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里,胤禛意外看到胖乎乎的儿子,“弘曜怎么来了?你额娘呢?”
“额娘也来了,妹妹也来了,是乌库妈妈准许弘曜来看望皇玛法的,弘曜还给皇玛法带了礼物。”他拍拍自己的包。
“你额娘叫你带什么话给阿玛了吗?”胤禛连日没回家,也没见过妻子了,衣服都是太监送来的。
弘曜把手背在身后,一板一眼道:“额娘说:‘好好侍奉皇阿玛,家里的事不用担心,一切有我在。’额娘还叫我不要搅扰皇玛法养病,来磕个头就走。”
胤禛微笑,“你额娘说的对。”
这时康熙醒了,听见父子俩的交谈,在里屋道:“是弘曜来了?进来。”
康熙一看到手牵手的父子俩就笑了,胤禛一贯是冷肃恭谨的,对儿子的态度却有些慈爱得过了,弘曜脑袋和身体都圆滚滚的,作出一副正经样子给他磕头,真是可爱的很。
“听说你给皇玛法带了礼物?”
弘曜有些拘谨地点点头,把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取出来。有一个小小的黄玉印章,还有一包姜丝糖。
这礼物实在简朴的过分,康熙拈起一颗糖,“为什么送朕这个?”
“皇玛法病了,药苦,可以吃糖,额娘说过姜丝糖是补身体的。”
胤禛道:“这些应该是弘曜自己弄来的礼物,他年纪小不懂事,皇阿玛别见怪。”
康熙收的礼物不是用心奇巧就是昂贵无比,还没人敢拿这种普通的小东西送给他的,但这也更显得真实,弘曜才五岁,怎么懂大人的规矩,他只知道孝顺长辈,别人没想过药苦,他想到了,还送了糖来。
康熙拈一颗姜丝糖塞进嘴里,心里某根弦被触动了一下,想起太子小时候被他养在身边,也曾从细微处关怀过他这个皇阿玛。
“老四,你有个好儿子,以后不怕他不孝顺了。”
糖甜蜜中带着一点姜的辛味,味道还不错,康熙又吃了一颗,吃到第三颗时,弘曜用他的小肉手把糖抢走了。
“皇玛法,额娘说糖吃多了会牙疼,一天只能吃两颗哦。”弘曜乌溜溜的大眼睛里带着一丝谴责,把糖拿走放到离床比较远的位置。
康熙一愣,哈哈大笑起来。
康熙这是心病,一直郁郁寡欢,难得高兴一次,胤禛便不去管弘曜的失礼。
林黛玉回家时遣人去叫弘曜,得知他被留在了乾清宫,她惊讶之余倒也不担心,胤禛会照顾好儿子。
回到家里,林黛玉换上一身家常旧衣,困倦地瘫在榻上,荣欣精力旺盛,爬到她怀里:“额娘额娘,哥哥呢?”
“哥哥和阿玛一起在乾清宫侍疾,这几日没法回家了。”
“明日回来吗”
“回不来。”
“后日呢?”
“应该也回不来。”
荣欣一连问了几次,小脸肉眼可见地垮了下去,阿玛不回家已经够伤心了,现在连哥哥都不回家了。
林黛玉摸摸女儿的脸颊,”明天送你去十三叔家找大格格玩。”
皇上御驾从塞外回来时除了押了太子,还把十三阿哥胤祥关了起来,至今不许人探视。胤祥和十四、胤禛关系不错,俩人一直很着急,但又没有办法。
这时十三福晋来了,林黛玉忙叫请进来。她今天进过宫,兆佳氏称病没去,现在来估计是来打探消息的。
兆佳氏和胤祥才成婚没两年,她年纪小,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六神无主,两眼红肿地就来了。
她见林黛玉面上掩不住的疲色,有点尴尬:“是我考虑不周,影响四嫂休息了。”
林黛玉哂然,“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我知道你心里的苦,快别说那些外道话。就是你不来,我也要请你过来说一说这事。”
她的确在宫里打探了些消息,皇太后年纪大了不管事,永和宫和她不是一条心,倒是承乾宫那里消息灵通,给她递了消息。
“那,四嫂,我们爷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回家啊?”
“听说是被关在养蜂夹道,不许外人探视,贵妃娘娘答应了会叫人照应着。眼下时局正乱,我们爷的意思是先挺过这几日,等他慢慢替十三弟求情。现在就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天冷了,养蜂夹道只会更冷,弟妹回家之后把十三弟的大毛衣裳多包几件给我送来,我夹在我们爷和弘曜的衣服里带进宫给十三弟。”
“好,我听四嫂的。”
兆佳氏本来和林黛玉关系一般,硬着头皮来的,没想到她人好,万事都替她想到了,不由生出亲近之意,林黛玉留她吃饭,她也留下来了。
吃饭时,林黛玉刚夹起一块野鸭子肉,还没放进嘴里就闻到一股腥膻味,胃里一阵抽搐,又把肉放下了。
兆佳氏问:“四嫂怎么了?饭菜不和胃口?”
