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更)
三天后,温玉婳成功背着50斤紫薯米糕北上,准备去省城加工成成品,转道坐火车去羊城,进军服装生意。
赵庭芳也终于放弃那让她赔得底朝天的米糕生意,转而开始招工做竹篮子生意上。
她这次紫薯米糕,几乎前前后后折腾进去一两百块钱,家里人都埋怨她不会做生意。
老太太无意间得知她将给大学生孙女的200块钱,为了做生意亏光啦,在家里爆发了家庭大战。
继而引发新的大战,温家要闹分家。
以前温母温顺,平时胆小懦弱,一直兢兢业业肯干肯吃苦,老太太强势,一直将家里的经济大权把握在手里。
赵庭芳善于装无辜,装好人,温母没少在她手里吃亏。
现在温安国娶了个谢小珍,那是个精明的女人。
温安国被她牢牢把控在手里,这后面的工资,就没办法落在老太太手里,可一大家子要吃要喝,这200块钱,可算是捅破天了。
一家人谁都不愿意让谁,每天过得鸡飞狗跳那叫一个精彩。
老太太还没享受够当家权,现在钱就不落在她手里了,还被赵庭芳给败了,几乎是从赵庭芳回来开始,老太太就开始咒骂。
骂得可难听了,几乎是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赵庭芳自知自己做错了事,一直小心哄着老太太。
老太太看在大学生孙女的面上,不骂了,然后跟谢小珍商量,重新拿出200块钱出来,让赵庭芳继续折腾。
谢小珍锋利的眉一扫,“妈,这些钱都是安国辛辛苦苦赚的,我也马上要生了,这钱都拿出来了,我们以后用什么。”
赵庭芳道:“我赚钱了,以后还不是在总账上走,我不是也是为这个家好吗?”
谢小珍根本不买账:“上次你拿200块钱去的时候,也这么说,可你赚了一分钱回来吗?”
这句话,说得赵庭芳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谢小珍道;“不行,我们就分家吧。都改革开放了,也没还总在一次吃饭的。”
“不行。”
谢小珍这话一说,遭到了家里几乎全部人的反对。
家里就温父一个是工人,谁愿意放弃这么大一条大鱼?
谢小珍就说再逼下去,就撞死在家里,惹得温安国发脾气,将家里人都骂一通。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分家还是继续闹着,到底没分成。
赵庭芳最后没法子,只好将大学生姑娘寄回来的合同给家里人看了。
最后,由老太太和众人商议,避开谢小珍,单独去取了200块钱,继续折腾竹篮生意。
温安国以前的工资,都是交给总账的,其实也就是老太太保管的。
二婚后,老太太也就取了300块钱给谢小珍。Paopao
现在总账上还有一千块左右,这还是在老太太手上,都还剩下这么多。
可见这些年,温安国有多少工资都上交上去了。
这个事情,最终还是被老太太无意间说出来了,这下引暴雷了。
温家工人上门这天,谢小珍气得用竹篮砸了众人一通后,彻底罢工——要求分家。
赵庭芳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几乎是被家里人轮着来埋怨一通,老太太打的注意是让谢小珍消气。
谢小珍气没消,温家每天都跟上战场一样,吵架吵得不可开交。
温安国对二婚妻子还稀罕着,可二婚妻子还怀孕,他要上班,自然没办法照顾怀孕妻子,所以家没分。
赵庭芳最后出来服软:“你们也看到婳丫头多会赚钱了吧,这个单子可是上万的单子,只有一个多月就要交货了。万元户,你们就不眼红?”
万元户。
整个村子第一个。能不眼红?
这下,众人总算不说话。
老太太还是有些狐疑,“真有万元?”
温家老大道:“妈,你让大家看看,如果大家不是兄弟,谁愿意拿出来分享?”
赵庭芳还问老太太:“妈,你稀罕婳丫头,她回来吗?还让你在这么多人面前闹没脸。”
老太太脸色有点挂不住。
赵庭芳又道:“我们将竹篮生意给她破了,你以为她那米糕,还能这么好卖?”
“等我们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不都巴巴地来捧我们?”
这话太有杀伤力,反对声都没了。
温家众人其实是嫉妒的,现在能给离婚的温母,以及几个丫头一点教训是可以的。
重点是上万的单子,谁舍得放弃?
