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正文卷第六百五十七章笑谈八卦独孤新月见杨玉环专注地看着窗外,便微微笑道:“你天天看,还看不厌吗”
杨玉环摇摇头,“每天感觉都不一样,尤其冬天的阳光照在身上,喝着热腾腾的奶茶,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女人都是喜欢感觉的,我也喜欢,尤其喜欢和有共同话语的朋友坐在一起,也幸亏夫君把你娶进门了,要是把从前那个胡女娶进门,我真不知该怎么面对了”
杨玉环极为灵动的美眸中顿时闪烁起八卦之光,她笑问:“夫君还有别的女人”
“以前还有一个,葛逻禄的公主,以前是阿布思的小妻子,我认识她,估计你也见过。”
杨玉环摇摇头,“我不记得了!”
她在皇宫里就是木头,只醉心于艺术,其他交际什么的,毫无兴趣。
独孤新月掩口小声笑道:“你知道夫君怎么会认识这个女人吗里面有很多故事,真是刺激啊!”
杨玉环心中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给我说一说!”
“夫君在金山堡杀了阿布思和三百多名手下,杀红眼了,最后遇到了金山阿灵,他居然把她按在床上强暴了。”
“啊!强暴。”杨玉环眼睛瞪大了。
“别这么吃惊,男人杀了三百多人,都会变成魔鬼,我虽然没杀过人,但我能理解,满腔的杀气若不宣泄出来,而积郁在心中,人就真的变成魔鬼了、”
杨玉环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那个女人居然也是第一次,估计阿布思不行吧!夫君发泄一通后,头脑冷静下来,心中开始愧疚,便把阿布思所有的财富都给了那个女人。”
“所以她心怀感激”杨玉环问道。
独孤新月撇撇嘴,“什么心怀感激,这就是我们汉人和胡人不一样的地方,杀了我丈夫,我一定要为丈夫报仇,就算报不了仇,我也会恨仇人一辈子,但她是葛逻禄人,她们的规矩是,如果丈夫被另一个人所杀,她就是另一个人的女人了,就是战利品之类吧!”
杨玉环点点头,“我也听说过,胡人女子的丈夫死了,她又会嫁给丈夫的弟弟或者儿子,王昭君和隋朝义成公主都是这样,那夫君娶她了吗”
“娶什么呀!若娶了她,我算什么”
杨玉环掩口笑道:“我把这茬给忘了,大姐继续说。”
“几年后夫君去了碎叶,结果又遇到那个女人,两人就好上了,还私下约了终身,但世事无常,那个女人很快成了祆教中的重要人物,好像是撒马尔罕大光明寺的银圣女,两人在碎叶洒泪相别,相隔万里,从此就一别两宽了。”
杨玉环听得悠然神往,她酷爱艺术,喜欢凄美的爱情故事,平时戏文里看到一些,但那是编出来的,但今天她听到了真实的事情,居然发生在自己夫君身上。
“大姐知道得这么详细,是夫君告诉你的”杨玉环好奇问道。
“哪里啊!这种事他才不肯说,我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嘻嘻!”独孤新月忍不住得意笑道。
“谁说的”杨玉环着实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
“夫君在碎叶有个小侍女,叫做小康,原本就是那个女人的侍女,她知道得很清楚,都是她告诉我的。”
杨玉环迟疑一下问道:“这个小康是不是就是前几天来送药的那个小娘子”
“就是她,她是王老爷子的干孙女。”
“她长得还行,我还以为夫君也会纳她为妾”杨玉环试探问道。
“不可能!夫君对她从来没有任何想法,听夫君说,她和王老爷子的侄孙很有缘分,或许以后能在一起。”
“听说襄阳黄家想让女儿入门”
独孤新月点点头,“是有这么回事,他们托人提过,上个月黄夫人还来找过我,说得很含蓄,让她孙女替我分担一些家务,黄家孙女我也见过,才十六岁,长得不错,有福相。
前些天我给夫君提起过这件事,但夫君没有答应,后来我想想也对,和世家联姻是有必要的,但黄家太小了一点,还不够格,至少也要崔、韦、卢、裴、王这几家。”
杨玉环叹息一声,“若新人进了门,我可能就要真的去做玉竹真人了。”
独孤新月很理解杨玉环患得患失的心情,她微微笑道:“你一点都不用担心,你是很特殊的存在,哪怕夫君再娶,你在他心中都是很特殊的,你绝不会失宠!”
“他对我是很好,大姐心里没有一点芥蒂吗”
独孤新月淡淡笑道:“你若是说房中事,我一点也不在意,我知道他需求极旺,你其实是在替我分担,别的方面我更不会在意,我很清楚,你永远也取代不了我,所以你不要担心,我们是好姐妹,也会是最好的朋友。”
杨玉环心中感动,幽幽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生个女儿,这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慢慢来,一定会有的!”
这时,马车慢慢停下,一名女侍卫在车门处道:“夫人,我们看见殿下了!”
“啊!在哪里”
“夫人向对面的路边看,就看到了。”
独孤新月和杨玉环连忙起身来到另一边,拉开纱帘向大街对面望去,果然,她们看见了丈夫李邺的马车,就停在路边,随即又看见了丈夫,他蹲在一对讨饭的老夫妻面前说着什么
“夫君这是在做什么”杨玉环不解问道。
独孤新月叹了口气,“夫君最看不得的事情就是老人无依,那是他的软肋,我们回去吧!有官员来了。”
西面来了几名骑马的官员,独孤新月吩咐道:“回府!”
马车缓缓起步,向府宅驶去,她们原本打算去买脂粉,现在决定让女掌柜上门也一样。
李邺确实遇到一件让他无法接受之事,他看到一对年迈的老夫妻,穿得很干净得体,却坐在地上讨饭,他觉得奇怪,便上前询问,才得知他们儿子二十年前就在陇右战死了,一直由女儿赡养他们,但几个月前女儿也不幸病逝,两个老人都六十多岁,年老体衰,无以为食,只得出来讨饭。
这让李邺心中的怒火渐渐燃烧起来,他在城内绕了一圈,就没看见一个赈粥点,就算北方逃来的难民在难民营内也能喝上一口粥,不至于饿死。
而且本地的老人,下雪天居然在外面讨饭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