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 凯旋仪式已经过去了三天,在朝堂上关于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
或者说,最近几天朝廷都在围绕此事运转。
功臣的封赏,功勋的核准,被俘的北元贵族的安置工作,俘虏的百姓又要如何安置。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处理。
但对于百姓来说,事情已经结束了。
参加完凯旋仪式看完热闹,大家就各回各家,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大街上讨论此事的人群都没有多少,百姓更多的还是在关心自己的生计。
走在大街上,陈景恪说道“你也参加过好几次凯旋仪式了,有没有察觉到洛阳百姓和应天百姓,对此事的态度差异?”
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应天百姓的热情更加持久,能讨论大半个月之久。”
“洛阳的百姓似乎并不太关注此事,这才三天就没多少人谈论了。”
陈景恪问道“可知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应天当了大明二十年国都,百姓更加富庶,有能力和心情去关注生活之外的事情。”
“洛阳才刚成为新都,百姓大多都是新迁来的,日子还没有好起来。”
“所以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而少关注生计之外的事情。”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也不算错,但这只是其中一小方面,答案其实我以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说过很多次了?
朱雄英陷入沉思,良久才试探的道“认同感和归属感?”
陈景恪赞道“聪明,就是认同感和归属感。”
“算上吴王时期,陛下在应天经营了三十年,那里的百姓都深受陛下恩惠。”
“自然而然的也就心向陛下,对大明也更加有归属感。”
“所以大明战争得胜,他们才会跟着一起高兴,才会一遍又一遍的讨论。”
“洛阳百姓大多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因为远离天子,就无所谓什么归属感。”
“谁当天子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天下是叫大明还是叫大元,对他们并无区别。”
“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胜利的喜悦自然也就比较平淡。”
这种话可谓是大逆不道,但陈景恪说的自然而然。
朱雄英也完全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就犹如在讨论等会儿吃什么一样正常。
“朝廷已经采用了种种政策,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远的不说,仅摊丁入亩一项就可以说是远超历代的仁政。”
“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吗?”
说到后面,他语气里已经隐隐带有不满。
陈景恪叹道“有句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对比,有对比才会显出差异。”
“大家都穷,反而没人会说什么。”
“大家都勉强填饱肚子,有一个人却能每天能吃肉。”
“大家的日子明明比以前好了,心中却反而产生了不满。”
“凭什么我只能勉强糊口,他能天天吃肉?”
朱雄英鄙夷的道“这种思想实在是……”
陈景恪摆摆手阻止他继续往下说“我们不讨论这种思想的对错,也无需去批判它。”
“我告诉你这些,只是为了让你知道,这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本性之一。”
“道德家可以去批判这种思想,作为君主你要做的不是批判。”
“而是承认他存在,然后学着去利用。”
朱雄英皱眉道“利用?这种思想如何利用?”
陈景恪说道“你仔细想想。”
朱雄英喃喃自语道对比……不患寡而患不均……
想了半天,却始终不得要领。
陈景恪暗自摇头,越是聪明的人就越容易掉入自己的思维里,或者说容易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眼下朱雄英就是如此。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题面上。
“咱们反过来思考,如果周围人都饿肚子,你每顿都能吃两块粗粮饼子,你会不会觉得很幸福?”
朱雄英肯定的道“那是当然……”
说到这里他恍然大悟,说道“我懂了,对比,幸福是对比出来的,归属感也可以通过对比产生。”
“百姓并不知道以前的朝代是什么样子的。”
“朝廷的政策再宽松,他们也不会有特别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以前的朝代是什么模样,有了对比他们就知道大明的好了。”
“如此他们对大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就增加了。”
陈景恪赞许的道“聪明,不只是历朝历代的情况,还可以将其它国家的情况告诉百姓。”
“总之你要让他们知道,大明是最好的,如此才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朱雄英连连点头“好好好,回去我就将此事告诉皇爷爷……”
“哎,伱说如此简单的方法,为何历朝历代都不用呢。”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他们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
朱雄英骄傲的道“确实如此,历朝历代谁能和大明一样厚待百姓的。”
摊丁入亩、废除奴籍、取消匠籍等专属户籍……惠民政策不要太多。
陈景恪没有打击他的热情,而是继续说道
“仅仅做这些还不够……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为何蒙古不同于以往的草原霸主吗?”
朱雄英说道“因为他们完成了身份上的认同,草原就只有蒙古一家,这是以往草原霸主没有做到的。”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在这一点上,蒙古做的甚至比我们汉人还要好。”
“除了读书人,普通百姓又有几个对汉人这個身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
普通百姓是最不在乎身份的,他们只在乎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吃饱。
所以每逢战乱,都会有无数汉人百姓,主动去投靠异族建立的国家。
只要那个国家能给他们一口吃的。
这种事情,历史上已经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
但这能怪百姓吗?
在高高在上的权贵士大夫眼里,当然要怪百姓数典忘祖。
可实际情况如何呢?
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让百姓不知道自己族群的过往,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历史。
不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就想让他们对族群和国家产生认同感,那不是扯淡的吗?
前世那段百年屈辱时期,无数百姓奋起抵抗外侮。
为什么?
