所动。当然我们不知道大师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知道那个是都是他的愿力在支持他,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教。如果大师那个时候还俗,那我们中国佛教就糟糕了,整个般若系,整个唯识的经论都得不到翻译了,对整个大乘佛教,未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后来尊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之宝,因为他翻译的经典对我们中国佛教影响太大,特别是唯识宗这个宗派,所以大师的愿力真的是挽救了中国佛教。
所以说这个世间上的事情,虽然讲末法时代,但是事在人为,我们有这样的愿力,就能够改变局势的。那么大师有这样的一种坚定的愿力,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教,而放弃了这样的一种荣华富贵,那么唐太宗也只好尊从他的志向,就在这个长安建了一个译经院。
这个时候唐太宗准备要东征高丽,他就把宰相房玄龄叫来,叫房玄龄要完全配合大师在长安建这些译经院的一切事宜。那么这个时候就召集了全国五百多位高僧,经过十道的手续,从最初的翻译乃至于最后的润饰,那么就是次第地翻译经典,那么最后再交给唐太宗下圣旨来颁布流通,总共经历了十九年的时间。
译出的经典有《大品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及《大毗婆沙论》等七十五部。
那么这个大师译经的情况他是分成三大阶段的,第一次他所译出的经典是属于瑜伽,唯识瑜伽的思想,这个时候以《瑜伽师地论》为主,那么包括了《显扬圣教论》跟《摄大乘论》等等,这个当中所花了五年的时间,来译出瑜伽的思想。因为大师的思想是以瑜伽为主,所以他先翻译瑜伽的思想,当然主要是以《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为主。
第二个他翻译的是《阿毗达磨》的思想,就是《俱舍论》和《大毗婆沙论》,那么这当中花了十年的时间翻译,因为《大毗婆沙论》两百卷,花了十年的时间翻译《阿毗达磨》。
那么第三个阶段就翻译《大般若经》的思想,就翻这个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总共花了四年。五年——十年——四年,总共十九年,那么翻出了有七十五部经典,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是太大了。
其中盛弘法相唯识之法义,后人尊为唯识宗中土之初祖。
这当中以《瑜伽师地论》为主,对唯识的弘传有很大的影响,后人尊为唯识宗在中国当中的初祖。
大师在临命终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我们也提一下,就是到晚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唐太宗已经往生了,他的儿子唐高宗即位,唐高宗也继续护持他翻译经典。不过这个大师在翻这个《大般若经》的时候,到最后的时候身体出了毛病,他生病,生一种冷病,这个冷病一发作的时候,全身都颤抖,不能呼吸,呼吸困难,就像气喘一样。那么这个时候他是很苦恼,因为他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生这个病就使令他翻译经典经常要中断。这个时候他就求佛菩萨加被,晚上就做一个梦,梦到两个菩萨坐这个大莲华乘空而来。
菩萨说:你这个翻译经典的功德太大了,你今生要往生净土了,但是你过去,所有一切损恼众生的恶业,必须以现在小小的毛病把它给消灭掉。你再忍耐一下,你要把你过去所有损恼有情的这些罪业把它消完以后,你就能够往生净土了。
那么这个梦以后,他就得到很大的加持,原来是重报轻受。所以他就后来就把《大品般若经》翻完以后,他没多久,就念那个南无弥勒菩萨,就往生兜率天了,那个时候是年岁六十三岁。他四十四岁归国,六十三岁往生,那么总共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有十九年是翻译经典。
