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大唐极品傻皇子 > 第201章 帝王之姿

第201章 帝王之姿(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港综世界的警察 深情不止九万里 我是掌门 陆地键仙 团宠女鹅是偏执大佬的白月光 妻子是一周目boss 全民进化:开局觉醒神级天赋 玄幻:倍数暴击!家主逆天了! 关于躲在精神病院那件事 掌家小医娘

与此同时...

常建章等人心心念念的那一本本奏折,也早已到了吏部尚书·杜如晦的手里。

只是,让常建章等人无法预料的是,杜如晦并没有为此勃然大怒,并开始对其严惩等等。

而是...

将那些个奏折尽数带到了皇宫太极殿内,并在早朝之后,尽数在御书房中直接呈现给了皇上亲自审阅批复。

“...这小子,还真是闹出了不少事啊,这...倒是成了地方百官统一征讨的对象了啊!”

李世民摇头苦笑,一边翻阅着案台那摞意见满满的奏折,扶额说道。

站在前方的杜如晦也表情苦涩的出言附和,说实话...

若非皇上先前早有提点过,关于绵州事务皆要上报的原因。

仅凭那‘水患债券’一项,他就定然要出手给予牧禅严惩了。

这伸手朝百姓拿钱,算是能理解为缓解财政。

可这伸手朝百姓借钱,这已不是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问题了,这可是关乎朝廷的问题了。

若是届时没能按时还上且拖欠太久,定然是要朝廷出面还款才可。

否则定然难以平息民怨,说不准还会引发地方的百姓暴动,后患无穷。

“行吧,朕且皆知晓了。此事暂时不予处理,静观其变便是。”

李世民将奏折一一翻阅过后,发现内容也几乎大同小异,反正都是众口雷同的在统一批判着,那绵州刺史·牧禅在地方管辖州事时,所做的各种出格事务。

其中大大小小事务的真伪暂且不去深究,但其中最关键的...

还是那由绵州官府所发行‘水患债券’的问题。

杜如晦也深知其害,当即开口询问道:“陛下,这‘水患债券’这事可谓是一等‘拿今天赌明日’的新奇之举。但此事非同小可,还需陛下定夺是否要继续容忍其发展下去。”

确实是...这小子,还真是玩出了个好花招啊!”

李世民眯眼笑叹道。

发行地方债券,凭借地方官府的民间号召力,共同解决地方难题。

若是处理得当,那自然是双方皆大欢喜。

若是处理不当,结果自然是抱薪救火,后患无穷。

但此举,确实也让知晓此事的李世民和杜如晦两人,初闻之时眼睛不由一亮。

借此举一反三,地方问题必要时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以缓解一时之需。

且不必通过大费周章的通过层层批阅后,再由朝廷安排相关的真金白银、米石布木等物资调度,便可集地方百姓之力,共同解决难关。

至于事后...

这‘债券’偿还问题,是由地方偿还,还是由中央偿还都可以。

重要的是,能在紧急必要之时,解决紧急必要之需!

相比那些个利息,与那繁复审批调度所需耗费的种种精力时间相比,更多时候还是那些个利息所损耗的用度更少,更便捷。

毕竟地方的问题,最好还是有地方自己解决为上策,若是牵扯到其它,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周转损耗。

就此一计政策,只要朝廷能深得大唐百姓的信任...

甚至是其它邦国百姓的信任也罢,那岂不是...

李世民的眼睛越发明亮,身心不由开始发热发烫起来,他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点,却又有层浓浓迷雾笼罩。

身为大唐顶级智囊之一的吏部尚书·杜如晦也是如此,只是他所考虑的更多是关于忧患一面。

没能像李世民那般对于自己儿子的一些所作所为,有足够的了解和信任。

在假设牧禅此举是为事半功倍的利好之策的前提下,他已不自觉的朝其政策,更好更大的方向延展开来。

只是...受限于此举太过新奇脱俗,暂时还不得其要法。

若是牧禅此时的官职,并非仅是那一方父母官,而是如同杜如晦这等,可以左右大唐国事,掌管吏部之首的尚书职位的话。

此时定然会对李世民说出,关于那所谓‘债券’的延伸,以及关于那需真金白银或锦衣丝绸等‘以物易物’交易代替之法...

那具备着同等货币交易属性,更轻便利于携带的事物——纸质货币!

以及...

专门统管这些‘纸质货币’,或者说‘国家债券’的管理组织——银行!

