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儿,都是过来人的聪明皇帝当然也就知道,正常操作就是这样的了。
不过,办法大家都知道得差不多,真正实施起来是怎么样的效果,那得因人而异了。就是不知道冯太后实施的效果如何?
【冯太后的政治手腕,在她的丈夫去世,她能应对谋反之臣,坐镇朝纲可知。献文帝也算不错,终还是成为她的手下败将,她本就有基础在,再想出手总揽朝政,经过多年的历练,比之从前,现在的冯太后更是的对权术运用到极致。朝堂得稳,冯太后继续任用才干之士,委以要职,这些才干之士,不拘一格,有鲜卑人,也有汉人,更有内廷的宦官。各种各样的人能够为冯太后所用,从而起到壮大北魏的作用,可见冯太后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对于冯太后的专/政之成功,《魏书》中是这样说的:“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果然!听到这话,没有人感到意外。聪明人要想变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献文帝也是冯太后养大的,那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如今这什么孝文帝,听得出来沈悠一笔带过此人那变化的语调,有人或许没有注意到,注意到的人并不在少数。自然,也就让人想到另一个可能,这冯太后最后斗赢了献文帝,不会败在孝文帝手里吧?
【冯太后大权在握,我们所知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始于冯太后之手,她以北魏孝文帝的名头,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开始推行着影响整个北魏的改革。改革包括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有意的进行汉化。】
【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她下令禁绝“一族之婚,同姓之娶”,从婚姻上改革鲜卑旧俗;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六月,下诏班制俸禄;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十年,冯太后又以拓跋宏的名义亲自主持颁行了重要的均田制和三长制,给北魏社会带来重大的变化。】
改革什么的,听起来怎么让人感觉有点不是特别好?毕竟就沈悠说的那些改革家,就没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这冯太后那么大刀阔斧,确定可以行吗?
【当然,改革并没有就此而终,真正做好的人是北魏孝文帝。只是这时候登基为帝的北魏孝文帝年幼,一应大事,原本是献文帝在管,现在到了冯太后。按正常的逻辑,有献文帝这个例子在先,献文帝也是冯太后一手培养,视如己出带大的,可是当冯太后有意退居幕后,献文帝却咄咄逼人,以至于冯太后为保全自身而不得不出手。其实挺想问问献文帝的,冯太后乐意退居幕后,不就是养几个小情/人而已,他倒好,不依不饶的非要把人干掉。好了,最后皇位没了,连命都没有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管得太多?】
别问,问就太扎心了。
年轻人总以为自己了不起,名正言顺成了皇帝,大权在握,一切就能都如愿以偿,也不想想他是谁教出来的?冯太后算是客气了,愿意改变临朝,不就是养
几个男侍而已,又没有损害北魏的江山,献文帝这都容不得,明摆着找死,这就怪不得冯太后出手狠辣。
技不如人,棋差一着,与人无尤。
【同样的事情好像要不断的重演着,如今冯太后要重新再养一个孩子,一个皇帝。年仅五岁的北魏孝文帝登基为帝,本以为冯太后会吃一堑,长一智,但冯太后并没有打算把人养废,所以朝堂上的所有政事冯太后都让北魏孝文帝参与。】
一听这话,几乎所有皇帝都觉得,这冯太后是相当不错的,没想把皇帝养废,好让自己一直大权在握。
确实人家之前也没有要一直把着权利的意思,只不过是献文帝吃相太难看,这才逼得冯太后不得不再次出山。
不过,也不算是吧,毕竟作为儿子的人,对亲爹的感情总是比养母要多一点,为此就见不得冯太后养小情/人这事,献文帝就这样那样,最后把自己坑了。
【但是,冯太后也不能说心中毫无芥蒂,北魏孝文帝的早慧比之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养过一个白眼狼的冯太后何尝不担心北魏孝文帝跟他爹一样?是以冯太后免不得生出为难人的想法。可是,咱们这可是孝文帝,看到这个孝的谥号了吗?对应正是冯太后。】
