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打响!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已没有商量的余地。
唐世平铁了心不让长孙登上顶峰坏自己的好事,而长孙既然选择入局便不可能袖手旁观。
但就眼前的形势而言,长孙这一方并不占优势。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唐皇朝的地盘,站边皇室,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也是大多数选手的抉择。
而反观长孙这边,如今坚定站在其身后的只有以青藤为首的一众南域选手。
不论是数量还是实力上似乎都差了一截。
不过,长孙这边同样有优势,那便是相比对面的“乌合之众”,他们大多数都出自青藤,相互之间熟悉,配合起来更加默契。
更何况,在癸水涧青藤刚刚通过一场恶仗练了兵。
“结鱼龙阵!”
无需亮明身份,仅是这一道指令,青藤中的有些人,尤其是长孙的同年生便眼前一亮,对他的身份有了猜想。
因为鱼龙阵正是当年半年试炼时,长孙坐镇中阵指挥大家使用过的阵法。
吕潇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身为符师的张素更是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唐语嫣则是坚定不移的走到长孙身前,她要为长孙凿出一条通道。
长孙这边率先动手,而唐世平这边反应也并不慢。
相比于对面更有组织性,唐世平这边的优势是绝对实力强。
但想要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指挥得如臂使指,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唐世平明白相比防守,进攻会是更好的选择。
没错,就是要用人多欺负人少,群殴的方式将对面打下去。
“将他们赶下知山!”
唐世平一声令下,皇室成员率先冲了出去。
尽管两边的人数都不多,但选手们的实力强境界高,两边同时进攻形成的庞大气势依旧如同两条洪流一般碰撞到了一起。
长孙这边选手们结成鱼龙阵,从上方看就像是一条猛龙,一头扎到了唐世平这边结成的“浩瀚江面”中去。
初一接触,长孙这边展现出了有组织的优势,瞬间在人群中撕开了一条口子。
但若是以为对面真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便大错特错了。
尤其是唐世平专门带领着帝都府等一众实力强劲的选手排在“江面”的最后。
就是为了挡住长孙的第一波攻势,而后将他们全部包围起来。
情况正如唐世平所想,对面初始攻势极盛,再而衰。
不过,长孙选择结鱼龙阵便是考虑到现在这种情况。
眼看唐世平这边被冲散的选手,重新站稳脚跟,并且已经包了上来。
长孙没有拖沓,及时变阵。
“变鱼阵!”
基于长孙这边的现实情况,结鱼龙阵是最实用的。
首先有吕潇然、张素这些默契且干练的人作为大阵指挥者和组织者,可以迅速且有序地将大家的力量汇聚起来。
其次鱼龙阵简单,也是当前的一大优势。
其只有两种变化,鱼阵和龙阵。使用起来便能减少了许多不熟悉造成的失误。
尽管阵中有许多不属青藤的南域选手,但此刻变成鱼阵,大家便会与熟悉的选手三两结对。
结对中的选手互相熟悉,而每对之间又保持着能够相互策应的微弱默契。
面对当前被包围的不利形势,竟丝毫没有落下风。
长孙、唐语嫣、平川三人结对,站在阵首。
此次长孙没有选择坐镇中阵,因为他心底的打算是快速接近生门,而后冲上顶峰。
是的,他本就没打算带其他人上去。
因为他有预感顶峰等待他的将是一个更危险的局。
这场混战也将会在他和唐世平登上顶峰后迅速结束。
在鱼阵的中央吕潇然和张素负责坐镇指挥,他们要时刻保持开阔的视野和冷静的判断。
也正是得益于吕潇然和张素对战局的分析,做出及时的应对以及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指挥才使得对面一次次的计谋落空。
唐世平采取的战术更加简单粗暴,便是凭借着人数多、个体实力强的优势,将长孙这边的队形打乱,切割成一个一个的分散体,而后以多打少逐渐蚕食消化。
从应对上来看,唐世平的这个战术绝对是最有效也最易实现的。
但结局却并未如他所料。
长孙这边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团结协作的品质远超唐世平的预料。
但若从战术层面分析,最可圈可点的便是吕潇然和张素展现出的远超同级的高超统帅能力,但这其中还有一支力量同样不可忽视,那便是燕歌行带领小队的“救火”能力。
如果说,长孙唐语嫣小队就像是一头蛮牛般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而在其背后收拾“烂摊子”,并及时挡在即将出现缺口的位置,那便是燕歌行这支“救火小队”的功劳了。
尽管这是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混战,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尤其是长孙这边的表现。
若是此刻大赛的直播并未中断,相信这场战斗将会成为之后众多将领研究战术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