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 > 51. 第五十一章 给武则天直播安史之乱 货……

51. 第五十一章 给武则天直播安史之乱 货……(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靠八卦小报也能修仙? 快穿之炮灰女配要逆天 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我抢了蛊王饭碗 我有五个大佬爸爸 全球崩坏 七零时装设计师 掌中娇宠 我本是娇花[八零] 顾双宅门手记

韦氏也曾做过同样的梦,只是零星破碎的片段,不似李裹儿那般清晰完整的记忆。

她曾梦到自己重登皇后的宝座,李显对她言听计从,一时风光无两,却因为亲子早逝而不得不面对和新任太子的矛盾,她可以害死一个又一个太子,可李裹儿的皇太女之梦始终没得到李显的支持。

哪怕李显平日再宠这个女儿,对她拿来的公文和任命文书看都不看就敢盖印,可对于再出一个女帝这种直戳李唐皇室心窝的话题,他还是无法也不敢答应。

韦氏亦想学武皇之路,从皇后升级到皇帝,可她却从未想过,自己与武皇之间门的差距。

如今被李裹儿一语点醒梦中事,韦氏就急迫起来,想要趁着掌握“先机”,早些铲除那些未来的对手,享受这份“天赐”机缘。

于是,一封封密函发出去,送往如今尚未成势的“神龙五虎”手中。

只不过,密函的原件还没到他们本人手中,抄本就已经送到了武则天手中。

“哦,张柬之、崔玄暐、敬晖、袁恕己、桓彦范……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

“呵,还想要连同太平一并铲除,她还真是敢想啊!”

陈曦倒是可以给她提供相关的视频点播,可是每一次点播都要用民心值来换取,那些民心值,武则天是一点儿都不想浪费在这蠢货一家身上,所以就派了人盯着他们,尤其是盯着韦氏。

可没想到,先蹦跶出来的,竟然是安乐郡主李裹儿这个长了花瓶脑袋,脑子里只装水还一肚子坏水的丫头。

三岁看老,这丫头从小就被李显和韦氏宠溺得无法无天,骄纵跋扈,哪怕在流放期间门都不知收敛,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耍心眼,在暗卫送回来的报告上,武则天看着她口口声声说自己也要像皇祖母一样当女帝的话,嗤笑一声。

就她,跟韦氏一样,才懂事就学会了敛财,哪怕明知道一家人是被软禁在庐陵,那处王宫也被她们布置得奢华浮夸,私下里还以小明宫称之,以为就能瞒得过她吗?

先前那些被她镇压下去的李唐皇室叛党,不是没跟他们联系过,只是她还记得李贤临死前给她留下的那首《黄瓜台辞》,加上来俊臣以酷刑追查李旦谋反时,安金藏剖心以命担保李旦无谋反之心,都深深地触动了她,最终还是没有让人再碰这仅剩下的两个儿子。

只是,她留着他们的前提,是他们老老实实地听话守本分不作死。

而不是借着天降神谕的机缘,得了点预知的未来,便想要提前动手,得到更多。

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脑子和本事,就连她想要太平公主做继承人,都得让太平先去办学劝农,修渠筑路,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没有民心支持,没有群臣认可,便是靠着阴谋诡计一时抢到皇位,最终也保不住。

两蠢货母女前世的教训还是太轻,重生也没能让她们多长点脑子。

之前听闻李裹儿放下身段去书院读书,武则天还以为她真的长进了,没想到只是表面工作,结果还是一样。

甚至比原来更急切更蠢。

她们就不想想,从证圣元年降下神谕至今还不到两年,她这个女帝还当得好好的,连太平公主都在她的培养下做出不少政绩,引得朝堂上下官员人人称赞,不似以前弹劾她奢靡的奏折满天飞。

连着两年的女官们通过科举入仕,做得有声有色,也让先前那些怀疑女官们能力的朝臣放下心来,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下去,还有些嘴硬的大臣回家后被自家的媳妇修理过后,也绝口不提反对女子参加科举之事了。

大唐的夫人们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彪悍的一群,从房玄龄的夫人不准丈夫纳妾不惜喝下唐太宗所赐“毒酒”留下“喝醋”的传说之外,亦有不少才女夫人和名将夫人的典故流传于世。

看到前两批通过科举入仕的女官们在朝堂站稳脚步,世家大族和官员们也纷纷开始改变对族中女儿们的教育。

原本大唐对女子的约束就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加上李唐皇族也有胡人血统,从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驻守娘子关开始,大唐的公主们就是举世闻名的彪悍存在,也带得大唐的风气开放,有不少人家都准许女儿读书识字,出了不少才女,每年的元宵节和乞巧节还有女子们的集会,更是才女们展现才艺的机会。

而现在,她们的才华不必局限在后宅之中,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与男儿们同场科考,一较高低,甚至上榜者还可以登入朝堂为女官。

