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十六世纪这个全球都在大航海的时代里,为明朝呕心沥血一辈子的徐光启与耶稣会士利玛窦相识了。】
徐光启自先前的愤怒情绪中回神,他没想到天幕竟然会讲他。
朱翊钧惊讶了,这还是他的臣子?
为大明呕心沥血一辈子么……
许多知道徐光启的人都恍然回神,准备细听。
【徐光启来自江南,他对于江南连年的水灾有着深刻的感受,可当时国内防治水患的技术落后,一切现有的方法都是徒劳的。而他经过与利玛窦的相识交谈,意识到西方国家已经拥有了比明朝更先进的水利科学,所以他想要和利玛窦等传教士合力翻译西方水利著作。经过利玛窦的介绍,徐光启认识了涉猎自然科学各领域、尤其精通水法的熊三拔。】
江南众人眼睛亮了。
各朝代的皇帝们也暂时抛却那份屈辱与愤怒,赶紧专心致志的听。
江南水患,那可不是光明朝有的!
北方治旱、南方治水,这已经是历朝历代都要做的事了。
朱翊钧心想:这个熊三拔应该是个人才,就不知可否为大明所用。
【起先熊三拔并不愿意。】
天幕的声音又叹息起来,所有人的心顿时就提起来了,这里头不会还有什么事吧?
各君臣有种不妙的预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家又如何愿意将好的东西传授给我们?”说这话的时候,这人是愤怒屈辱的。
也有人想法清奇,“大明时时赏赐外邦,他们合该把好东西给我们看一看。”
朱元璋一直没说话。
明朝的皇帝们基本都挺安静,朝臣们也不敢多嘴。天幕可是说了,日后中原会被挨打,都是他们大明惹的祸端!
他们憋屈,但也不敢反驳。
【熊三拔不愿意的原因之一是他清楚西方教会肯定不愿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到华夏,这点从后来哪怕我们艰难走过百年屈辱、牺牲无数英烈拿回曾经清政-府割让出去的土地之后建立起来的新国家,但依旧遭到西方列强技术封锁
的遭遇中就可窥见一二。】
天幕之上是相应的东西方科技对比图,国外已经有汽车高楼枪-械机器等等先进东西,而国内却依旧是土房子、自制的土-枪等等一眼看去就灰扑扑的东西,尤其,上面还有我国花大价钱买回来的一台西方人已经淘汰不用的机器。
如此强烈的对比,大家看的心口窝都在疼。他们只要稍微一想就能知道当时的艰难,一无所有去打败无数拥有好武器的列强,还要把割让出去的土地拿回来,那其中的艰难困苦……怎会如此啊?”有不少人眼眶红的不能看。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啊?!”
“……”
一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匡胤最能理解其中的艰难,他准备至今都未见太大成效,而后人又谈何容易?
宋朝的不少君臣也能理解,“燕云十六州至今未曾拿回来,后人能够收回那么多割让出去的土地、还要偿还大批金银,在实力如此悬殊之下,那其中付出的代价……”这批有点血性的人简直不敢想,“又该是何等的巨大?”
这一刻,不少想要收复失地的宋人、想要赶走鞑子的爱国人士们的信念更坚定了。
后人如此艰难的路都走过来了,他们又如何能怕?!
岳飞眼中光芒大盛。
不少匠人也下定决心要多研制东西。
瞧瞧后人因为技术落后遭到的打压、歧视、屈辱,那付出的昂贵惨痛代价,就是因为他们这些祖先没有给他们开个好头!
【原因之二是因为士农工商。】
皇帝们:“……”
臣子们:“……”
怎么又士农工商了?
那不妙的预感更强烈了。
【大家没听错,熊三拔不愿意跟徐光启合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士农工商这个阶级划分之下的阶级歧视。】
皇帝臣子们:“……”
果然这不妙的预感是对的。
许多人纵然心里不愿意,但残存理智却让他们理解这种心思,“原来是如此啊。”
“我懂了……”
“真真是讽刺。”
“……”
【受腐儒思想的毒害,国内许许多多的士大夫将科学技术、水利工学视为奇技淫巧,觉得这是非常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熊三拔不想因为自己传播水利技术被诸多的拥有着绝对话语权的士大夫、读书人视作工匠,然后变成士农工商这个阶级之中的三等人。他是一名传教士,他拥有着渊博的学识与名门出身,他不想遭到歧视。】
酝酿了无数愤怒伤心的孔子这次直接被气晕了过去,经过大惊失色的弟子解救,方才转醒,而后痛呼:“这些后人究竟把我的学说改成了什么啊?!”
