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也有些为难,今年这个年他有过不太舒服。
藩属国来告状无所谓,建州来告状也无所谓,反正都是他提前能想到的。
但是察哈尔来告状就有点让人搞不懂了,蒙古诸部名义上臣服,但却从来没服过。
就算是蒙古诸部如今四分五裂,虎墩兔,也就是如今的林丹汗,在蒙古诸部也没啥地位。
曾经的黄金家族早已没落,能听他话的人基本上没几个了,各部落都是自己过自己的,不影响大局谁也不会鸟这位林丹汗,而且对于他支持其他教派的行为,不耻到极致,也不屑到极致。
蒙古如今分为三大部,俗称就是漠南、漠北、漠西三部。
漠南就是是所谓的鞑靼大部,距离明朝廷是最近的。
当然也是汉化最严重,内部最腐朽的一部。
察哈尔就是主宗,当代的大汗是林丹汗。
统治者鄂尔多斯到呼伦贝尔一带的诸部。
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是达延汗的子孙在控制。
说是漠北,也就是在当今的蒙古高原上生活,已经完全脱离漠南的管控。
范围就是东接呼伦贝尔,西至科布多,南临大漠,北部与布里亚特蒙古有交集。
也就是说喀尔喀蒙古,此时已经和郑毅的凉州府交界了,实力最强大的是当前的喀尔喀阿巴岱汗的儿子墨尔根汗,但喀尔喀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很多部族还是一盘散沙,暂时还影响不到郑毅这边对凉州府各地的统治。
凉州八城建立之后,倒是吸引了不少喀尔喀小部族前来这里贸易,换取一些生活物资。
倒是对汉人筑城没有提出什么不满,毕竟呼伦/贝尔也不是他们的牧场。
人家巴尔虎等部落都没说啥,他们才不会多次一举管这个闲事。
难道从这里买盐不方便吗?难道将瓷器带回去吃饭不香吗?
但是将嫩江和辽河上游一带纳入到管理之中,又将呼伦/贝尔草原占据,还有几乎整个大兴安岭,逼迫科尔沁等诸部南迁,压缩了蒙古诸部的生存空间,林丹汗也打算趁这个机会露露脸,所以就派人前往大明去了。
那什么关外大都督不是你们大明封的吗?那不找你们又去找谁?
叶向高赶忙连夜进宫去请示了万历,这俩人有些为难了。
毕竟那虎墩兔口口声声的说要出兵攻打大明。
叶向高就算再有谱,也不敢去轻易挑起战争。
请示了万历之后,叶向高就开始安抚起蒙古使臣来。
当然不外乎一些赏赐和承诺,承诺会让郑毅退还他们的草场。
这才让蒙古使臣高兴起来,然后在京城耀武耀威一番过完年才会去见虎墩兔。
见到大明承诺了蒙古使者,李朝、倭国和建州立马不答应了,总得要一视同仁才行吧?
叶向高也是无奈,只能答应一视同仁,那些占据你们诸部的土地,都会让郑毅归还的。
三家满意了,高呼一番大明皇帝英明,带着赏赐在年后屁颠屁颠的回去了。
很快,长/春城这边就接到明朝的传旨太监,不过郑毅远在千里之外的伯力。
传旨太监只能坐着马车一路到伯力,路上可是被折腾的不轻。
但是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关外场景,尤其是那冒着黑烟的一串铁车。
他不知道那是火车,郑毅也没打算让他尝试感受一下火车的速度。
不过这位传旨太监倒也没受太大罪,毕竟水泥路也修的很平整。
看着万顷良田还有白雪皑皑的深山,李进忠觉得关外也没想的那么差。
到了伯力的时候,已经出了正月到了二月,郑毅在都督府议事厅接见了李进忠。
这个传旨太监李进忠已经三十多岁了,见到郑毅之后一副笑脸,完全没有显得倨傲之类的。
郑毅觉得这人还不错,毕竟千里迢迢的亲子跑来了,一般的有什么圣旨都是直接扔到长/春城。
人家既然来了也不能白着,浮皮潦草的将圣旨拿到手里,看了一眼上面的意思直接扔到了一边。
竟然让他将占据的草场退还给蒙古诸部,将占据乌拉的地盘转给努尔哈赤,还要撤出倭国和李朝。
万历这是没睡醒吧?老子辛苦打下来的,凭什么要还给那些人,难道他是吃饱撑的啊?
