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13章 匠籍如奴籍

第213章 匠籍如奴籍(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二次入伍,从最强开始 抄家流放,我搬空王府赚翻天 藏国 八零渔女嫁硬汉,赶海养娃福气多 星海:从废弃采矿空间站开始 星际:从清洁工开始 我也是异常生物 她们都入戏太深了! 盛世春 给予弱女钢铁之心

宁波府象山县石浦港,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br>朱元璋闭关锁国时,留下了几个港口造船备倭。</br>石浦港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其中之一。</br>在确定开海政策之后,朱元璋进一步扩大了造船厂,并在原造船厂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的衙门。</br>如青州提举司、宁波提举司、泉州提举司,专门负责造船工作。</br>提举司设提举一名,为正七品。</br>宁波提举司负责浙江一带的造船工作,主要办公地点就是石浦港。</br>此时在石浦港的码头,停靠着四艘外型相似的巨舰。</br>这四艘船长约四十四丈有余,宽约近二十丈。</br>也就是长一百五十多米,宽六十多米,桅杆高数十米直插天际,其上似有亭台楼阁。</br>朱雄英、徐允恭等人哪见过这场景,一个个嘴巴张的能吞下鹅蛋。</br>人群也是一阵骚动,即便大家生活在长江畔,天天都能见到各样的船只。</br>但和一座城楼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见,。</br>‘见多识广’的陈景恪,也不禁感到震惊。</br>前世他见过十万吨级的巨轮,也远远看到过山东号、零五五,但那些船都是钢铁建造。</br>即便造的再大,都觉得理所当然。</br>他只是感叹于国家强大,就没有别的了。</br>可这是木质帆船,能造的如此庞大,带给他的震撼反而要更大一些。</br>然后就是深深地叹息,至少到现在为止,中国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都是领先全世界的。</br>可惜……</br>这时有人喊道:“你们快看那边,那些船好瘦。”</br>众人举目望去,在另一侧的码头,停靠着五六艘大小不一的船只。</br>这些船看起来更加低矮一些,最长的几艘长度在二十七八丈的样子,宽却只有三四丈的样子。</br>比起那些长宽比只有二点五比一的宝船,这些长宽比在七比一的船,确实要瘦的多。</br>但陈景恪却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区别,那种巨舰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宝船。</br>也就是郑和下西洋时候乘坐的。</br>那些瘦长的战舰,是根据他的设计打造的新式海船。</br>低矮是因为吃水更深,且没有太高的上层建筑,这样有助于抵抗风浪。</br>细长是为了减少水的阻力,更有利于破开风浪,有效的提高船速。</br>这玩意儿用初中物理水平就能解答。</br>朱雄英是见过新式海船设计图的,马上就想到了缘由:</br>“那些就是你设计的新战舰?”</br>陈景恪说道:“看起来很像,具体要等问过才知道。”</br>正说话间,一大群人出现在道路不远处,正是船厂那边过来迎接太孙的。</br>确定安全之后,朱雄英带人上前。</br>这还是石浦港船厂建立以来,第一次有国君前来视察——太孙是储君,也是君。</br>船厂上下自然是非常激动。</br>宁波提举司的负责人叫宁吉忠,也是跟随朱元璋的老人。</br>当年大明还未建立,他就负责为朱元璋打造战船。</br>后来因功授官,从造船匠一跃成为官僚阶层。</br>宁吉忠见到朱雄英激动的热泪盈眶,连连道:”</br>“像,实在太像了……当年我远远见过陛下,和太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br>“当年我就后悔,没敢上前和陛下说句话。”</br>“现在好了,能和太孙说上话,我死也瞑目了。”</br>这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老朱和朱雄英并不是特别像。</br>用马皇后的话来说,朱雄英的脸型轮廓更像常妃,只是少了几分秀气多了几分俊朗。</br>不过一个老臣说像,饱含的是忠诚,自然没谁会去计较。</br>对于这些忠心的老臣,朱雄英自然知道怎么做,一番宽慰。</br>“……皇爷爷也是知道宁提举的,夸你为人忠诚船造的好,是大明的栋梁。”</br>一番话说的宁吉忠当场跪下,朝应天方向磕了几个响头。</br>然后又朝朱雄英磕了几个头,再起身额头已然青紫。</br>看的众人感动不已,朱雄英目光里也多了几分柔和。</br>陈景恪在感动之余,也不禁感慨。</br>难怪这人能从工匠变成官吏,这一番做派,就不是普通工匠能做出来的。</br>之后,一行人进入船场。</br>很明显能看得出来,船厂是经过刻意打扫的,到处都很整齐干净。