因为仁人志士们与百姓一起学习,民智觉醒了。
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团结起来,在武器存在代差的情况下,打败了所有强敌,为国家赢得了独立和尊严。
所以问题不在百姓身上,而在统治阶级身上。
只是统治阶级掌握了话语权,将责任推给百姓罢了。
朱雄英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自然是认同他的观点的
“所以你才会提议编写《华夏简史》,让世人知道华夏的历史,从而产生族群认同感。”
陈景恪叹道“但我们做的远远还不够,真正能看到这本书的又有几人?”
朱雄英嘴巴张了张,最终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这其实是朝廷文教的缺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仅仅是生产力不足以做到,更在于朱元璋和朱标的犹豫。
他们习惯了愚民政策。
这一招确实很好用,将所有问题都简化了。
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接受统治阶级的剥削。
一旦开启民智,一旦百姓学会问为什么,事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统治阶级是不愿意面对这些问题的。
包括朱元璋和朱标,都不例外。
甚至就连朱雄英内心,可能都存在着相同的疑虑。
愚民政策那么好用,为什么还要冒险开启民智?
不是多此一举吗?
陈景恪继续说道“如果大明继续走以前的老路,目的也只是在这一隅之地称王称霸,愚民政策确实很好用。”
“若我们想走出去,想与世界列国争雄,就必须要完成身份认同的构建。”
“否则大明还有什么值得百姓留恋的呢?”
“如果他们掌握有一技之长,还有机会成为他国君主的座上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何还要回到大明?”
“到时候大明的人才就会为列国所用,来和大明争锋。”
朱雄英眉头一挑,眼神马上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他和朱元璋朱标不一样的地方,从小接受陈景恪的教导,他的目标更加远大。
尤其是帝国计划的提出,让他的理想有了切实的目标。
只要是对帝国计划有利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陈景恪顿了一下,见他听进去了,心中一喜继续说道
“帝国计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必须要打好基础。”
“陛下当政期间,以解决边患为主。”
“待到太子登基,就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为主。”
“身份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好从眼下就开始做。”
“待到二十年后,大明海晏河清,府库里的财物堆积如山。”
“天下人皆以华夏子孙为荣,以大明子民为傲。”
“到那时差不多也该你当政了,正好大展拳脚。”
朱雄英被说的热血沸腾,不过毕竟不是小孩子了,还保持着清醒。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这样吧,回头我找皇爷爷好好说说此事。”
“至少先让百姓知道大明是如何对他们好的,让他们对大明产生归属感。”
“这一点,我相信皇爷爷也不会反对的。”
陈景恪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反正咱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万事不着急。”
朱雄英点点头,佩服的道“以前我只知道你很聪明,什么事情都难不住你。”
“但你在这个时候提议休养生息,还是让我刮目相看。”
“不瞒你说,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大明该如何走。”
“我想的是,一鼓作气将北元彻底打垮。”
“然后开启西域和日本两条战线,争取早日拿下两地……”
“直到皇爷爷告诉我,你提议大明休养生息五年,我才反应过来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了。”
说到这里,他苦笑道“以前我一直觉得汉武帝穷兵黩武,国家已经破败不堪,难道他就看不到吗?”
“相比起来唐太宗就清醒多了,平均五年发动一次大战,既不影响百姓安居乐业,也不耽误他成为天可汗。”
“后来因为政策失误导致蜀地叛乱,他也能及时认识错误更改政令。”
“……两个君主一对比,差别太明显了。”
“所以我一直好奇,为何汉武帝就不能和唐太宗一样呢?”
“当时我以为,两人之间的差异是性格造成的。”
“经此一事我才知道,并不全是性格原因,还有当局者迷。”
“我们看古人的事迹,自然能品头论足说的头头是道,总以为事情并不难啊。”
“真正轮到自己了,就会陷入自己的认知里无法自拔。”
“我想汉武帝就是如此,他总觉得国家还能坚持,再苦一苦百姓也没什么。”
“殊不知,民间已是哀鸿遍野。”
“我之前也陷入了和汉武帝一样的思维,只看到了外患,看到了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却忽略了国家和百姓面临的困境。”
“就连皇爷爷自己也说,若非你提醒,他都准备明年再派大军北伐草原。”
“满朝文武只有你是最清醒的,看到了花团锦簇之下的危机。”
这一番话说的陈景恪无比欣慰。
此刻他彻底相信,就算没有自己,朱雄英也能建立一个比以往更好的世界。
“哈哈……你能有这一番认识,已经不弱于历朝历代任何明君雄主了。”
朱雄英摇摇头,谦虚却自信的道“现在我自然不敢与前贤相比,但未来我必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景恪,你会一直帮我的,对吧。”
陈景恪郑重的道“只要我还能动,只要你还需要,我必定站在你身边。”
朱雄英大笑道“哈哈……好,这话我记住了。”
陈景恪点点头,转移话题道“咱俩这番话,用不了一会儿就会出现在陛下的案头,估计他老人家又想骂人了。”
朱雄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放心,他老人家骂你的时候,我会帮你说情的。”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