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在方正亭中又站了一会儿,这时有几名儒院的学生也来到了这边。
宋子安并不认识这几人,但他们却都认识宋子安,方云山将几名儒院师弟给宋子安跟罗不群分别介绍了一番。
“方师兄,恭喜你晋升四境,今日我们几个做东请方师兄...跟宋同学、罗同学一起出去吃酒如何?”
其中一名儒院学子笑呵呵道。
他们原本只是过来请方云山的,看见宋子安两人也在此处,并与方师兄如此熟络的样子,只好一起请了。
“老地方?”方云山眨了眨眼,又看了看天色,问道。
那名儒院学子当即一笑,一副‘自然如此’的表情写在脸上。
方云山微微颔首表示谢意,又转头看了看宋子安。
宋子安不想扫了大家的兴,直接答应了下来,罗胖见状自然也跟着点了点头。
几人便一同朝着学院南边大门走去。
路上经过学院综合管理处时,宋子安请大家稍等片刻,自己一人进入其中,用积分兑换了几套新的武服。
宋子安换掉了满是剑痕的上衣,下身暂且不换,因为那里有缠住伤口的白色布条,不方便拆掉后再重新包扎。
出了大门之后,几人先西行至春华街,接下来沿着春华街一路向南,路上行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
宋子安自从进入学院以来,今天是第一次‘出学院’,看见四周连初冬的寒冷都驱散不开的热闹氛围,心里也是十分开心。
在学院里的时候,宋子安对季节的转换还没那么敏感,毕竟修士对这种程度的气温变化还不会当回事,但是出了学院看到如此多的行人、店家都已换上了厚衣,才真的感觉到冬季已然来临。
一行人慢悠悠的走着看着,两侧叫卖声不断,食楼旅馆、胭脂铺、成衣布店门前都是络绎不绝的进出客人,就连街边小食摊、杂耍团、卖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地方都围满了游人。
宋子安他们在那几名儒院学子的带领下穿过宽阔的东门大街,来到不远处横跨柳河的春华桥上,方云山在桥顶顿住了脚步。
“春华桥畔惹相思,柳溪河水尽胭脂。”
方云山隔着河水看向斜对岸的临河楼房跟一排杨柳,悠然吐出一句诗文。
宋子安也跟着抬头一望,只见不远处的巷口旁立着一块石碑,其上刻着三个大字‘烟柳巷’。
这里跟整条春华街一样,都是凤京城的重要地标,不但是本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外来游客流连忘返之处,所以在其一旁设置有石碑,用作地名指引。
随后,几人下了桥,来到了烟柳巷口。
宋子安撇了撇嘴,心道果然如此。
他刚才听到那句“老地方”以及看见方云山跟几位师弟之间不需明说的眼神交流,就猜测或许会是这里,只是觉得既然是去‘吃酒’,应该是去那种类似‘山海楼’的酒楼才对,没想...
方云山对宋子安不怀好意地挑了挑眉,宋子安尴尬一笑。
宋子安想了想,既然有人请客,自己总不能扫了别人雅兴么不是,于是便跟着他们继续向巷内走去。
烟柳巷呈东西走向,南北两侧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家青楼、艺馆,其中北侧的一排青楼楼房临柳河而建,这一段河水由于不是太宽,两旁还栽着不少柳树,又被京城人称作‘柳溪’。
柳溪向东沿着东门大街出城十里后再向北一路连通洛水,向西则是流过春华桥不远后再转头向南,一直延伸至城外几十里处的一片湖泊,春湖。
宋子安目光向前扫过,身旁很多‘探店的’客官、‘路过的’行人都是衣着不凡的温雅儒生面孔,当然也有一些混迹江湖的黑道或者游侠一类的身材茁壮的汉子穿梭其中,甚至还有一些不怕挨打的小乞丐们跟着富家小爷和青楼门前乞讨。
宋子安倒是没有看到大凤官员打扮的人,或许这群人士更喜欢夜间出没,走特殊通道也说不准。
宋子安起初是紧张的,作为一名十八年来从未经人事的武道胚子,自然是非常紧张的,但是进来以后看到这里鱼龙混杂,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宛若一个缩小版的尘世间。
在把自己当做这‘尘世间’渺小的一份子之后,心里倒是不那么紧张了。
而对于方云山来说,这里却宛如主场一般,他优哉游哉地扇起扇子,一边走一边为宋子安几人介绍路过的青楼及其内曾发生过的趣事。
比如哪座青楼里的哪位女倌,曾经红遍一时,后被哪位才子给高价赎身了。
又比如十几年前,官府到处捉拿一名行脚僧人,结果发现他居然躲在这最为红尘之处的烟柳巷中。
再比如,传说当今某位皇子在此处有姘头,可能是哪座青楼的红牌啦...
“你咋不讲讲你自己在此处有哪些红颜知己呢?”宋子安心里嘀咕道。
他其实对这些故事没多大兴趣,但是怕扫了方师兄的兴致,也只能装作认真听着。
虽然现在还只是酉时初,时辰尚早,各家青楼的老鸨和馆主都已经开门迎客了。
无论是在宋子安几人的眼中还是其他来往客官们的眼里,这些掌管青楼的老鸨子们,虽然已经不算年轻,但仍然还保留着几分当年的姿色。
这些脸蛋也都涂了粉擦了胭脂的半老徐娘,手中甩着粉巾,扭着变幻莫测的丰韵步伐,在彼此之间没有打过招呼的前提下,纷纷踩着时间点,带领着自家的数名年轻姑娘来到楼外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