我们看这个玄奘大师的传记,很有个感觉,就是大师从十二岁出家的求学,乃至于到印度取经,乃至于参访善知识,归国的翻译经典,他似乎没有什么多少的信徒,没有听过他有什么重大的信徒护持他。他在译经院的时候,除了唐太宗召见以外,他什么人都不见,他一生当中就是整理教典。从他十二岁出家到六十三岁往生,游心法海五十年,五十年的时间在法海当中自受用、他受用,影响着中国佛教是非常的深远,所以这件事情值得我们的注意。当然他今天会有这样的行为,跟他的愿力有关,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教,这个可以看的出来大师心中的愿力。
这以上是讲到《八识规矩颂》作者略史。
我们看甲二解释题目。那么解释题目我们分成两科:乙一,总释标题;乙二,别明八识。先看第一段,对这个题目作一个拢总的解释。
甲二、解释题目。
乙一、总释标题。
那么《八识规矩颂》,那么前面的是一个别题,这个颂是一个通题,先解释别题。那么八识规矩,分成两部分,八识是个法,规矩是一个喻,是一个譬喻。
这个八识,我们讲万法唯识,一切万法是由我们的心识所创造,为什么这个人到地狱去了呢?是心识的引导,使令他到地狱去的。为什么这个人到极乐世界去了呢?也是由心识的引导到极乐世界去的。所以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这一切法是由心识作引导,心识所创造。那么这个心识开展出来就八个识,叫八识,事实上合起来就是现前一念的心识,那这个是个法,当然这个法是指心法。
规矩,这个规就是画圆的仪器叫规,我们要画一个圆,要有这个圆规才画得圆。这个矩是画方的仪器,画正方形的仪器叫矩。
那么这是一个譬喻,譬喻说我们这个心识的造作有一定的轨范,就好像我们根据这个圆规,根据这个矩,这个矩是什么呢?这个矩就是l型的曲尺,木工做的l型的那个曲尺,叫矩。那么这表示一种轨范,就是说我们这个心识,这个心识的规矩。
我们看这个颂文当中明显有两类:第一类是讲到凡夫有漏的杂染识,这是第一类,这个有漏的情况的心识的变化。其次呢,讲到圣人无漏的清净识。所以这当中的八识规矩,包括了凡夫的心识,包括圣人的心识的一些情况,都叫作八识规矩。那么这个是个别题。
再看这个颂。这个颂是印度的一种文体,很类似我们中国的诗词,它有一定的字句,有一定的押韵,叫作颂。这个颂有孤起颂,还有重颂,这个是属于孤起颂。那么这个颂,它能够总持一切的法义,使令我们容易背诵,所以这个颂也有它的好处。
那么合起来就是八识规矩颂,这是先拢总地解释标题。
好,我们再看乙二别明八识,那么我们就着八识,把它作一个个别的说明。
乙二、别明八识。
一、解释名义。
那么《八识规矩颂》当然主要是讲八识的情况。那么第一个我们先解释名义。那么八识,这个它所安立的名称以及它的意义,我们分成三段,前六识是一段,第七识是一段,第八识是一段。我们先看前六识。
前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当然这个前六识的活动是以第六意识为主,第六识是夹带前五识,前五识是一个辅助者,第六识是一个造业者。
那么这个前六识的立名是依根立名,就是它所依的根来安立它的名称。换句话说,这个眼识它依止眼根攀缘色尘,那么它所依的根是眼根,所以安立作眼识,乃至于意识它依止这个意根,所以安立作意识,它依止这个根来立名。
这当中《成唯识论》提出一个问答,说为什么这个识不以它所缘的尘来立名呢?因为识的活动要有依止的根,也有它所缘的境界。比如说眼识它依止眼根攀缘色尘,那为什么不安立为色识?乃至于声识、香识、味识、触识,乃至于法识?为什么不依这个所缘的尘境来立名呢?要依根来立名呢?
《成唯识论》就回答说,因为在凡夫的有漏位,一个根它能够发动一个识而攀缘一个境界,比如说眼识依止眼根,它只能够攀缘色尘,乃至于意识依止意根攀缘法尘,这当然是不会混滥。但是到了圣人无漏位的时候,一个根能够发动一个识,而这个识能够普遍地攀缘六尘,换句话说,六根互用。
比如说眼睛它依止眼根它能够见色,也能够听到声,也能够闻香,就是这个圣人的六根,它所发动这个六识,他能够六根互用,他一个识能够广泛地攀缘六尘。那么这个时候依尘境来安立就有混滥的过失了,因为这个圣人的识,能够攀缘六尘,那么这个时候以这个所缘的境界来立名就有过失,那依止根来立名就没有过失。所以这个是前六识的立名是依止根。
那么再看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属于相应立号,这个在《阿含经》乃至于《大智度论》,并没有明显讲到第七、第八识,只讲到前六识,那么要到了这个《解深密经》、《华严经》乃至于这一切的唯识的经论,才提到有第七跟第八识的存在,因为这个第七、第八识非常微细,活动非常微细,不像前六识是比较粗显的。
那么第七识翻成中文叫末那,那么这个末那翻成中文叫意,意思的意。那么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相应立号。就是说,因为这个第七意识为什么叫末那呢?
