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0章 来自学生的质疑

第20章 来自学生的质疑(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二次入伍,从最强开始 抄家流放,我搬空王府赚翻天 藏国 八零渔女嫁硬汉,赶海养娃福气多 星海:从废弃采矿空间站开始 星际:从清洁工开始 我也是异常生物 她们都入戏太深了! 盛世春 给予弱女钢铁之心

<b>最新网址:</b>有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明想要休养生息,可外敌却不会配合。

云南那边叛乱不断,更准确说,大明至今尚未真正征服云南全境。

很多部落逃到了原始丛林,不服朝廷的管理。

还有些部落口服心不服,叛降不定。

即便朝廷制定了种种民族政策,效果依然不大。

幸得西平侯沐英镇守,方才确保了大明对云南的统治。

川蜀一带的南蛮部落也同样如此,不知道发什么疯,好几个部落叛乱。

只是很不幸的是,恰好赶上傅有德镇川蜀。

老傅一瞅这情况顿时乐了,毫不客气的笑纳了这份军功。

一个月的时间不到,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之后朱元璋调整了军事部署,在四川、湖广、贵州三地设立都司,防范南蛮再次作乱。

反倒是两广、江西、福建等地,这两年没有爆发什么土人之乱。

究其原因,还是太孙朱雄英安抚得法。

这些土人部落,果然如之前约定的那样安分守己。

遇到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再如之前那般直接造反,而是派人来找太孙告状。

朱雄英也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满足,而是分情况。

如果他们占理,就帮他们讨回公道。

为此陆陆续续处置了十几个不当人的贪官污吏。

如果是他们的要求过分,朱雄英不但不满足,还会给予训斥。

有时候还会写信,狠狠的痛骂他们的首领等人。

挨了训斥的土人部落,不但不生气,反而乖乖的改正。

然后送上礼物,表示一定改正,太孙您别生气。

这让所有人无不啧啧称奇。

很多时候,这些省份的地方官遇到和土人相关的棘手事情,也会派人来求助朱雄英。

只要他发话,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

可以说,这一份成绩,为朱雄英赚足了声望。

尤其是云南、两湖、川蜀、贵州等地的蛮夷作乱,更是衬托的他不凡。

不过,这些土人作乱虽然麻烦,对朝廷来说不过是癣疥之疾。

真正麻烦的还是来自于北元的压力。

也速迭儿杀死天元帝父子,自命蒙古大汗。

他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了元朝国号、取消了皇帝称号,也废除从中原学习到的政治制度。

全面恢复了蒙古旧制。

如果认为他这么做是为了去汉族化,那就太小瞧他了。

忽必烈击败了他的祖先阿里不哥,成了蒙古大汗,然后建立了元朝。

他废除元朝国号,去皇帝称号,全面恢复蒙古旧制。

就是为了否定忽必烈一系所做的一切。

同时也让自己获得了‘正统’身份。

既然忽必烈一系的做法是错的,那我恢复蒙古旧制就是对的。

我才是蒙古黄金血脉的继承人。

我杀了脱古思帖木儿父子也不是造反,而是为了维护蒙古正统。

他这一招确实很好用。

之前说过,虽然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但蒙古人并没有大规模南迁去中原定居。

大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草原上,过着祖祖辈辈一样的生活。

所以,蒙古人基本上还保持着祖辈的生活习惯。

元朝皇室从中原学到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以前这种情况还不严重,毕竟首都在北平。

