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近1900年后的一位伟人提出的论断。
而此时此刻,陈曦相信,哪怕邓绥不知道什么是生产力,也明白科技的力量。
在她执政期间,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第一次“三圣临朝”,第一次技术型人才可以不靠诗书礼经之道进入朝堂,得到最高执政者的大力支持,所取得的成绩彪斌史册,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耀眼明珠。
只是在后世的记载中,三圣之名广为人知,而邓绥的名字,就连陈曦自己,也是因为要做历史类视频才查了她的资料,方才惊为天人。
就连班昭之名,也因续写《汉书》和《女诫》之故,比邓绥响亮得多。
而邓绥,殚精竭虑,执政十六年间,足足有十年的国库存粮都用于赈灾,内有天灾,外有**,她却从不肯服软半分。
天降陨石,地震旱灾,群臣认为是因女主当政而触怒上天,方有如此天降灾祸。
邓绥直接罢黜巫祠,赦免所有因为妖言巫恶而获罪的人,甚至连每年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都裁撤了一半的男巫,取消大型祭祀牲畜,将祭祀的贡品改为赈济灾民,如此一来,非但没有被少了祭祀的“神明”怪罪,反而活人无数,终于等到了丰年降临。
至于那些敢于犯边作乱的外族,她更是毫不手软。
一不和亲,二不和谈,敢动手就要挨打,邓太后的霸气回击,不但没有像朝臣们担心的一样“惹怒”匈奴和其他外族部落,反而让他们敬畏有加,甚至不惜送出自己族中的王子前去“服侍”邓太后,也算是反向和亲了。
像这样强势的当权太后,能够看到科技的重要性,何其难得。
陈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邓绥的要求,除了她用科技值兑换的粮种和科普视频之外,甚至还附赠了造纸术的衍生技术:雕版印刷术。
以目前的技术和人口,活字印刷术还为时过早,雕版印刷足以应对当前学堂的需求。
于是,在次日的早朝之上,群臣正议论纷纷,说起前日的天降陨石,有人声称看到上面刻有“牝鸡司晨”的字样,定然是上天怪罪女主当政,还望太后还政于皇帝,下罪己诏以谢天下,方能令天地息怒,不再降下天灾地震。
邓绥先是冷眼看着他们哔哔,一言不发。
之前也曾有人进言,当场就被邓太后命人拉下去杖责,今日群臣见太后居然没有当场发怒,以为她终于扛不住压力,要采纳群臣的意见,若是如此,皇帝能够掌权,他们就是有功之臣,一时间,不禁都有点跃跃欲试。
从一开始试探性地“闻风奏禀”,到后来干脆慷慨激昂地请太后还政,那副大义凛然的模样,仿佛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完全为大汉不惜要将太后拉下朝堂的架势。
看着他们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邓绥脸上的冷静,也渐渐变成了冷笑。
原来,这些平时口口声声太后圣明的朝臣,到了这个时候,也会见风转舵,开始吹捧起皇帝来。
如今是永初五年,皇帝刘祜现在也不过十七岁,尚未到加冠之年,莫说邓绥没打算还政给他,就算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般如群臣所说的“被迫”还政。
若是如此,还要加上“罪己诏”,那等于要推翻自己从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后也再无翻身之日。
这是看到她弱了一点点,就如闻到血腥的群狼蜂拥而上,想要将她彻底打落尘埃啊!
可见班大家的“卑弱”之道,绝不适用于她。
她但凡露出一点点“弱势”之相,就会被人敲骨吸髓,吞噬殆尽,根本连示弱求生的机会都不会有。
群臣说得兴起,根本没注意到高高在上的邓太后脸上的表情如何,只是忽地听闻头顶一声霹雳震响,一道白光从天而降。
“陨石啊!”