因为这个意就是有恒审思量的功能,恒审思量胜余识故,它的这个恒审思量的功能超过前面的所有的识。因为前六识它虽然能够思惟度量,但是他不能够恒常现行,第八识能够恒常现行,但是不能够思惟度量,只有第七意识能够恒又能够审。它能够恒常相续地去思维观察它所攀缘的境界,所以安立作意,这个意就是有恒审思量的意思,这叫相应立号。
不过当然这个意有染污意,有清净意。在凡夫的有漏位,那么在第七意识是攀缘我——以恒审思量我相随。那么在一个清净的无漏位,它这个意,是攀缘二空平等之理,这两点不一样。
我们再看第八识。第八识是属于阿赖耶识、异熟识跟种子识,是功能受称。那么第八识它的名称以它的功能来受称,第八识主要有三个功能:
第一个是阿赖耶识。阿赖耶翻成中文叫藏,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不过这个地方主要指我爱执藏。因为第八识的行相非常的微细,那么被这个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的功能所误会,以为它是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叫我爱执藏。那么依止这样的我执,第七意识对它产生误会,产生我执,安立了第八识叫阿赖耶,因为它被误会了,这叫阿赖耶识。
第二个异熟识。这个异熟翻成中文叫果报,就是说它能够受熏,因为第八识能够受前七转识的熏习。你前七识造了善业,第八识就把这个善业的功能给保存下来;前七识造了恶业,第八识也能够受熏,把你的恶业的功能保存下来。换句话说,它对望着前七识的业来说它是一个果,前七识是一个因,因为前七识造了善恶业,第八识就会有变化,它对望着前面的业来说它是一个果报。你造了善业以后,阿赖耶识这个善法的功能就增长,你造了恶业以后,阿赖耶识恶法的功能也增长,所以叫作受熏。这个就是异熟识。
我们凡夫的情况,阿赖耶识跟异熟识这两个名称都有。在《八识规矩颂》上说,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说这个不动地,这个八地的时候把这个分别我执、俱生我执都破坏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阿赖耶识的名称就失掉了,因为它已经不再被执为我了。不动地前才舍藏,在不动地的时候,八地的时候就舍掉阿赖耶识的名称了。
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萨第八识只称为异熟识跟种子识,没有阿赖耶识的功能。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道后就是成佛,成佛以后他的第八识不再受熏了。一个佛陀造了善业以后,他的功能不再增长了,他的功德圆满了。所以佛的第八识就没有异熟的功能,他已经不再是个果报了,他是一个法身的境界了。
这个种子识。这个阿赖耶识跟异熟识都是凡位才有的,这个种子识通于凡圣。为什么叫种子识呢?因为它能够执持无始劫来有漏、无漏、善、恶的种子。就着它持种的功能来说,安立作种子识,那么这样的话是从凡夫到圣人到成佛都有这样的功能,叫种子识。
我们看佛陀有时候也跟众生结一些善缘、恶缘,当然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是毕竟他跟众生所结的这些种子都还在的。那么第八识就着持种的功能来说,它是通于凡夫,通于圣人,通于佛陀的。所以这个第八识它的名称依止它的功能来安立的。
这个是根据《成唯识论》,把八识的立名作一个解释。
我们再看第二个,相应的心所。
二、相应心所。
那么前面是介绍八识的心王的名称,这以下说明它所相应的心所。
