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姜梨先去了裁缝店,通知了放假的消息,并且让会计算出最后一个月的利润,按比例分成,她拿到了三千多。
又叫上吴轻水,一起去市场买了些米面粮油,当做新年福利发给员工们。
裁缝店这边通知完,她又去了服装店,依旧是算好利润,发了一波福利,让员工们贴出放假通知,到了晚上直接放假。
最后才是制衣厂。
制衣厂要麻烦些,还有一批订单没有做完,不过姜梨照旧发了福利,并且说,做完这批订单就放假。
还有宋师傅,按照当初的约定,姜梨要给他养老,就打算把他接到自己家去过年。
谁知人家摆摆手:“我去思凡那,早就说好了的。”
老人愿意跟着亲戚,姜梨也不强求,只是买了一些鸡鸭鱼肉米面粮油,还塞了五百块钱给唐美云,拜托她照顾老人。
顺便取了自己这一年的分成,足足有两万多块。
全都安排好以后,她给吴轻水包了一个五百的大红包:“你盯着制衣厂那边放完假,你也可以休息了。”
吴轻水乐滋滋的收起红包:“谢谢姜总,姜总大气。”
他作为姜总的助理,每个月都有二百块的工资,再加上姜总时不时的给他的一些小福利,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攒了三千块。
想到什么:“姜总,您知道有哪里在出售房子吗?”
他眼看着姜总有了钱就到处搜罗房子,心里也起了念头。
他们一家子现在住的还是姜总娘家的老房子,虽说没收租金,但到底是别人家的。
房子还是住自己的更有安全感。
“你要买房?钱攒够了?”姜梨戏谑的看着他。
刚来时的吴轻水是真穷,吃饭都成问题,姜梨也了解过他的经历。
下乡知青,熬不住找了个乡下姑娘结婚,能回城时他也没当陈世美,直接给老婆闺女带了回来。
只不过下乡多年,家里兄弟又多,没了他们一家三口的位置。
下乡这几年,他们是攒下了一些钱,但是城里样样要钱,就连住在家里也是要付房租的。
他又没有很好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而已,还是混过来的。
当初到姜梨这里找工作,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喜从天降,他竟然被录用了。
后来姜总还给他找了个住处,让他一家三口从家里搬出来,哪怕住处逼仄狭窄了一些,也比在家里花着钱受窝囊气好。
他媳妇会持家,自己工作又很努力,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从一个普通的店长,升级成为姜总的助理。
工资也是一涨再涨,再加上姜总时不时的给些小奖励,存的钱就更多了。
想到这,他看向姜梨的视线充满了感激,怪道人人都传颂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
他吴轻水,就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自己的恩人。
姜梨被他的眼神看的浑身鸡皮疙瘩,转移话题问道:“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楼房还是小院?”
现在的楼房大多是厂里盖的家属楼,质量没的说,隐私差了些。
小院的话,要贵一些,但是隐私性好,孩子也能有个玩耍的院子。
也可以在小院里种一些常吃的菜,就很方便。
“院子。”吴轻水早就和媳妇商量过了,他们要买个小院。
楼房巴掌大的地方,转个身都困难。
“那成,我帮你打听打听。”姜梨对吴轻水一直很满意。
圆滑却不市侩,爱财却取之有道,是个有底线有能力的人。
重要的是她吩咐的每一件事,都能很好的完成,她也不吝于多奖励一些:“要是钱不够,我替你垫上。”
吴轻水坦然接受:“谢谢姜总。”
姜梨颔了颔首:“忙去吧,等小院有消息了我通知你。”
“好嘞。”
吴轻水干劲满满的回了制衣厂。
姜梨则回了娘家:“娘啊,早餐店你打算几号歇业?”
“二十九吧,怎么你有事?”姜母斜睨了她一眼。
“我就问问,哪有别的事。”姜梨坐到她身边,捏了块萝卜干放进嘴里,赞道:“二婶做的咸菜也越来越好吃了。”
“三妮儿要是喜欢,二婶给你送一坛子过来。”姜二婶从门外进来,正好听到姜梨的夸赞,当即出声。
“那感情好,我可不跟二婶客气啊。”姜梨也不拒绝。
“客气啥,二婶没别的,也就能给你们腌点咸菜了。”自己的手艺被喜欢,她高兴还来不及。
而且,她现在彻底失了跟大嫂别苗头的心思。
无他,比不过,大嫂也真是好命。
老大孝顺稳重铁饭碗。
老二姜桃现在也挣大钱了,还带着她家的姜明,也不少挣。
最出挑的是这个老三,就是个赚钱的耙子,有她在,就没有赚不了的钱。
两个小儿子也都是大学生,毕业以后妥妥的好工作。
她一家子现在都指着大嫂一家吃饭,自然生不起别苗头的心思。
“二婶这话说的可是谦虚了,您这手腌咸菜的本事,自个开个店都使得,我白拿岂有嫌弃的道理。”姜梨又捏了根小黄瓜,慢吞吞的吃着。
一听开店,姜二婶心思一动:“真能开店?”
“那可不?”姜梨拉着凳子坐到两人身边。
“你没看早餐店那么多客人,多喜欢二婶你的小咸菜,有好多人都是为这个来的呢,每次走的时候,都要打包一些。”姜梨这话真不是夸张。
咸菜这东西,家家户户都会腌,但是一家一个味道,想腌的好吃,那确实需要手艺。
姜母也附和:“三妮儿这话说的没错,还有好些客人问我咸菜是在哪弄得呢。”
咸菜也算是带动了早餐店的客流量。
姜二婶和姜明嫂子听得眉开眼笑的,心里的念头再也按捺不住:“那你们说,我来市里开个店怎么样?”
她现在还记得,姜梨给她画的大饼。
什么先打开销路提高知名度,等时机成熟了再开个属于自己的咸菜店。
她的咸菜,不止供应大嫂一家的早餐店,还供应了另外两家餐馆。
只每个月咸菜的收入,就有五百多,这搁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腌咸菜成本也不高,就是费点功夫而已。
要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店
她越想越美好,姜明媳妇也是一阵激动。
开了店不就等于进城了吗?进了城不就成了城里人?
“大娘,三妮儿,你们帮我们合计合计,成吗?”
姜梨沉吟了一下,还是说:“我建议,你们先挑着担子来城里卖一段时间。”
“咸菜这东西,大家就算需要,也不会一次性买太多,你们虽然现在供应餐馆,可知道的人还是太少,最好是再扩大一些知名度。”
姜二婶认真的听着。
姜母也赞同:“那时候我们家卖包子就是用的这样的办法,别怕辛苦,得打个好地基,才能盖好房子。”
姜二婶婆媳俩觉得很有道理:“那我们就趁着年前卖一波试试?”
冬天可是消耗咸菜的大户。
“到时候二婶你们就去各大厂区的家属楼卖,他们不缺钱,肯定愿意买的。”
“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