</br>朱雄英兴致勃勃的来到码头,近距离观看这些大船,所带来的震撼更加强烈:</br>“这些宝船是准备出海用的吗?”</br>宁吉忠回道:“这微臣就不知道了,去年陛下下令,着三处船厂每家打造二十艘五千料宝船,于今年年末交船。”</br>“这四艘就是第一批打造出来的,还有八艘已经在建造中……”</br>朱雄英问道:“时间可不多了,能来得及吗?”</br>宁吉忠自信的道:“可以,咱们已经很久没造这种大船了,也缺少熟练的小工。”</br>“这四艘船是给大家练手用的,也是为了锻炼小工。”</br>“现在人员已经磨合好,接下来速度就快了。”</br>朱雄英点点头,又指着对面的船问道:“那些是新式战船吗?”</br>宁吉忠敬佩的道:“是的,都是新式战船……”</br>“真不知道这是哪位大匠的手笔,按照他的设计思路,新式海船抗风浪能力倍增,深海航行也可保无恙。”</br>“真想拜访一下,亲自向他请教造船技艺。”</br>朱雄英笑道:“想拜访他还不简单,那新式海船就是我身边这位陈伴读设计的。”</br>“啊?”宁吉忠非常惊讶,将信将疑的道:“这……这……陈伴读懂造船?”</br>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我不懂造船,但我懂学问。”</br>“根据我所学,推测什么样的船抵抗风浪能力更强,然后将想法告诉伱们。”</br>“你们再根据这些想法,建造出新式海船……”</br>“所以,这些船是我们共同研制而成,非我一人之功。”</br>宁吉忠嘴巴张了又张,最终化为苦笑:</br>“是啊,我们吃亏就吃亏在不懂学问,只能靠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造船。”</br>“不懂其中的原理,很难设计出新的船型。”</br>陈景恪点点头,何止是造船业,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百工技艺普遍都是这种情况。</br>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就照着做。</br>改良全靠偶然出现的天才,或者某人灵光一现。</br>五千料的大船,其实是宋朝时期的技术。</br>元朝继承,然后再传承到明朝,依然没有太大的进步。</br>接下来,朱雄英先后登上宝船和新式战船,参观一下内部情况。</br>他发现新式战船上,留有很多小门,就问道:</br>“这是做什么的?”</br>宁吉忠介绍道:“这是给火炮留的口子……”</br>陈景恪惊讶的道:“火炮,现在火炮已经上船了?”</br>宁吉忠笑道:“陈伴读哪里的话,火炮早就上船了。”</br>“当年陛下率领水师攻打伪帝陈友谅,很多船上就装有火炮。”</br>朱雄英也说道:“确实如此,皇爷爷乘坐的船,就被火炮击碎了,还好他提前一步换乘了船只。”</br>宁吉忠恭维道:“陛下乃天命之主,自有天佑。”</br>陈景恪确实有些惊讶,他以为炮舰是西方搞出来的玩意儿,没想到中国那么早就有了。</br>但……可惜啊,没有后续发展。</br>这时宁吉忠说道:“大炮又沉又笨,发射速度也慢,也就前面还有点用。”</br>“真正决胜负的,还是近距离跳帮战。”</br>陈景恪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br>但心中已经决定,回去就好好弄一弄火枪火炮。</br>虽然他不是搞机械的,也不是军工达人。</br>但一些纪录片还是看过的,知道大致的发展过程。</br>就和造船一样,提出发展方向,让工匠们去研究就可以了。</br>大明不缺优秀的工匠,缺的就是有人指明方向。</br>站在船头甲板吹着海风,朱雄英问道:</br>“这些宝船,制造很难吧?”</br>宁吉忠不无得意的道:“很难,现在大明能造出这种船的,只有青州、泉州和宁波三家船厂。”</br>“青州船厂的工匠,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我们这里抽调的。”</br>“他们那里技艺最好的大匠梅艨,就是我们船厂梅老实的儿子。”</br>陈景恪若有所思的道:“梅老实,梅艨、梅船、梅舷、梅艄,父子五人是大明造船技艺最高的人之一。”</br>“尤其是他们还是父子,更是难得。”</br>宁吉忠有些惊讶,说道:“陈伴读见识广博,确实如此。”</br>“他们或许技艺不是最好的,但父子五人都是造船大匠,在大明都是独一份。”</br>“只可惜……”说着他摇摇头,没有继续往下说。</br>朱雄英眉头一挑,问道:“哦,可惜什么?”</br>宁吉忠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梅老实和我一样,很早以前就追随陛下,造船技艺比我还好。”</br>“只是为人老实不善言辞,建国后封赏,只得了一些赏钱。”</br>“然后全家就被划为匠籍……四个儿子,到现在还有两个没讨上婆娘。”</br>朱雄英惊讶的道:“为何会如此?他们技艺如此高超,应该会有很多女儿争相嫁给他们才是。”</br>宁吉忠摇摇头,有些话他不敢说。</br>陈景恪却知道是什么原因,叹道:“匠籍地位低下,子孙世世代代为匠籍。”</br>“莫说是好人家的女儿,就算是勾栏女也不愿意嫁给他们啊。”