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是有三十四个心所,包括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本惑(本惑就是根本烦恼:贪、瞋、痴),中随(中随烦恼:无惭、无愧),八大随烦恼(这是大随烦恼——随烦恼有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昏沉、失念、不正知、散乱),这个大随烦恼有八个。前五识能够跟这种种有三十四个心所活动。
当然前五识只能够攀缘现在,不能攀缘过去也不能攀缘未来,而且现在也只能够攀缘第一刹那。前五识在取境的时候只有一刹那,下一刹那第六意识就出来活动了,就变成五俱意识了。第六意识一出来的时候,前五识就没有功能了,就完全听第六意识的分别了,所以前五识攀缘现在而且只攀缘刹那,那一个刹那,跟境界接触的第一个刹那,第六意识还没有出现的那一个刹那而已。它时间非常短,所以它造善造恶的力量很薄弱的,因为它时间太短了。
其次看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能够广泛地跟所有五十一个心所相应,因为它广缘十方三世诸法故,它能够攀缘十方,攀缘凡夫的法界,攀缘圣人的法界,能够攀缘三世,它能够思惟过去、分别现在、思惟未来。它的活动范围最广,造业的势力也最强,一个人的生命会造善造恶,都是第六意识决定的。
第七意识相应的心所是十八个心所: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这四个,还有遍行五心所,别境里面的慧心所,还有八大随烦恼。
这个第六意识它在攀缘境界是广缘十方三世诸法,它的所缘境是不断变化,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
第七意识它所攀缘的境界主要的是第八识的见分,就是产生这个我。这个我痴、我见、我爱、我慢事实上是根本烦恼的六个里面的四个,那么就是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这六个里面的四个,不过它这个烦恼都是依我而起,所以加一个我。
这四个根本烦恼当中,它的总相是我痴,这是最主要的。就是说,这第八识的明了性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因为它是一个异熟,是一个果报,它不是一个法身的境界,它是一个果报体。它的果报体,换句话说,你前七转识造了善业第八识就转变,你造了恶业它也转变,换句话说它是生灭变异的,它不是我。
但是第七意识观察这个第八意识的明了性的时候,就以为它是恒常住、不变异的,所以产生一个我痴,这个我痴就是无明。依止这样的痴就产生了邪见,就认为有一个我的知见,那么就爱着这个我,保护这个我,给这个我所有的尊贵,所有的荣耀都归属于我,爱着这个我。
我慢,那么有这个我以后,跟众生就产生高慢了,高举,把自己抬高了。那么这个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当然主要是我痴,由我痴开出我见、我爱、我慢。
遍行五,这个是所有的心王都有的。
别境里面,欲、胜解、念、定、慧,这就慧心所,因为它会抉择,不过这个抉择是一种错误的抉择,它去抉择第八识的明了性,结果它认为,结论第八识是恒常住、不变异的我,事实上这个抉择是错误的。
八大随烦恼,跟前面一样,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昏沉、失念、不正知、散乱,它都有这种情况。它有时候也会不信,也懈怠、放逸、掉举、昏沉、失念、不正知。不过第七意识它的所缘境相对第六意识来说了是比较单纯了。
第八识是五心所,唯独与遍行五心所相应。所有的心王,第八识是最单纯的,它也不造善也不造恶,它就是保持无覆无记,就是跟这个作意、触、受、想、思相应,其他的善念恶念一概不起。这个是第八识所相应的心所。
这个是把这个八识的相应心所先标出来,到了颂文的时候,会再详细的解释。好,我们今天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问题?