货币的基本性质便是作为交易媒介、储藏、记账单位的一种工具。

金、银、铜三类金属,由于其历史以及宗教神话的缘由等等,成为了许多国家用于判定事物价值,且用于交易的物品。

之后,国家更是将其比重,铸造成相应的‘一文钱,一两银,十两金...’等相对比重的数额,便于日常计算物品价值。

其钱币内具体所含的真实比重,是否有达到相应重量暂且不谈,但其存在确实是发挥了,便于人类社会中作为‘买卖交易媒介’的作用。

可是...

这只是一部分的国家货币发展情况,并非代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货币发展情况也是如此。

就比如...

曾经在商周朝代之时,就有用过‘贝壳、龟甲、矿石’等物件,当做是通用交易的货币存在!

贝壳货币——哪怕在龙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占据了足够的比重。

从那象形文字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龙国文字发展史中。

那大多数与价值有关系的文字,基本都有‘贝’在旁。

便是因为在那原始部落社会开始,‘贝’...

便代表了财富的象征!

“陛下...那绵州的境况穷苦凋敝,牧刺史一是调度大量拨款,二是出此策补贴财政空缺,再加上其在地方执

行的各类州事...”

杜如晦眉头紧皱,断言道:“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恐怕祸大于福,不容乐观放任!”

他能理解皇上想要借此考验对方一番的想法,所以对其行事宽容大度,暂时未给予深究。但...

也应该有个度量才是!

这关乎的,可非他绵州刺史·牧禅一人,稍有不慎遭受其苦难的,可是那绵州数万名百姓啊!

“呵...朕说了,暂且无妨,静观其变便是!”

李世民站起身,负手而立的正声问道:“若想脱胎涅槃,岂又能不伤筋动骨?!”

“绵州的境况由来已久,不仅是困扰一方百姓,也困扰这大唐满朝文武!”

“他牧禅新官上任,便决议大刀阔斧,行事高调的执行各项政策,所为何事?”

“难道,仅是为了夺人眼球之举吗?!”

“他如今身为绵州刺史,那一言一行所关乎的,可是同那绵州数万百姓相连!”

“牧禅他哪怕不在乎它人如何,但定然也要考虑自己的福祸安忧!”

“若他是那贪生怕死,不堪重用之人,定然会老老实实的屈居在那绵州境内一年,不敢行任何逾越过分之举!”

“可他既然反其道而行之,行如此惊人之举,定然已是将自身安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为那绵州做些改变之举!”

“暂且不论那结果,具体是福是祸!”

“他既然敢做,决议让其成为绵州刺史这等要职的朕,难道还不敢成全吗?!”

李世民一手指天,霸气尽显的喝问道:“我堂堂大唐王朝...”

“难道就连那容忍臣子试错、犯错与纠错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牧禅作为绵州刺史,可是朕亲自御赐钦点的所用之人!”

“朕给他任那一年刺史之期,便是让他不再拘束在长安这等鱼龙混杂之地,彻底

放开手脚行事!”

“且别说,仅是那小小数万百姓的绵州!”

“哪怕是将这苍天被其捅破了个窟窿,又有何妨?!”

听到此言的杜如晦脸色不禁一变。

他能明白皇上对牧禅给予厚望,并想要趁此看其子可否能堪大用。

但他没想到...

皇上这可是在摆明了,要绝对纵容到底的态度了啊!

一年之期...

任由其发挥不给予任何管束,甚至还支持其肆意妄为!

这...

那牧禅确实有诸多不凡之处,但又值得如此放任吗?!

可李世民对他没有避讳,且已作了明确的表态——哪怕那牧禅到时真将这苍天捅破,皇上也会亲自出面修补!

身为臣子,他明白此时哪怕心中再有任何异议,也没有任何好争辩进谏的了,如今只有听从皇上吩咐——暂不处理,静观其变!

但那牧禅...

并不愿意为太子·李承乾所用,并与其结下深怨这一点,就不得不让杜如晦对其仕途的发展,有些许警惕。

待杜如晦离开御书房后,李世民才从案台下取出六、七封已拆开观阅过的密函,重新阅读起来。

其中的内容...

正是那陪伴在牧禅左右的‘御史·恭大锤’从绵州送来的密函。

同绵州百官添油加醋进谏的奏折内容不同,那‘皇上第一、老子第二’的尉迟恭亲笔所写的密函之中,有这么一句让他颇为在意:

[...刚柔并济排众议、不惧强权得民心,虽年纪尚幼,却已有帝王之姿!]

“帝王之姿...”

李世民手指抚摸着密函上的这四个字,轻声喃喃了一句。

他自嘲的笑了笑,自语道:“作为真龙之子,自然有那帝王之姿!我李世民的儿子,又怎是那平庸无能之辈?!”

说这话时,他嘴角却已不知何时翘起,表情欣慰不已。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打造最强边关 天命败家子 红楼之江山多娇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 神明,但十级社恐[西幻]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