林黛玉道:“太腥了。”
桌上七八道菜,她不是觉得油腻就是太荤,最后只吃了几口酱王瓜就没胃口了。
兆佳氏道:“看四嫂这样子,跟我怀二格格的时候害喜的模样差不多,要不找个太医来瞧瞧?”
紫鹃听了道:“我们福晋的小日子这个月没来,说不准还真是,多谢十三福晋提醒,我这就去请。”还顺便把放在中间的螃蟹挪到兆佳氏面前。
太医把脉后说:“恭喜四福晋,您有喜了,现在月份尚浅,才一个月,福晋记得好好保养,不要劳累。”
林黛玉摸摸小腹,相当淡定地给了赏封。相比初次怀孕时的惊慌,这次她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兆佳氏恭喜她,“四嫂家的弘曜和荣欣长得那么好看,这一胎的阿哥也一定聪慧灵秀。”她这话是打心眼里说的,谁家提起来弘曜和荣欣这两个孩子不是羡慕的紧呢。
荣欣眨巴着大眼睛,觉得出了事情,又不知道具体什么事,听到被夸,高兴地扬起脸给兆佳氏一个笑容。
丫鬟们喜气洋洋,也纷纷称小阿哥,为的是讨个好彩头,林黛玉对此没什么想法,儿子女儿都是她的孩子,她都喜欢。
隔日胤禛收到从家里送来的衣物和一封信,信里说了林黛玉怀孕的消息,他喜不自胜,恨不得立即回家去看看她,提起笔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
胤祥的衣服也一并送到了他这里来,这才十月兆佳氏就挑了厚厚的紫貂和玄狐皮的大毛衣服送了五套,还有换洗的里衣、帕子等,考虑的很周全。胤禛这会见不了胤祥,便叫苏培盛送去承乾宫,请佟贵妃转交。
他想了想,又叫人把自己的衣服捡了几套厚的,亲自送去咸安宫废太子的居所。废太子现由他和胤褆一同看守,胤褆和废太子一直有嫌隙,这次甚至在皇上面前奏请诛杀胤礽,可以想象他不会善待被囚禁的太子,要不是胤禛阻止,他连枷锁都给废太子戴上了。
再回到乾清宫,这会胤褆和胤祉、胤禟、胤禩等几人一大早都来请安,除了胤禩都带了家里的儿子来,显然是受了胤禛启发叫孙子辈尽孝来了。
康熙是高兴的,谁不喜欢儿孙绕膝呢,还说等过了年,弘方、弘晟和弘曜等各家皇孙都来一起到上书房来念书。但是等静下来想一想,他们摆出来孝顺的样子都是为了皇位,康熙便坐卧难安。
胤禛来伺候药时,康熙突然问:“满朝大臣都在请朕重立储君,老四,你觉得你们兄弟中谁堪当大任?”
胤禛一愣,“这并非儿臣分内之事,儿臣不敢妄言。”
“叫你说你就说。”
胤禛只好说:“儿臣并不知,请皇阿玛乾纲独断吧。”
“难道你私下就没有想过?”
康熙眼神犀利地看过来,胤禛心跳加快,斟酌了一会,道:“要说没想过,那是假话,毕竟朝廷闹的沸沸扬扬,相信没人会忽略。儿臣也想过,兄弟们中,大哥勇武,三哥文韬武略,五弟敦厚,八弟待人处事体贴细致,各有千秋。”
“你呢?怎么不说你自己?”
“儿臣论武不如大哥三哥,论才学比不上三哥,论人心所向不如八弟,论性格更是要排最末,天资最是愚钝,只靠后天勤勉才勉强不致堕皇阿玛的脸面,只懂好好孝敬皇阿玛,替朝廷分忧而已,不敢有丝毫妄念。再说了,”胤禛道:“儿臣认为,要论论道经邦之才,兄弟们没有能及得上二哥的。”
“你倒是敢说!”康熙哼了哼。这话说得不假,太子自小由他亲手教养,十几岁便听政监国,处事细致妥帖,有资格作为一国储君。
康熙不愿去想,胤禛却没打算停,掏出一份折子,“刚才儿臣去看望二哥,这是他写给您的。”
康熙皱着眉看了看,没有接,胤禛又道:“二哥听闻皇阿玛病了,急的夜不能寐,嘴上起了一圈燎泡,对自己所行悖逆之事后悔无比,朝乾清宫方向跪着不肯起来。皇阿玛,看在二哥一番孝心的份上吧。”
“哼,你明知道朕废了太子,还一心替他说话,难不成是想抗旨?”
胤禛道:“儿臣想,不论二哥做不做这个太子,他始终都是您的儿子,我的二哥,替自己兄长传个话是不犯国法的。”
康熙接了信,挥袖叫他走了。
出了乾清宫,胤禛松了一口气,刚才那番试探真叫他暗暗捏了把汗。皇阿玛如今疑心病极重,真应了那句伴君如伴虎,稍不注意便会招来祸患。
但胤禛也更加确定,皇上对废太子还是放不下的,朝臣们请皇上重新立储君,他心里不会舒坦,这会谁出头谁倒霉。
作者有话要说:感冒之后打喷嚏伤到了下巴,现在还张不开嘴,郁闷得不想码字:(:,,,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