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神奇的是,此时此刻那些人仿佛都变成了水流,虚幻无形,踏溪先生径直从他们的身体中穿行了过去,而那些人亦似毫无所觉。
直至踏溪先生行至大祭酒身前,众人方才如梦初醒,注意到了踏溪先生。
踏溪先生是一名年约五十多岁、相貌清瘦的男子,气质儒雅,满身书卷气。
但这位气质儒雅之人,却是玄门五派之一天涯海阁的阁主,天榜有名的圣人。
“踏溪见过大祭酒……”
踏溪先生向大祭酒拱了拱手。
“踏溪先生有礼了,请落座……”
大祭酒微微一笑,伸手示意。
而瑞鹿则继续说着人命。
“散仙宁太乙,前来观礼……”
“奇侠风回雪,前来观礼……”
“大雪山无妄活佛,前来观礼……”
“金针沈老太君,前来观礼……”
……
接下来,一个个众人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武林豪杰、江湖高人,随着瑞鹿的声音,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些人,有一宗之主,有一派之尊,有武林奇侠,有江湖隐士,但无一例外皆是声名烜赫、实力高绝,便是最弱小的,都是半圣,地榜有名。
“啧啧……来的人还真不少啊!”
天坛外围,叶青与风倾幽并肩而立,任凭周围人群涌动,挤来挤去,却触碰到两人分毫,仿若大海中的礁石一般。
以他们的实力,自然有资格进入祈天坛,与那些成名已久的武林前辈、江湖名宿比肩而坐,只是他们并没有,
懒得出这个风头而已。
“就凭大祭酒这个名字,自然是一呼万应。”
风倾幽淡淡笑道。
叶青当然知道,此次这些声名烜赫、天榜、地榜有名的武林群雄齐至,看的根本不是什么靖安帝的面子,甭说是他了,就算是楚国全盛时期的景润帝,都没这么大的面子。
这些人,看的是大祭酒的面子,凭的是大祭酒的名望。
当今这个世上,有这种面子,有这种名望的,除却大祭酒,估摸着也就剩下佛门两寺、道家三宗那几个在世佛陀、当世真仙了。
想到这里,叶青好奇道:“就是不知道佛门两寺道家三宗的圣人会不会来?”
相比于什么玄门五派、万梅山庄、东海仙门、金针沈家等,佛门两寺、道家三宗才是真正的天下正道之执牛耳者,他很好奇这些真正传承千载的大宗会不会派人前来?
“来或许会来,但来的是谁,就难说了!”风倾幽回答道。
“烂柯寺,长眉神僧前来观礼……”
叶青话音方落,便听到瑞鹿的声音响起。
“咦,老相识啊!”
听到长眉神僧的名字,叶青挑了挑眉。
长眉神僧乃是烂柯寺两大神僧之一,与常年坐镇烂柯寺、闭关参禅、甚少踏足凡尘的悬空神僧相比,长眉神僧倒是时常行走江湖,济世救人救万灵,度苦度厄度众生,为世人所熟知。
所以,如果烂柯寺两大神僧一定有人来的话,那一定是长眉神僧了。
与此同时
,一名僧人乘坐金莲,从空中落下。
只见那名僧人身穿百衲僧衣,头戴五色僧冠,面如冠玉,看上去颇为年轻。
当然,最为瞩目的当属其两条眉毛,其眉毛,一黑一白,皆长约丈尺,如有灵性,在空中飘来荡去。
僧人,自然便是烂柯寺两大神僧之一的长眉神僧。
长眉神僧的出场方式算不得什么气象万千、神秘莫测,可是随着长眉神僧现身,所有观礼的百姓、江湖人皆忍不住欢呼议论起来,声如浪潮。
盖因长眉神僧的名头太大了,天榜圣人,济世为怀,被世人誉为再世佛陀,岂能不引人欢呼?
“白马寺住持,伏龙禅师,前来观礼……”
听到瑞鹿的声音,本是喧嚣嘈杂的人群先是一静,落针可闻,旋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更胜先前数倍。
皆因,伏龙禅师之名,更胜长眉神僧。
长眉神僧虽说有名,但毕竟只是烂柯寺的两大神僧之一,并非烂柯寺的住持,此外烂柯寺远离世俗红尘,虽然名声在外,可真正论及影响与知名度,还要数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楚国,乃是楚国国寺,亦是楚国的佛法、武林圣地之一,对外开放,每天前往白马寺参禅悟道、烧香拜佛之人数不胜数,香火鼎盛,而白马寺的弟子更是以斩妖除魔、普度众生为己任,常常下山诛诡除邪、救济穷苦、弘扬佛法,深受百姓敬重。
而伏龙禅师,更是白马寺的住持
,论及地位犹在长眉神僧之上,当然实力与名声,亦然如此。
伏龙禅师慈悲为怀、嫉恶如仇,常年入世行走,斩妖除魔,济世救人,
关于伏龙禅师的事迹传说,可谓数不胜数,什么孽海缚龙、什么折枝斩诡、什么擎山镇魔、什么摘日止洪等等,怕是说个三天三夜都不为过。
只不过九年前,伏龙禅师在北戎之地遇到邪魔九道之一尸王宗的宗主三尸老人为恶,愤而出手,与之大战九天九夜,辗转千万里,终将之斩杀。
但三尸老人亦是天榜有名的高手,不是易与之辈,伏龙禅师虽然斩杀了三尸老人,亦身受重伤,返回白马寺后就闭关不出,九年间未曾露面,很多人都以为伏龙禅师重伤不愈,已然坐化。
但伏龙禅师此次现身,无疑击碎了这等谣言,而众人能亲眼见到这位传说中的高僧、传奇,又怎么不激动兴奋?
当瑞鹿的声音结束,一名麻衣草鞋、瘦削矮小、苍老黝黑、平平无奇的僧人,从人群中慢慢走来。
僧人走得很慢,每路过一人时,都会小心翼翼地侧身避让,生怕撞到或是惊扰到旁人,如有人给他让路,僧人都会道声谢谢,报以和善的微笑。
如非是这种场合,任何人见到这个瘦削苍老、寻常无奇的僧人,都只会将其当作某个破落寺庙出来的苦行僧人,不会当成白马寺的住持、天下闻名的伏龙禅师。
但事实却是如此,当僧
人行至天坛上时,几乎所有的江湖人都起身行礼,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