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乾坤已定 > 第11章 陆浑被灭(3)

第11章 陆浑被灭(3)(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离婚当天,绝美师姐带上亿万嫁妆求我娶她 全能创造者 阴差卫明 女总裁的妖孽高手 甜妻来袭:亿万老公霸道宠 末世将至,我提前获得修仙系统 又一个秋 颠峰官途:重生一世的我遥遥领先 武极天帝(微末凡尘)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鞅儿——”耳边传来一声呼喊。

赵鞅循着声音的方向努力寻找,终于见到来人。“太傅——”

“今日如此得闲在此赏景?”叔向走下马车,迎向赵鞅。

“不过偶有感慨,出来走走。”赵鞅淡淡说道:“不知太傅从何处来?”

“与僚属商谈完政事,正要回府。”叔向看向赵鞅,眼神锐利,“鞅儿眉间似有轻愁,不如到老夫府上一叙述,闲谈家话,逗趣开怀,一笑解千愁?”

赵鞅低头想了好一会儿,犹豫不决。

“老夫府上并无豺狼虎豹,鞅儿何须如此谨慎?”叔向打趣道:“寒舍虽比不上将军府富丽堂皇,品茗小酌,待客招呼,定会礼数周全。”

“太傅言重了。”叔向是爷爷任中军元帅时的辅佐知交,对父亲也多有提点,辈分资历都高出赵鞅许多,赵鞅哪敢怠慢?赶紧解释道:“鞅儿未曾备得薄礼,冒昧打扰,怕是不便,故此迟疑。”

“算起来在下与赵氏三代皆有交情,算得上是熟人朋友。既如此,何须计较繁文缛节?”叔向展颜一笑,轻拍赵鞅的肩膀,“偶然相逢,便是有缘,随性即可,不必思量太多。”

“择日不如撞日,鞅儿恭敬不如从命。”赵鞅爽快的答应下来。“太傅家的庭园闻名远近,晚辈正好借此一睹芳容。”

“老夫忐忑。”说完,叔向引着赵鞅上了他的马车,一齐往府上而去。

“果然名不虚传。”一进叔向府邸,赵鞅就迫不及待往花园走去,映入眼帘的是芙蓉斗艳,百卉争奇。

“拙园劣花,没有寒碜将军,在下已不胜感激。”叔向摇头捋须。

“太傅过谦。”赵鞅立在一株槐树下往上看,树干笔直,气势不凡,“园不在大,只在乎主人用心与否。只要用心打理,哪怕只有三株两枝,遭逢花季,绽放一二,也不失为一景。”

“难得你年纪轻轻,对草木竟有这等体悟。”叔向顿了顿,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应是受你奶奶熏陶所致。”

“太傅果然眼明心亮。”赵鞅的眼睛闪过一丝黯然,很快便收拾起来,“奶奶的一生,除了用心照顾爷爷、爹、姑姑和我,最上心的就属园中的花花草草了。”

“女子爱花是本性,花语虽多,不离善美,难怪她们喜爱。”说完,叔向引领赵鞅来到一处亭子,吩咐左右擦拭布置,很快茶点都已备好。

“不知鞅儿因何事惆怅?”宾主落座,各进一杯茶后,叔向问道。

“并未针对何事,只是才见过舅老爷,提起一些事,勾起了我的联想。”赵鞅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多愁善感,毕竟已经成年,又入为卿士,不再是从前的莽撞少年,要顾及面子。

“既是不必要的联想,就不必沉迷太深,以免伤神。”既是赵鞅不想说,叔向也不深究。“年少经历浅,遇事难免勾连众多,此乃心性未定所致。待阅历丰富,见识深厚,自然云淡风轻,不为所动。”

“但愿鞅儿早日能拥有太傅的淡定从容,也好省却心力在无谓的事情上纠缠。”青少年特有的烦恼并不因身份尊贵被遗忘,此时的赵鞅,甚是苦恼却欲罢不能。

“鞅儿高看老夫了。”叔向的嘴角有丝苦笑,“外人看来,老夫总是不紧不慢,似乎何事都运筹帷幄,尽在掌握。其实不然——”

“哦?”赵鞅一脸惊讶。“鞅儿想不出何事能令太傅难以释怀。”