万元户,出门后,头顶都在冒金光,还不知有多少人会羡慕死他们?
*
危机虽然解除了,赵庭芳还是憋了一肚子火。
紫薯米糕比试,她被坑得不单生意做不成了,还底裤都亏光光啦。
现在回来,又被逼得给家里人赔礼道歉,将她带来的嫁妆都让一个出去啦,事情总算平息啦。
最可恨的是,本来上万的竹篮单子,她是打算独吞的,现在被迫让出去。
在县城,本来应该成为她们靠山的房姐,上次回去前,也将她骂个狗吃屎。
以后让她们不要去找她,姑娘千说万说的靠山跑了,赵庭芳心都在滴血。
她气侄女做生意,不带着她做。
更恨侄女本来好好嫁去领导傻儿子家,她的一切就会好好的,但是侄女偏偏要出去做什么生意。
好好的打算,全被破了,她心里能平衡才是怪事。
赵庭芳心底有气,就跟几个竹篮工人,透露消息,大概意思是姑娘家太能干不太好,嫁不好。
几个工人本来对温玉婳印象不错的,可是嘛,换新东家了,自然要捧着新东家。
再加上她们也是认可这个观点的,总觉得姑娘家在外面跑着,心也野了,自己又太过优秀了,能好找对象吗?
能自毁道义,中途因为别人加价诱走的工人,能有多少是有底线的?
她们不但贪。
还爱八卦。
最喜欢搬弄这些是非。
其中有跟赵庭芳关系比较好的婶子,姓刘,大家喜欢叫她刘嫂子。
她比较聪明,所谓闻玄意,识琴音,她听懂了赵庭芳的意思。
每次赵庭芳说温玉婳坏话时,她就在边上添油加醋,带动不少工人,晚上回去后都在传流言。
大概意思是:‘温玉婳眼光高,自己优秀,又爱到处跑,以后怕是不好找优秀的男同志的。特别是家里有个离婚的大姐,未婚先孕的小妹,家风不太好,又在外面跑,谁能看上她?’
前后不过一天不到的时间,这个流言就传得整个村子都是。
最后越演越烈,演变到,到处人都在传‘温玉婳因为太强势,家风不好,没男同志愿意要她。’
这个消息最先让温家人知道,还是陈妞妞跟人打一架,温大姐被家长叫去教育姑娘,才知道有人传大妹的流言。
陈妞妞气不过,抡起拳头就开始揍人。
*
第二天,赵庭芳刘嫂子等人在村口去搬运竹子,就被几个好事的媳妇问八卦。
“赵庭芳,听说你侄女温二丫找不到好人家,优秀男同志都看不上她,是真的吗?”
赵庭芳特别会装,她自然不会去接这个话,反而是刘嫂子第一个冲上前接话:
“要说温二丫聪明能干,长得漂亮,现在也到了适婚年纪,只是有她大姐和小妹拖累,可惜了。”
这话没有正面回应,却是将温玉婳的流言坐实了。
“确实啊,长得好,偏偏有个拖累的家庭,一般男同志就是看上了,还不考虑下她家里情况吗?”
看热闹的人,是真这么想的。
再漂亮,能当饭吃吗?
沈安梅离婚出去后,带着的几个姑娘,大的一个离婚了。
小的一个未婚先孕,在头几年那是要游街的。得感谢社会进步,村里大队长不喜欢这些风气,温小妹日子还好过一点。
虽然说,现在不新古代那一套名声说话,可婆婆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吗?
你姑娘家一直在外面跑着,你又有一个未婚先孕的妹妹,人家能不怀疑你在外面乱来吗?
流言之所以传得快,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半真半假的才传得快。
赵庭芳闻言,立马道;“其实我是不嫌弃我侄女的,她奶奶曾经让她回来,就在她爸名下,影响也不大。她还不愿意,将她奶气够呛。”
她一声叹息,再将温玉婳不孝顺的名声,无意间再露出一点。
周围看热闹的,纷纷问:“真的吗?”
那天看温玉婳抽人的媳妇们,点头认可了这话:“是真的。”
“原来这样。那难怪了,长得再漂亮,再能干,婆家确实不喜欢。”
“主席都说妇女同志能顶半边天,影响是有一点,其实不是很大。”
这有跟刘嫂子不对盘的媳妇,忽然就怼了一句:“你这么说人家坏话,是趁人家这时候不在,在背后嚼舌根吧。”
刘嫂子气个半死,“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我只是就事论事,怎么,这话踩到你尾巴啦?”