啊,不说孝,一时间都忽视这一点了,对啊,这可是孝文帝。上回他们听到的孝文帝是谁来着?汉孝文帝刘恒。
刘彻想起了自家祖父,那必须是偶像。心计谋略一样都不差,在孝这一点上,那也是为人所称赞的。
【北魏孝文帝,当看到他的聪慧时,冯太后不免生出废黜之心,为此也有刁难之举。冯太后甚至曾经在寒冬腊月北风呼号之时,把只穿单衣的孝文帝关到一间小屋里,三天没给饭吃。多亏了拓跋丕、穆泰和李冲等朝廷重臣的劝阻,她才改变了主意。冯太后这招,够狠。】
【一看北魏孝文帝那么不讨冯太后喜欢,自有那看菜下碟的主儿。有一个宦官对冯太后搬弄是非,谮说孝文帝的坏话,冯太后盛怒之下,又把北魏孝文帝痛打了一顿。北魏孝文帝是真不负这个孝。默然接受,并不自明申辩。他对祖母太皇太后,没有丝毫的怨言与不满。果然,成大事者,都有旁人所没有的胸襟和气度。】
这一句感慨,让人想不认同,好像又没有办法不认同。
【或者是北魏孝文帝的态度感化了冯太后,又或者冯太后意识到北魏孝文帝和他的父亲并不是一类人,自那一回之后,冯太后再没有像以前一样责骂过北魏孝文帝,而是像一个慈祥的祖母一样培养、训导这位雅有至性的皇孙。人都有一种慕强的心理,私下冯太后越和蔼可亲,于朝堂上的冯太后独断朝纲,那份威严和无所畏惧的气度,无一不震撼着北魏孝文帝,也让北魏孝文帝从心底里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冯太后一样的人。】
【也因为这样的心态,让北魏孝文帝对冯太后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与仰赖。总想成为冯太后一样的人的北魏孝文帝开始学习和模仿着冯太后,由于冯太后的亲自教育与监督,北魏孝文帝手不释卷,刻苦
读书,日复一日,孜孜以求,不仅对儒家经典的精奥谙熟于心。而且史传百家,也无不涉猎,成了一位颇有才学的皇帝。这样的人逐渐成为冯太后得意的事业继承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到底有多重要,纵观上下五千年,答案早就已经给出来。】
没有优秀继承人的秦始皇、吕雉、杨坚都觉得扎心了!半响一口气没缓过来。可要说沈悠说得不对,能不对吗?秦始皇不悦的催促道:“让人赶紧把人找到。”
李斯感受到秦始皇言语间的不喜,心知秦始皇要找的是谁的李斯连忙应下道:“是,臣立刻去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正月初一,北魏孝文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从这年开始,冯太后有意让他参与朝廷事务,培养他的政治才干,有关的诏敕册文大多授意孝文帝起草。看起来就像是跟当年对待北魏献文帝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北魏孝文帝的行动并没有超越冯太后允许的界限,所谓“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不自言”,从不过多发表意见,更谈不上大事参决。作为一个聪明人,吃相不能太难看,否则就是逼得对方把你给灭了。北魏献文帝的失败,想必对北魏孝文帝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
那么好的一个例子在,要是有人都不懂得吸取教训,那就是他活该成为下一个失败者。
【虽然在朝政上,冯太后表现得很强势,生活上她却很节约,也很仁慈和善。有一次,她身体不舒服,服用庵闾子,也就是一种中草药。主事的厨子却稀里糊涂地端上一碗米粥,由于粗心,他居然没有发现粥中竟有一支数寸长的蝘蜓。冯太后正要张嘴吃时,用汤匙轻轻一搅挑了出来。在一旁奉侍冯太后的孝文帝见此情状,很是恼火,狠狠地将那厨子大骂了一通,并准备处以严刑。冯太后却笑着摆摆手,把早已吓得体如筛糠的厨子释放了。】
【冯太后对北魏孝文帝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政治上或者是生活上。北魏孝文帝将冯太后视之为依靠,是他最亲最近的人。一个教他怎么成为一个君王,也教他如何做好一个人的祖母,她在那儿,就像是北魏孝文帝的主心骨。也正是因为如此,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九月,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的太和殿,北魏孝文帝悲痛不矣,五日内他滴水未进,毁慕哀悼。】!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