这样的机会,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唾手可得,怎能不让那些才女们趋之若鹜。

而这些考上女官的女子,和未来要进入朝堂的女子,她们最感激的,莫过于开科取士的女帝,还有推广书院办学和设立书局大批量印书降低书本价格的太平公主。

这些收拢人心的手段,武则天没有刻意教导太平公主,只是让她自己去尝试。

反正现在朝堂上下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边境安稳,民心所向,太平公主比吕雉手下的鲁元公主有更多的资本和试错的机会。

太平公主也的确像她,在有目标有动力的时候,全情投入工作,手段亦是十分干脆利索。

起初那些想要阻挡她清查田亩的世家,都被她快刀斩乱麻地处理掉,杀鸡儆猴,震慑了一批人之后,再复查田地和人口,推广新粮种和新农具就顺利得多。

就算没看全唐玄宗李隆基从所谓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经历,武则天也能想到,盛世之治下的锦绣繁荣,竟然会让李隆基生出改折冲府为藩镇,以胡人领兵的想法,就说明他控制不住那些大的世家和勋贵们,无论是土地兼并还是隐户避税,连强汉都避不过的问题,他们也一样。

所以她从吕雉母女大力推动新农作物种植和普及书院教育上,敏锐地觉察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先从根本入手。

先提高粮食的产量,让百姓都能吃饱喝足,丰衣足食,才能有时间门和精力培养读书人,仓廪足而知礼仪,寒门学子有了更多的上升途径,也就有了与世家贵族对抗的资本。

抄作业不但得会抄,还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周如今的基础远胜过汉初吕雉面对的烂摊子,武则天主政十几年,平叛无数,安内攘外,又有《大云经》普及天下,让女主当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故而太平公主再做事的时候,难度远远小于当年鲁元公主。

这时候,就以李显和韦氏的“人望”,居然还痴心妄想打动那些“保皇党”,让他们来襄助进行叛乱,推翻武则天杀了太平公主,别说那些人还没成长为历史上能够撑起神龙政变的高官权臣,就算现在他们有了同样的权力,在面对已经截然不同的女皇和太平公主时,所做出的的选择,也未必能如韦氏母女之愿。

果不其然,最先有反应的是张柬之。

这位原本是神龙政变最大的功臣之一,后来却被韦氏和武三思排挤流放,郁愤致死的一代名相,本就是大器晚成,得狄仁杰二度推荐后为司刑少卿,这会儿还没正式成为宰相,就是因为女子之事几次上书,强烈反对未果后,称病在家中休养,却没想到接到了以“庐陵王”为名的密函。

张柬之虽然固执守旧,但这两年眼见着朝堂上下政通人和,百姓丰衣足食,遍地开办书院,女帝和太平公主一心为国为民,那些女官们也兢兢业业的做事,能力不下于男子,原本就有些后悔当初赌气之事。

如今再看到韦氏以李显的名义邀他举事,“劝”女皇禅让帝位给庐陵王,事成之后,便是天大的从龙之功,韦氏以宰相之位许之,言辞中处处说女帝和太平公主的不是,看得张柬之忍无可忍,终于拿着密函进宫求见女皇,直接将其举告。

“老臣虽然也曾对陛下偏重女官之事有所异议,但臣是担心陛下偏重女子后,令天下士子寒心。如今陛下普及书院教育,令更多寒门之士得以进学,又对官员们严格考核,清除贪弊官吏,令有能者可一展才华,而不因贫富男女之分不得见信于君上,可见是老臣昔日目光短浅,不明陛下之深意。”

“然庐陵王以相位诱之,老臣岂是这等见利忘义之辈?臣素闻庐陵王性情仁厚,并非这等急功近利之人,恐怕其身边有小人引诱误导,还请陛下派人查证,以免庐陵王被小人利用,离间门与陛下的母子之情,做出有悖朝纲人伦的大逆不道之事,误国害民……”

好吧,到最后还不忘给李显洗白,武则天听得好笑,倒也对这老头的“醒悟”有几分满意,便点头说道:“既然是张卿举告,那便由张卿亲自去一趟庐陵,查证此事,并将庐陵王一家带回长安吧!”

张柬之本就担心有人故意怂恿李显谋反,还拉拢到他头上,若是在以前,他和狄仁杰都是坚定的支持历史皇族,几次进谏武则天请立庐陵王为太子。

就算如此,由武则天册封太子,和庐陵王自己犯上作乱,那完全是两码事。

他原本看好李显,所以才会反对女举,担心太平公主借此上位,可看到这一年多的变化,他还在犹豫中,就接到这样的密函,当然想要亲自看一看,庐陵王身边到底是哪个蠢材出的主意,这分明不是在帮庐陵王上位,而是想要害死他啊!

看看这封密函,再看看太平公主这两年所做的政绩,张柬之都不由有些心灰意冷。

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看来,他真的是选错人了啊!:,,.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斗罗:带着佐助面板穿越霍雨浩 和前妻的幸福官司 全修真界为我变成私生饭 妖行长安 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快穿之伪装女神 禁止邪神打工时爱上祭品 离婚后,妻子跪地求原谅 刚入职,公司全是前女友? 重生八零,小辣椒被大佬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