这种政治制度,更多是用来治理中原和南方的。

草原上依旧使用原本的制度。

可等北元王廷逃到草原上,这就情况就显得很突兀了。

现在也速迭儿全面恢复蒙古旧制,反而更符合大众的认知。

两厢一对比,可不就显得他更像正宗的蒙古大汗吗。

接受他的统治,好像也不是什么问题啊。

也速迭儿轻松的洗去了犯上作乱的罪名,摇身一变成了蒙古正统的维护者。

再凭借手中强大的实力,很快就获得了蒙古各部的效忠,成为了真正的大汗。

然后他果如陈景恪所预料的那样。

新主上位,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必然会南下劫掠的。

况且蒙古这两年,接连遭到大明的军事打击,损失也非常严重。

不南下劫掠,是无法顺利熬过这个冬天的。

从四五月份开始,他们就频繁南下。

只不过当时也速迭儿还忙于稳定内部,南下的兵力并不多。

主要来自于前丞相咬住和前太尉乃儿不花。

他们这么积极,其实也是为了向也速迭儿表忠心。

只是大明早有准备,他们非但没占到便宜,还撞了個满头包。

即便如此,大明的边军也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蒙古人给中原带来的阴影才过去不久,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还没有消失。

消息传回京师,朱元璋等人再次感叹于陈景恪的智慧。

一次猜中是运气,两次就是实力了。

而且还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变化,做出的推算,更显得不容易。

陈景恪自己却没有丝毫得意,而是表情凝重的道:

“也速迭儿也是雄主啊,恐怕咱们的蚕食计划要改一改了。”

在座的都是大佬,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徐达说道:“以也速迭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果给他成长的时间,恐怕会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必须要趁他还未成长起来,出兵彻底将其击溃。”

大明休养生息,别人也同样在恢复实力。

如果也速迭儿能力一般,无法快速完成草原一统,大明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

但现在他表现出了超强的能力,就不能给他喘息时间。

必须要趁现在蒙古实力虚弱,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打垮。

朱雄英有些庆幸的道:“还好,咱们提前结束了其他方向的战事。”

“现在只打北元,并不会影响大明休养生息。”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大明七千五百万人口,又有中南半岛等地提供粮食。

不用压榨百姓,也足以支撑在一个方向用兵。

朱元璋也不是犹豫的人,既然必须要打,那就提前做准备。

他立即就下令,军改先紧着山西和北平来,必须要在秋季结束之前完成。

同时秘密传令给朱棡和朱棣,加紧练兵随时做好出征准备。

是的,这一次朱元璋准备让两个儿子挂帅,同时从山西和北平出兵,分两路北伐草原。

还下令往山西和北平输送军需粮草。

提前准备,大明可以做的更从容。

大明的军粮输送制度很奇特,日常所需全靠商贾运送。

其实就是利用盐引制度。

商贾往边关运送军需粮草,边关出具证明。

他们拿着证明来换取盐引。

只有战争时期,才需要征用民夫运输粮草。

现在大明提前半年开始做准备,依然能借助商贾的力量运输。

也就是多发放几张盐引的事情,那些商贾巴不得这种事情多发生几次。

这都是钱啊。

至于修筑碉堡的计划,则再次推后了。

先看明年北伐结果再说。

想起这个蚕食计划,陈景恪也是哭笑不得。

还真是一波三折啊。

不过这本就是个长期计划,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

这些事情,并不能影响到大明脚步,变革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陈景恪反而闲了下来。

他又不用负责具体事务,该出的主意也出完了,可不就是闲了吗。

也终于能抽出时间,去自己的书院瞅瞅了。

这天一大早,他乘船来到书院。

偌大的地方,就只有这一所书院,显得非常的冷清。

不过陈景恪很满意这个环境,安静了才好治学。

书院里面倒是很热闹,有学子在操场活动。

小孩子们无忧无虑,吵吵闹闹很是开心。

更多的教室或传出讲课的声音,或传出齐声朗诵的声音。

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

让陈景恪心生欢喜。

来到办公室,却见方广津一副气冲冲的模样,周围不少人在安慰他。

陈景恪笑道:“呦,这是谁把我们的大天才气成这个样子啊。”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见到他,纷纷行礼:

“院长您来了。”

方广津也连忙起身:“院长,您什么时候来的。”

