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听沈悠说起李世民,能够感受到一阵意气风发,但是,造反可不是意气风发的事儿!
杨坚其实这会儿就想知道,这唐高祖是谁,是不是他认识的人?只要是,他一定先把李世民的爹解决!大隋的天下绝不能二世而亡!
嗯,此刻的杨坚突然感受到朱元璋的难受了,沈悠怎么就不说名字呢?他总不能把全天下叫李世民的人都杀了。但凡他真敢为了找一个名字杀人,大隋只怕不是二世而亡,得要一世而亡了!
杨坚盯着天幕,不断的默念,就盼着天幕可以告诉他唐高祖之名。
可惜,沈悠感受不到,此时说起李世民谋反这个事,谁也不会觉得李世民有什么问题。
【谋反这事我说得那么兴奋,是有点不太好。但那个时候的隋朝因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隋损失三十万人马,更别说隋炀帝在各地大兴土木,以致劳民伤财,天下苦隋,免不得各地农民接连起义。李世民眼看如此局势,也断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因而和唐高祖提出起义,但谋反是大事,唐高祖断不可能立刻答应。然后按《新唐书》的记载,李世民跟人合计出一个主意。】
杨坚本来挺郁闷,想着应该要把那么一个李世民弄出来,最好永绝后患。结果听到大隋损失三十万兵马这个数字时,瞬间懵了,第一时间杨坚便回问了一旁的皇后独孤伽罗, “皇后,我听到天幕说大隋征高句丽损失三十万兵马。
别说杨坚傻眼,独孤皇后何尝不是如此,三十万兵马,这是多大的数目,损失如此惨重,怪不得天/怒人怨,大隋亡之。
“是。”独孤皇后肯定的回答,第一时间反问: “是勇儿?”
如今的隋太子正是杨坚与独孤皇后的长子杨勇,按理来说,接下来继位的人就是杨勇,这个隋炀帝难道就是他们的勇儿?
杨坚捉住独孤皇后的手道: 不,不能乱来,再听听,再听听,我要等到确定隋炀帝的名字。
至于确定隋炀帝的名字后怎么办,夫妻二人都没有开口,但彼此都很清楚的知道,大隋的江山,他们是不愿意就此葬送的。
可是,沈悠就一定会告诉他们隋炀帝的名字吗?
大明好像看起来都讲完了,结果现在都无人知道建文帝的名字。朱元璋日常在线问太子朱标怎么了,却到现在为止都没能得到答
案。
【什么主意呢?李世民伙同他爹的好友一道从晋阳宫里选了几个美女送给他爹。晋阳宫里的女人,那都是给皇帝准备的,试问一但消息传扬出去会怎么样?唐高祖又不傻,哪里会不知道后果。可架不住收到美人的时候他不知道,那都那个什么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对啊, 《新唐书》里就说李世民想出那么一个主意,就是为让唐高祖不想反也得反。我特意提起这是《新唐书》中的记载,是因为旧唐书里没有相关的内容。《新唐书》是宋朝人修的。真是难得,宋朝的人竟然能知道李世民想出这么样一个美人计坑他爹,可见李世民心机极深是吧?】
别管哪个朝代的李世民听到这所谓的计谋,脸色都不好了。李渊!!!他在后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个色令智昏的人?
【咱们就说,当儿子的给爹送美人的人多吗?对,那会儿李世民的母亲是已经病逝,但这就是一个儿子可以肆无忌惮坑自己爹的原因?按人之常情,当儿子的会急于让别的女人取代自己的母亲吗?虽然我们都知道,就古代的环境,三妻四妾实属平常,那唐高祖身边女人绝对不少,也并不代表李世民会做出这样的事。对于这样一件事的记载,只让人看到李世民的不择手段,没有底线,这确定不是在黑唐太/宗?毕竟《旧唐书》是后晋人所著,人家都没发现这事,倒是宋朝他们发现了。真是隔了几十年,他们查到更多有力的资料?】
沈悠提起是宋朝修的《新唐书》时,那满脸的讽刺,谁看不出来。
【谁都向往大唐盛世,架不住大宋的情况,没能出一个像唐太/宗的人,反倒是一个个皇帝过分窝囊。没能在武力上向唐太/宗比齐,总能从各方面无声的入手,好让唐太/宗的品德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这样一来,和唐朝比的时候,宋朝才能夸夸他们的皇帝,不然被秒得太过了。】
哎哟,本来心情算不得很好的李世民在听完沈悠的话后,想到宋朝人们的表现,嗤之以鼻,很是以为沈悠说得在理。可是,他是随便能让人黑的?
