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们介绍吧,泽贴尔也叫氆氇,这两个在外地人眼中都极为生僻的字,却是藏族人民身上最鲜明的色彩:那些藏袍、藏帽、藏靴都是由羊毛编织的氆氇制成。雪域自古不产棉麻,又难以种桑养蚕,御寒之服只能从牛羊身上取材。氆氇只取羊脖子后颈上的毛,经过18道工序、数十种天然染料、经纬线反复编织才可完成这件昔日贡品的制作,质地柔软、纹路清晰、精美至极。”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以前我一直认为这边的藏袍是不是从内地流过来的布匹做的,原来是这么做的!太震撼了!不过这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呢,比那些丝绸布料可好多了!”老太太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对了,这泽帖尔选材非常考究,所使用的羊毛全部出自泽当本地羊,并且只取羊脖子上的二两羊毛:纤维更长,并且更加细腻柔软,织一条围巾大概要用掉20只羊的后颈羊毛。不仅如此,染线的原料全部纯天然,包括藏红花等名贵药材。泽帖尔的经纬线编织技术也相当精细,即便是最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20厘米左右。”我继续介绍。
听了这么艰难的制造,连陈思佳都也很惊叹。
其实我还知道,氆氇是西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织物品种,泽帖尔被公认是氆氇制作工艺的巅峰,是精品中的精品,但作为历史见证的泽帖尔制作工艺却曾一度濒临失传。
“据唐书《吐蕃传》上说,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第一次见面就使松赞干布感到很是难堪。因为文成公主和唐朝送亲官员包括公主的男女随员一个个穿绸着缎,衣饰华丽,轻柔绵软,颜色鲜丽。而松赞干布穿的却是藏袍,是氆氇!”我边吃饭边把这一特色简单讲了一下。
陈思佳和她母亲都清楚,旅游,一方面是为了看风景,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文化,文化是旅游的魂,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做得再好的旅游也不会长久。
“我们所以要出来旅游,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为了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特点,生活习俗。中国实在太大了,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特点,各地有各地的文化,比如这里,泽贴尔就是这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文化气息。”陈思佳轻似乎在自言自语。
确实,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到南方大部分看的是风景,比如贵州就是全国的公园省。
而到北方,大部分都是了解文化。
比如兵马俑,如果不了解历史文化,看着那些东西放在那里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再比如敦煌玉门关的秦长城,能看到的也就是几个土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文化特点,眼睛所看到的也就是一片荒凉。
“嗯,就像你说的一样,旅游中文化非常重要,文化本来就是旅游的魂!我们出去旅游,也就是为了走一段路,看一处景,认识一些人,了解一段历史,读懂一些文化……”我看着身边的陈思佳说。
吃过饭,我们直接去雍布拉康和桑耶寺。
“雍布”藏语中的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在藏语中意为“神殿”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母鹿山上的宫殿。
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
民间有一句话:“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地方莫早于雅砻”,雍布拉康正是聂赤赞普在雅砻地方建造的宫殿。
从泽当街道办过来,一路比较好走。
大约几分钟时间就到了,也就十来公里的样子。
我们看见雍布拉康位于一座小山的山巅。
走到山脚下,我们能看到阳光从宫殿后面直射过来,有一股穿透的力量。
站在山脚下虔诚的仰望,雍布拉康高高在上,有一种祥和神秘的感觉。
走进雍布拉康,我们仔细参观了这座神圣的宫殿。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
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宫殿以及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
据说,雍布拉康不仅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宫殿和宫殿建筑的雏形,也是雅砻地区作为藏民族文化发祥地的主要标志之一。
殿内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塑像。
殿房的南侧为僧房,一层门厅东南角有一门,出门后折阶西下,通向僧房,其中紧靠殿堂的二层楼为历代dalai礼拜时所居住的卧室,现已修复。
走出雍布拉康,我们听说雍布拉康东北400余米的山沟里有一眼泉水终年不涸,相传为松赞干布时重臣嘎尔东赞所发现,人们仍称之为“嘎泉”。
到雍布拉康礼拜的人无不到嘎泉下一游,据说饮此泉水,可医百病。
陈思佳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云天,既然这泉水这么神奇,那我们就过去看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泉眼竟然这么神奇,搞不好喝一口就可以长生不老。”
我笑了笑:“去就去吧,其实只要我们的心理年轻,我们就会长生不老;不就一个泉眼吗?泉水嘛,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你想着它能让你长生不来,那你就肯定能够长生不老……”
“你的意思我懂,就是心理健康最重要,也就是说心态最重要是吧?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说,去看看也是可以的,这也算是一种文化吧。”陈思佳走在前面说。
离开雍布拉康我们回头看看身后,陈思佳看着我说:“你对这座寺庙有研究吗?要不说来听听?”
“这不是一座寺庙,这是一座宫殿,刚才人家介绍的时候你没听吗?”我看了陈思佳的眼睛一下。
“反正我就觉得他是一座寺庙,都差不多,你说说吧!”陈思佳的目光闪烁着,我最喜欢看她这时候的眼神。
每当这时候,我就发现我身边有一潭美得让人动心的湖水,湖心荡漾着微微的涟漪,激荡着我内心的澎湃。
【作者题外话】:尊敬的读者朋友,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感谢的鞭策和鼓舞,请你对我的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吧,你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我写好这本书的无限动力,你阅读的每一个字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一定会努力把这本书写好,写出自己的思想!请赐予我金票和银票吧,谢谢!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194章 泽当氆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