“哦,我想起来了,你娘家二姐也离婚了,说来说去,你们是一路人才说到一起去吧。”
“姓刘的,你胡说什么?”
那媳妇姓陈,陈媳妇气得火冒三丈,丢下手里的锄头,就奔过去干仗。
村口这时候可热闹了,除了凑热闹看笑话的路人,给温家做工的工人。
还有给温玉婳家做竹篮子的工人,也恰好从这里路过,其中胖嫂子就是去队长媳妇家拉竹子来做竹篮的。
胖媳妇身边跟着陈妞妞和温大姐。
陈妞妞听到大姨被人说坏话,昨天打一架还不够,现在路过还听到,气得眼珠子都红了。捡起石头就朝说坏话的那堆媳妇方向扔。
有几个媳妇被扔中,气得火冒三丈,“是谁,哪个天杀的不长眼?”
其中又以刘嫂子被砸得最惨,有几个石子是朝她腿上扔的,脚一滑就被死对头陈媳妇给按在地上打得嗷嗷叫。
赵庭芳在边上看得急,急忙叫道:“你们别打架啊。”
话刚说完,就‘哎哟’一声,疼得嗷嗷叫。
一低头,原来是脚后跟被人扔中石头了。
她一回头,就看到在最上面扔石头的温大姐和陈妞妞身影,气得火冒三丈:“温子娴,你怎么教育姑娘的?居然让她扔石头?”
陈妞妞胖嘟嘟的脸肉嘟嘟的,气呼呼地道:“不要脸,说大姨坏话。”
“陈妞妞。”赵庭芳气得大叫。
温大姐也是早就听得一肚子火,她看到女儿动作,私下里偷偷给她换了扔不中人的小石子,又低声在她耳边说:
“只这次,以后不许打架。也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说完,她还背着姑娘,在背后偷偷使坏。
温大姐也年轻过,她小时候,温父就是工人,她日子在姐妹几人中算过得最好的一个。
谁年轻时,还不是个被宠的小公主了。
她是两段婚姻磨灭了锐气。
如果这些人传别人的流言,她也就罢了,偏偏传到她最敬重最爱的大妹头上,她头天听到流言的时候,就是满肚子火了。
今天明知道在姑娘跟前这样做不好,到底任性了回,专门挑搞坏的大伯娘下手。
陈妞妞以前其实不怎么喜欢她妈懦弱的性子,不过今天妈妈没阻止她给大姨报仇,她可兴奋,可高兴了。
赵庭芳骂她,她还敢还嘴:“坏人,大姨说打。”
赵庭芳要奔过来打她,她就滚在地上哭,将各种手段玩得那叫一个溜溜顺。
有温大姐拉着,赵庭芳也打不了人,场面那叫一个精彩。
*
秦烨霖就是在这样一种名场面上登场的。
他骑着拉风又时髦的凤凰牌自行车来的,他还穿了一双崭新的皮鞋,穿了一身昂贵又时髦的灰色大衣。
他还带着闪闪发光的劳力士手表,临来前,他还仔仔细细擦了三遍身体,才坐车来的镇上。
镇上下来没车过来,他只好临时买了一辆代步的自行车。
他那张勾人的脸,不说话时,眉梢上方的紅痣妖娆又勾人。
配上那双不笑含情的桃花眼,端端是将高贵清冷的气质都勾得艳了几分。
本来一地还在打架的媳妇,因为见了这张脸,都纷纷停下不打架了,一个个停下来愣愣看着朝她们走来的男青年。
重点男青年缓缓骑着自行车到她们跟前时,嘀铃铃的自行车声音停下,青年高出普通人好长一大截的大长腿,先踩在泥土地上。
众人看着那崭新的皮鞋,那发光的手表,以及那双不笑含情的桃花眼,倒抽一口凉气。
这是哪里来的贵人?
为什么会来她们村里?
那好看又满身贵气的男青年,停在众人跟前,好听的声音如珠盘滚玉一般响起:“各位女同志好,有谁知道温玉婳、温同志家住哪里吗?”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