董仲舒喃喃:“难道是我做错了吗?”
许多因为“腐儒思想的毒害”这句话原本想骂的儒学士子这回真是差点憋死。他们张着嘴,那已经即将出口的骂声硬生生的卡在喉咙里,根本说不出来。
说什么?说天幕污蔑吗?
还是说熊三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可他们曾经接受的儒学教育里,的确是将匠人摆弄的那点东西视为奇技淫巧啊!
匠人……确实不如读书人高贵。
他们还能说什么?
……
到了这一刻,很多不愿意承认的君王也得承认了。他们曾经看不起的东西将来会变成让他们这整个中原王朝都害怕的东西,他们曾经隐隐自得的阶层划分会变成瓦解他们整个帝制统治的强大推手,他们曾经遵循的诸多思想会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的可真狠啊。
同时,许多皇帝也意识到了,若真把读书人抬到过于高的位置,那整个天下舆论都将被读书人掌控,就像天幕说的——绝对话语权——读书人能够靠一张嘴来搅动天下,甚至是掌控天下。真到了如此地步,那他这个皇帝算什么?还是至高无上的吗?
对这一点,东汉之后的皇帝感触颇深。
他们环视着朝堂上的臣子,神情莫测,也不知道在思量些什么。
【所以,历史有的时候真的很讽刺,你曾经最看不起的东西最后成为了葬送
你的坟墓,而你势必要为你曾经的骄傲与歧视付出代价。】
又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到那群不可一世的士大夫读书人脸上,脸都要被打肿了。
他们呐喊:别讽了别讽了!
有诸多曾因身份受到歧视的人冷笑道:“是够讽刺的。”
【徐光启理解熊三拔的顾虑,但徐光启也不想放弃,所以他多次上门拜访熊三拔,谦虚请教、诚恳劝说。最后,熊三拔感动于这位明朝官员视万民平等的胸怀以及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感,终于松了口。熊三拔答应了徐光启翻译欧洲经典著作的请求、愿意为徐光启讲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听到这,众人方才大松口气。
“好歹是答应了。”
“这位徐光启,真是位好官员啊。”
“是啊,都有汉昭烈帝三顾茅庐之诚了,也难怪熊三拔会答应。”
“……”
朱翊钧不自觉的想起曾经的那位进士,心中也生出了无限的喜爱来。
确是他大明的好臣子啊,以后他也有人可用了。
还有那熊三拔,也值得见一见。
【徐光启提出以“经世致用”“裨益当世”作为选材标准,和熊三拔一起协商引用、考证我国《九章算术》《易经》等经典著作,然后又到冀州、雍州、甘州、巴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在我国原有的水利基础之上选取其中有用的东西进行实验,最后终于编译成了这部《泰西水法》,它也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欧洲农田水利技术的专业著作。】
周文王姬昌:“……啊?” 张苍、耿寿昌:“……诶?”
突然被提到著作,他们有点没反应过来。
br />
众人惊了。
灌溉工具,水库,盛水器具,医学养生、水类现象、图纸……
这内容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朱翊钧双眼发亮,心里的喜爱也越发止不住,他大明如今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此时天幕给他指点了如此良才,他如何能不喜欢?
这一定是上天派来拯救他大明的!
不得不说,朱翊钧的这种想法是绝大部分明朝皇帝都有的。
天幕不是说中原的落后就是从明清开始的吗?以后那个清怎么样他不管,但大明现在有了天幕,以后绝不会再成为天幕之上的那个样子!
不就是水利吗,他们也研究!
朱棣又道:“天幕说郑和能七下西洋,那大明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叫郑和他们把所经之地有用的技术也要带回来!”
朝臣们很是赞同,这么有用的东西,谁不眼馋?
还没把《泰西水法》写完的徐光启自己都惊讶了,他日后竟会编译出如此于万民有益的著作,倒也不枉他先前那般诚恳的上门请求利玛窦和熊三拔了。!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