陈景恪笑道:“刚到,就看到你在生气,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

方广津,形学研究班发掘出来的天才,算学天赋非常高。

不论是多么困难的算学问题,一学就会,还能举一反三。

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吃透了新式算学,熟练的使用各种新式定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也是陈景恪最器重的一个人,并给予了其极高的期望。

什么线形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拓扑流行,群论等等,都等着他来研究重现呢。

他自己对算学也非常痴迷,研究起来可谓是废寝忘食。

本来他是不用来教学的,是陈景恪强拉着他教的。

而且还不是让他教算学,而是教的自然。

原因很简单,给他换换脑子休息一下。

方广津自然不愿,可他对陈景恪很尊敬,又不愿意拒绝,只能不情不愿的接过了这个担子。

每天都会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给学生们上课。

今天这么生气,原因也很简单。

有人对自然这门课提出了质疑。

“……那群勋贵子弟竟然说自然没有什么用,学子们受到他们的影响,现在也不乐意学这门课了。”

“您说气不气人?”

其他人也纷纷出声谴责,甚至表示就不应该让这群权贵子弟进来。

陈景恪眉头微皱,问道:“都有谁质疑?”

方广津说道:“带头的就是那个汤暹,徐增寿他们有参与。”

汤暹是汤和的二孙子,借着徐达那次机会,一起塞过来的。

只是徐增寿竟然也参与了,有点出乎意料。

陈景恪又询问了一下他们几个平日的表现。

几位先生虽然很生气,却也没有污蔑人,将他们的真实表现说了一下。

虽然他们自恃身份,平日里比较端架子,且抱团形成小团体,却并没有欺负人行径。

学习态度也挺端正,没有惹过什么事情。

唯独对自然学科非常不满,时常捣乱。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此事交给我了,这两天我就给解决了。”

众先生反而有些不安起来,迟疑了一下开始替他们求情。

这些孩子虽然做的不对,可毕竟都是孩子,教训几句就算了,用不着将他们撵走。

陈景恪笑道:“不会,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他们所犯也不是原则性错误,还是以教育为主。”

“我有别的办法管教他们。”

原则性错误自然是违法犯罪,尤其是知法犯法,决不能轻饶。

在陈景恪心目中,真正保护未成年的方法,是对伤害未成年的罪行,从重从严甚至加倍处罚。

如果是未成年自己犯罪了,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

尤其是对恶性犯罪,绝对不能姑息。

这才是真正的保护未成年。

众先生这才放下心来,就是质疑课程,实在没必要处罚太重。

之后陈景恪并没有直接去找汤暹等人,而是在书院转了一圈之后返回了家中。

他知道汤暹等人为何会质疑自然科目。

现在他们学的是第一册,内容非常简单,讲的也都是一些身边的自然现象。

比如瀑布边为什么会有彩虹,凸透镜聚光产生高温,小孔成像等等原理。

这些知识看起来确实很新颖,但要问用处,确实不大。

对习惯了做学问参加科举的古人来说,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

汤暹等人质疑它的用处,是很正常的。

别说是他们,就连外面的读书人,也一样觉得这玩意儿没什么用。

洛下书院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弄到课堂上,属实太可笑了。

这种传言,普通的学生可以不在乎。

出身权贵之家的徐增寿等人却无法不在乎。

默默地抵触,乃至公然质疑,就很正常了。

陈景恪知道,想要靠语言扭转他们的认知很难。

那干脆就给他们来个大的,彻底镇住他们。

等见识过自然科学的魅力之后,就不信他们还不感兴趣。

至于如何镇住他们,他已经有了想法。

这个东西本来是准备后面再拿出来的,现在有必要提前弄出来了。

接下来几天他连皇宫都没去,特意让福清去请了几天假,猫在家里做试验。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失败,终于将东西给制作了出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 禁区修炼十万年,打造最强家族 屠龙战皇 堂山火 长得太帅真的不要闯荡江湖 剑心问道婉婉凌尘 道灭仙成 高武国运:我能无限自愈 我打造佛国,普渡三界妖魔 被女帝师父嫌弃的我,竟举世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