处理政事,叔向素来从容不迫,屡有真知灼见,智计妙想;聘问宴客,则是进退得宜,礼数妥帖;修身齐家,更是严于律己,悉心管教子女,知礼不逾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叔向用力摆头,“你虽已成家,新婚燕尔,如膝似胶,未曾为人父母,不知树人立德教诲之难。”

“那倒是。”说到此处,赵鞅下意识的挠挠脑袋,“爹在生时,总会对娘抱怨,说我太过顽皮,要严加管教,否则怕是为害乡里,难成大器。”

“哈哈——”叔向忍俊不禁,笑了好一会儿,终于停下来,捋捋胡须,说道:“你爹一生平顺,又兼性格温顺,事事严谨,你的调皮捣乱在他看来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是小题大做,怕你任性狂妄,重蹈赵家覆辙,这才严防戒备。”

“是是是,奶奶也这么说。”赵鞅仿佛找到知音,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老夫的孩子,但得有你的十分一,也不至令我烦恼若此。”叔向似有许多感慨。

“太傅与我爷爷和爹爹交往至深,想来定是得他们真传,太过谨慎小心。”赵鞅宽慰叔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太傅把心放宽,自然天宽地阔。”

“好个天宽地阔!”叔向的眼睛满是欣赏,“就按鞅儿说的,儿大不由爹,任他自己折腾便是。”

“嗯。”得到叔向的认可,赵鞅也很高兴,“太傅既想得通,鞅儿也算做了件好事,想来还不至于只能为祸乡里。”

“你爹是危言耸听。”叔向对赵成的担忧不以为然,“你啊,将来定是晋国中流砥柱,栋梁之才。赵氏家族能否进阶,尽付你双肩,你一定会不负众望,脱颖而出。”

“多谢太傅勉励。”这样的话,赵鞅听得太多,无论是家中长辈或是朝中大臣僚属,他都当成好意,委婉应对。

“老夫绝非敷衍巴结,而是出自内心,由心观,从眼看做出的判断。”叔向表情严肃,“你虽有一番成就,过程却曲折艰辛,并非一蹴而就,务要砥砺行之方可。”

“鞅儿明白。”赵鞅迎视叔向,后者的一双眼睛盛满真诚,不由得他不相信。

“老将军在时,君主曾经问我,‘群臣孰贤?’”说着,叔向看向窗外,“我说,赵武将军最贤。君主又问,‘是不是因为他是你的上官,所以你要替他说话?’”

“太傅如何说?”叔向没把话说完,赵鞅着急追问。

“我说,赵武将军瘦削单薄,似不胜衣,寡言少语,不擅辩论,然所举荐者,皆人中英杰,治世之材,国家栋梁。”叔向盯着赵鞅,“赵将军一生,一心治国,力主和平,不谋私利,死不托孤,所以下臣称其为贤臣智者。”

“祖父有知,定会感激太傅的这番评价。”赵鞅语气诚挚,大为动容。

“老夫不敢虚受。”叔向摆摆手,“赵老将军幼年际遇不佳,幸得勤勉上进,不气馁怨怼,最终才得复兴赵氏,步入顶峰。”

“嗯。”赵鞅点点头。

“不说这些往事了。”说到爷爷,赵鞅的眼神有些黯淡,叔向赶紧转移话题,“不如我们说些逸闻趣事吧,说好是给你解闷来的,反倒尽触伤感,是老朽糊涂。”

“太傅见多识广,晚辈洗耳恭听。”赵鞅两眼放光,满满的期待。

“前一阵,郯国的国君去鲁国聘问,鲁国君主设宴招待。”叔向娓娓道来,“席间,鲁国君主问,为何少皞氏会用鸟名设立官职。”

“郯子(按照周天子分封制来算,分别设公、侯、伯、子、男五等,郯国为子爵,所以其君称子。)说,少皞氏是郯国的祖先,所以他很清楚个中缘由。”

“看来鲁国国君是问对人了。”赵鞅饶有趣味的看着叔向,期待下文。

“正是。”叔向笑眯眯的,不紧不慢的说道:“从前,黄帝氏用云记事,设置各部门长官时,都用云字命名。炎帝氏用火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火字命名。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太皞氏用龙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龙来命名。”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龙刺(绝对零度) 帝国雪绒花 我,八皇子,不服来干! 假天子:替身十年,满朝求我登基 大乾驸马:开局被浸猪笼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南国风云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开局惊动武帝:这首诗是你写的?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