回答问题一:
就是说前五识,比如说我们眼睛去攀缘色尘,我们眼睛去取这个色尘境界,第一刹那的时候,是没有名言的,只有自性的分别,不能够去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这是第一刹那。但是这种时间不会太长,马上你第六意识就会跟着起来。第六意识一生起的时候呢,主要就是第六意识在分别了,前五识就退居到一种辅助的作用了。
换句话说,当第六意识没有生起的时候,前五识是单独活动,但是那个时间非常短,那么等到第六意识生起的时候,前五识事实上它的功能就很微细了,主要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分别了,它等于是在帮助第六意识了。所以它只缘刹那,这在《瑜伽师地论》是解释它缘现在,只缘刹那,就是第一刹那而已。第一刹那我们最能够感觉到前五识的存在,事实上第二刹那以后那都是第六意识在主导。
回答问题二:
执着它是一只猪,如果说就着执着来说,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在那个《三十颂》,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尽,出世道无有。《唯识三十颂》它解释第七意识说随所生所系,随着他的果报在什么地方受生,他的第七意识就系缚在那个果报体里面,就是第七。随所生所系,系缚的系。
就是说,你变成一个人,你为什么执着你是人,第七意识。我就是一个人,人就是我的果报,这个果报是恒常住不变异的。那么他为什么执着它是猪呢?也是第七意识在执着。当然这个是粗的执着,第七意识有粗跟细的。
第七意识的执着它还会影响第六意识,它会表现在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依止第七意识作根,所以我们不要忘了,第六意识的后台老板是谁?是第七意识。它依第七意识作根,所以它生生受到第七意识的影响。
回答问题三:
那当然这改变的情况,这个就是主要是第六意识的改变了。就是这个思考模式就是,第六意识,这个不是执我,就是说,我们今天是一个凡夫,你第六意识所想的就是赚钱。你第六意识造业,就是,你的希望,当然主要就是希望了,一个人的希望问题,就是那个欲、胜解、念、定、慧,我今生的目的就是赚钱,得到最大的名闻利养,直到我死为止。那么你出家了以后,你开始学习佛法,你的希望改变了,你希望要成就无上菩提,希望要广度众生,第六意识所相应的那个欲心所改变了,所以主要还是第六意识的改变。
当然执着你是一个我,这都是一样的,那都是一样的,自我。不过这个自我,出家人所执着的那个自我是清净多了,那个是很微细的了。那么你说这个心态的改变,那是第六意识所熏习的不同,因为在家人所串习的是另外一种欲。出家人也有欲,出家人的欲是追求无上菩提,追求广度众生,那就是第六识的变化。
回答问题四:
八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就是最初的是欢喜地,你可以查查辞典,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
修到什么境界?就是说,一般在唯识来说,你破了分别的我执跟法执,就到初地了,破了分别我执跟法执,就是粗的,这个分别我执跟法执是一下子两个都破坏掉了,分别的,就是第六意识相应的。
当然这个都是要修我空观的,在禅定当中修我空,照见五蕴皆空,观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我们的生命体是五种成分所构成的,就是色受想行识,有色法有心法。这色法、心法都是随顺因缘而有各式各样的变化,这变化当中没有一个我的存在,没有,那么这个就是我空。
这空性的智慧,你一证得的时候,一念的相应就入欢喜地了,就证得法性了。那么这个时候还要继续破坏那个俱生的,俱生犹自现缠绵!后面偈颂会讲到,发起初心欢喜地,在这个初地菩萨,俱生犹自现缠绵,俱生的烦恼还是现缠绵,还经常会活动,所以初地菩萨他有时候有俱生的烦恼,很微细的。
俱生就是说他不必经过分别。在经论上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只老虎,第一刹那眼睛看到老虎的时候,事实上第六意识还没有起来分别,还没有老虎的这个名言,没有名言表示第六识还没有现前,但是你就会怕。那么这种怕的感觉还没有经过第六意识的分别就有,那是俱生的,那是第七意识的。
就是你还没有经过分别,就有我的存在了,就是第六识还没有动之前,那个执着就有,那个是非常微细的。那就是要到修道位,就是初地以后还要不断地……虽然他也要度众生,但是他还有很俱生的微细的烦恼没有断,他要经常地打坐,继续修我空观。
那么到八地的时候,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到了八地的时候,我们看看那个偈颂,看八地,到了八地的时候,无功用行我恒摧。无功用行就是八地,八地的时候就把这个我——俱生的我执完全破坏了,无功用行我恒摧。所以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的分别我执、俱生我执完全破坏,他是完全无我的,他完全是法执了。他只是在内心当中有一种清净的愿力,想要度众生、想要成佛的愿力使令他执着而已。他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他想要成就佛道,想要成就度化众生,但是他没有一种自我的执着了,没有了。
他的生命体不像我们凡夫以自我作出发,他完全是活在愿力当中,一种希望在支持着他。但这个不是我执,这是一种法执。他没有自我,他可以牺牲他的生命都无所谓的,他为了要实现他的理想,你说这个是个火坑他都愿意跳下去的,因为他没有我的执着,他的内心当中就是一个目标而已——上求下化这个目标。所以这八地菩萨就是他已经没有我执了,所以没有阿赖耶识的存在。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