【相比于唐高祖是被儿子坑得不得不起兵,我更倾向于唐高祖也是有追求的人。哪怕在唐朝的历史上,因为李世民过于耀眼夺目,让他黯淡许多,但并不代表唐高祖是一个无能昏庸的人。真要是这样一个人,能养出李世民这样的儿子。不仅是李世民,还有平阳昭公主。这两位的才干,我不相信他们是自学成才的。】
【
哪怕隐太子和齐王和他们两个一比是稍逊色,那也仅仅是跟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比而已。和其他人比,他们绝对毫不逊色。所以不管是唐高祖或他们故去的母亲,肯定都是聪明睿智的人,否则怎么可能培养得出那么几个都优秀的儿女?】
李渊表示没错没错,别太不把他当回事了,他要真是个糊涂虫,他能成为大唐的皇帝?就算儿子女儿们再能干,帮他打了很多的仗,并不代表内部安定不需要费心。
哪怕他是得了儿女的便宜,不需要操心太多天下得以一统,并不代表他是无能之人,得被人逼着坐上这个皇位。不过,隐太子是什么?
【倒是《旧唐书》中关于宇文士及的记载,降唐后的宇文士及让高祖大悦,曰: “此人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已有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说这话时是唐高祖武德二年,六七年前,那是隋炀帝大业八年,彼时的李世民不过是少年,当爹的能跟尚且乳臭未干的儿子讨论国之大事?诸多筹谋?】
【比起《新唐书》把唐高祖写得跟个没用人一样,我更愿意相信《旧唐书》中透露出的唐高祖那份未雨绸缪,审时度势而早做打算。】
李渊终于是觉得没有那么窝囊了,他绝不会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没用的玩意。连起兵造反都要儿子使出美人计逼得他为了活命才不得不谋反。就当时的天下时势,谁要说没有趁乱作为之心,定都是骗人的!哼,只是谁也不确定造反的人能不能笑到最后。
而贞观时的李世民面容叫人晦暗莫测,底下的人对于天家这一对父子,其实根本不想管他们父子的事。以前的旧事,天幕说就由天幕说呗,于大局已经不会有任何影响。
【总之,唐高祖于太原起兵,接下来就是攻城略地。首战必须得利,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屯堆邑,就为了灭掉他们这支兵马。双方交手久矣,天降大雨,以至粮食供应不及,高祖生了退意。可是李世民却陈明利弊,道: “他们起兵是为救黎民苍生,应当先攻下咸阳,号令天下。初师即退,原本追随他们的人必生恐慌,只怕会一哄而散。退回太原,这是为贼打算,拿什么来自我保全?”】
【可是,唐高祖他不听劝,这就要催促大军回太原。李世民一看劝不动,干脆在外头大声嚎泣,哭得唐高祖都听见了。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李家父子感情其实很是不错,若不是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像李世民一
般率性而为?高兴就笑,难过就哭,终此一生从未变过。】
嗯,秦始皇表示,作为一个皇帝,率性是好事吗?高兴就笑,难过就哭,这岂不是没有半点帝王的威严?
可是李世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他就是高兴就笑,难过就哭怎么了,他觉得挺好的。看看他的臣子们也没有一个因为这个事觉得他这个皇帝有什么不好。不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
【高祖是不能不管儿子的,尤其儿子在外头哭得那样的伤心,他就是想撤军,他倒是走得了。无奈之下的让人去寻了某个在高祖看来堪为熊孩子的李世民到跟前,问起李世民因何而哭。李世民丝毫不打算瞒着,一五一十作答:眼下军队全凭仁义起事,进战则必胜,退还则溃不成军。而一但军队溃散,敌军必将乘虚而入,到时候他们所有人都会怎么样,可想而知。因此才觉悲痛。”】
不错,确实是那么一个道理,因此,但凡脑子清醒的人都认为应该听李世民的话。可是,想到宋朝那些个皇帝,就没有一个听得进劝的,以至于本能的,一干人都怕这唐高祖也是这个德性,那得呕死个人!
【唐高祖一听乍然清醒,不再让大军退兵,而是赶往霍邑。李世民终于说服自家的父亲,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打赢这一仗。】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