</br>宁吉忠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陈景恪,没想到他竟然了解的这般清楚。</br>朱雄英脸色有些难看,问道:“是如此吗?”</br>有人带了头,宁吉忠也不再隐瞒,说道:</br>“却如陈伴读所言,梅老实那两个儿子能娶上婆娘,还是用女儿和别的工匠换亲换来的。”</br>“只可惜,他只有两个女儿……”</br>匠籍如奴籍,一入匠籍子子孙孙为奴。</br>不能脱籍,不能从事本质工作以外的任何工作。</br>免费替朝廷干活,领着微薄的俸禄,大多数时候俸禄都发不下来。</br>哪家的达官贵人想建房子了,也可以免费从工部借工匠……</br>工匠的地位有多低呢,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身份。</br>自家的女儿,是绝不可能嫁给别的工匠的。</br>一般也会找个好人家,半送半嫁的脱离苦海。</br>除非是两家换亲,就如梅老实的两个儿子一样。</br>否则,除非走狗屎运,只能一辈子单身。</br>朱雄英的心情沉重了许多,也不见了刚才的兴奋:</br>“带我去船坞看看吧。”</br>宁吉忠摸不清他的心思,不敢再说什么,在前边引路来到船坞。</br>巨大的工地上,数千人在忙碌着,几艘巨舰一点点成型。</br>这些工匠的衣服应该是洗过的,但基本都是破破烂烂,补丁摞补丁。</br>没有见到一个衣服是完整的。</br>徐允恭小声的说道:“这些工匠全都剃发了。”</br>陈景恪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只是点点头没有说什么。</br>宁吉忠连忙解释道:“这是和水师学的,武定侯说这是……”</br>“哦,对了,这就是陈伴读提倡大家剃发的。”</br>“工匠干的就是辛苦活,头发长很不方便,所以也剃了。”</br>朱雄英点点头,说道:“剃了好,过几天我也准备剃了……梅老实呢,让他老见我。”</br>宁吉忠迟疑道:“这……他没见过世面,我怕他不懂礼冲撞了太孙。”</br>朱雄英说道:“没事,我不会与他一般见识的,让他过来吧。”</br>陈景恪也说道:“去吧,说不定有好事呢。”</br>因为改进新船的事情,宁吉忠对他反而更信任一些。</br>见他如此说,也就没有在多想,就差人去将梅老实喊了过来。</br>没多久,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头,被带了过来。</br>“噗通……”老头连头都不敢抬,远远就跪在地上磕头:</br>“草民梅老实参见太孙……”</br>说完就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从不停颤抖的身躯,就能看出是多么的紧张。</br>朱雄英说道:“起来吧。”</br>梅老实却像是没听到一般,依然跪着一动不动。</br>宁吉忠生怕朱雄英生气,连忙呵斥道:</br>“梅老实,还不快起来。”</br>朱雄英却伸手拦住他,说道:“不用为难他了……给他们父子放匠为良,并授予官职。”</br>宁吉忠狂喜,连忙道:“谢太孙,谢太孙……”</br>然后就发现梅老实依然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连忙冲过去狠狠一脚蹬在他的背上:</br>“你个混账,还不快谢恩。”</br>梅老实似乎才反应过来,但依然没有开口,只是不停的磕头。</br>只是几下,脚下的石头就出现了血迹。</br>朱雄英深吸口气,也没了看下去的心思,一甩袖说道:</br>“我累了,回去歇息吧。”</br>说完转身就走。</br>宁吉忠拔腿就跟了上来,说道:“太孙莫要与他这蠢人一般见识,回头我狠狠教训他。”</br>朱雄英摇摇头,没有说什么。</br>陈景恪出声道:“宁提举无需解释,太孙心如明镜,什么都知道。”</br>宁吉忠这才闭嘴,殷勤的在前方引路。</br>方才他趁机提起梅老实,本意是看太孙能不能赏赐点财物。</br>有了钱,梅老实就可以给两个儿子买媳妇。</br>谁知道竟然直接放良了,还要授官,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br>都说太孙乃天命之主,将来他登基必将造福天下。</br>看来传言确实是真的啊。</br>还有这个陈伴读,传说里的应命贤臣,果然贤明。</br>大明未来可期啊。</br>这几天调整确实很有效果,现在感觉脑子清醒多了,人也没那么疲惫了。</br>这几天我会试着多写一点。</br>至于什么时候恢复两章八千字,我也不敢给大家承诺。</br>只能说尽快,最多不超过这一周。</br>(本章完)</br>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身为魔教,弟子却都有大帝之资 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 禁区修炼十万年,打造最强家族 屠龙战皇 堂山火 长得太帅真的不要闯荡江湖 剑心问道婉婉凌尘 道灭仙成 高武国运:我能无限自愈 我打造佛国,普渡三界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