李进忠看到郑毅对圣旨随意的样子,心里不禁打了个哆嗦,小心的对郑毅陪着笑脸。
他来之前就打听过了,这个郑毅并非是哪家的勋贵,而是起家于关外的土匪出身。
这年代,只要是自己拉杆子建队伍的,大多都会被人认为是土匪。
土匪是不被士林和朝廷看在眼里的,对他们来说就是俩字利用。
是以李进忠不敢得罪郑毅,生怕人家一生气将他命给留下来。
杀传旨太监是大罪,朝廷肯定会为他报仇的。
但那有什么用?他都死了还能活过来吗?
看到李进忠小心的样子,郑毅也不由笑了起来。
赶紧安排人,亲自陪着李进忠喝了一顿大酒。
然后就是让人各种陪着,金银珠宝不停地塞。
倒是将李进忠给搞蒙了,为啥这位爷送他这么多宝贝?
本来以为是个苦差事,谁能想到还能得到这么多赏赐啊!
李进忠在的这些天,几乎每天都要到都督府来给郑毅请安。
郑毅也是不吝赏赐,他觉得这个家伙和眼缘,不如将他变成内线。
等到李进忠离开的时候,光那些金银珠宝都装了整整几十个大箱子。
人也彻底变为了郑毅的人,保证宫中的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转过来。
那道圣旨,无所谓了,郑毅都不可能会归还那些地方,再说凭什么他要归还?
本来就是他辛苦打下来的,一句话空口白牙就要还了?那不是搞笑吗?
他也没有硬扛,在李进忠的建议下,派人带着一些金银珠宝前往京城。
买通了一些官员作为内应,尤其是那些以清流著称的御史台官。
还有就是叶向高的管家之类的,都是他设置下来的暗线。
还肯定是不会还的,这些钱送出去就是要让朝廷忘掉。
就算再有人提起,大家也只不过互相的演个戏就完了。
而且他在这些御史清流的帮助下,和江南的那些人搭上关系。
无数的粮食、布匹、丝绸、矿物、人口,都被装船运到了关外。
那些所谓的为国为民的豪强士绅,才不会管什么国家民族大义。
他们要的是钱,而郑毅发来的货物正好是非常多的钱。
不让开海无所谓啊,反正在江南海禁就是个招牌幌子。
他们可以用这个限制老百姓,限制所谓的敌对势力。
但是自家的船,早已在海上飘了不知道多少年。
如今又多了个商路,他们不高兴才是怪了。
那胳膊粗的野山参难道不是钱啊?
一艘艘船载满货物沿着海岸北上。
在郑毅这边的接应下通过对马海峡。
在金州湾、南海湾等地靠岸,留下粮食、布匹,带走皮毛、山参。
和中原的贸易线,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出力的仅仅只是几个御史。
李进忠回到宫中,向自家的皇爷汇报一番,说郑毅对皇爷多么的尊敬。
还拿出几根儿臂粗的山参谨献给万历,让万历也是记住了郑毅这个人。
至于那什么退还土地之类的事情,万历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他相信郑毅不敢抗旨,也知道其他藩属国就是要好处。
随便打发了也就完了,还不还的他也不在意。
更不会因为郑毅不恭敬就派兵打他。
李进忠放心了,将消息用电台发出去、
郑毅无所谓的看了看,扔到消息堆里面。
他更不在乎万历怎么样,不过暂时可以先互相照应着。
现在是万历四十年,那死胖子还有八年的时间好活。
八年之后,他根本就不要明朝廷来当他的幌子了。
1612年,这一年的目标是扩,使劲的往外扩,打通海洋商道。
三月初三,金州港桅杆如林,几十艘战船、上百艘货船停靠在港口。
郑毅亲自来到这里,为这些即将远航的船队送行。
在之前他已经送走了两批,这是第三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