“啊!——”
陈曦万万没想到,投屏光幕落在昭明殿上时,这些平日里说起天降陨石就兴致勃勃,激动不已的大臣们,竟然会以为这也是天降陨石,吓得有人当场跪伏在地,念念有词地祷告不已,有的人躲在殿中的盘龙柱下,还有人仓惶而逃,准备逃出大殿。
【有星如月,大如斗,有尾迹,光明照地,珠子散落,碎光迸空,声如雷,坠地三丈……这就是古代描写天降陨石的现象。】
【根据现代科学家的观测研究发现,陨石是由于太空中的行星破裂,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由于各种因素降落在地球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而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无法以肉眼观测到太空中所发生的变化,只能看到陨石碎片落入地球后形成的“流星”现象,因而产生各种猜测和臆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扫把星说法。】
【实际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陨石落入地球,只不过因为在穿过大气层时的摩擦生热,炸裂后体积变化,导致绝大部分都无法被人肉眼看到,落入无人的荒漠湖海的更多,若是按照古人说一颗星对应一位大贤圣人或大奸大恶之徒的话,那没几年名人们都得死光了。】
【说到底,对神秘事物的各种臆测,一是因为恐惧而产生崇拜,二是因为私心而借题发挥。正如陈胜吴广起义,在鱼腹中藏帛书,来“顺应天意”,陨石这种天象和地震一样,也经常被说成是当政者的德行有亏。】
【实际上,只要一架高倍天文望远镜,便可看到天空中的星星,看到璀璨的流星雨,这些来自外太空的访客,带来的,并不全是灾难。】
群臣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占据了大半个昭阳殿上空的光幕里,播放着从地球到太空的画面,随着这娓娓动听的声音,看到深邃的星空,蔚蓝的星球,直到最后那壮观的流星雨划过天际,落入凡间,都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震惊得无法言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发现陨石中含有高强度的金属,以之铸剑,可以无坚不摧。】
【就是因为陨石在经历大气层高速摩擦中,被高温融化了大部分杂质,坠落在地面的部分,已经是经过宇宙和大气层重重锤炼的行星“精华”,除了个别坠落在居住地或农田中造成破坏的陨石之外,绝大部分陨石,其实都可以算得上是宇宙的馈赠。】
看到光幕中出现的一把形制古朴的宝剑,群臣无不震惊,甚至有人忍不住低声说道:“传说纯钧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乃欧冶子大师承天之命与众神磨铸十年,呕心沥血方成,难道说得就是这天外陨石?”
“若当真如此,我朝得宝之多,竟然都误以为是灾厄降临,险些错过这等天降宝物啊!”
谁不想要神兵利器,刚刚还在说陨石是天降灾星,说是因为女主当政阴盛阳衰的大臣们,立刻一转话锋,开始赞颂太后德行天下,以致感动上天,方才降下如此之多的宝物云云,再也没人敢说是太后不对,要太后还政给皇帝的话了。
邓绥见群臣如此“识相”,也不去拆穿他们前倨后恭之相,只是命人去寻觅之前上报过天降陨石的地方,收集那些陨石,交给大匠用以锻造。
除此之外,再下令以公车召张衡等人入朝,并昭告天下,每年八月在京都举行大考,选拔人才,不论贫富贵贱,只要能通过大考者,皆可由朝廷授官。地方以公车专送上京赴考的学子,以考中的比率作为地方学政的功绩。
先前邓绥就已经在全国推行建设学堂,而且要求男女同校学习,将世家贵族们“敝帚自珍”的藏书都公诸于众,就已经让世家为之不安,如今一听在原来的举荐官员之外,增加这些大考选拔官员,将选才任命官员的大权一手掌握,打破世家垄断,一时间更加紧张。
可这天降光幕展现出的神迹,绝对是所有人以前都不曾见过,更无法追查来源。
连这等神迹,都说天降陨石是宇宙馈赠,邓太后又趁势在天降陨石收集回来后,剖石觅宝,竟然得到的不止是能够铸造神兵利器的陨铁,还有几种神奇的粮种。
一种是传说中的“金谷”,色若黄金,大如黄豆,却亩产可达千斤以上,生食烹煮皆可。
一种看着犹如拳头大小的石头,切开后有汁水,可烤可炖,被称之为土豆,亩产可达两千斤以上,捣成浆汁,做成土豆粉后可储藏半年甚至一年以上不坏不腐。
一种能种出犹如云朵般的白棉,可夹入衣衫保暖,可纺织成布,柔软透气,最宜贴身穿着。
……
就连陈曦都不得不佩服邓绥这一招,借着天降陨石的解说,把群臣们的非议四两拨千斤地打回去不说,还趁机将几种粮作物和棉花推到了前台,让众人信为“神物”,不必再多费口舌,就顺理成章地推动了新粮种的种植培育。
在这个大多数人还迷信神鬼巫祠的时代,一场科普直播,就让邓绥彻底站在了最有利的位置,开始打着天赐的名义,推行自己的科技发展之路。
不得不说,邓太后就是666啊!:,,.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