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妈从屋里钻了出来, 塌着腰,两只手插在袄袖子里,就站在自家屋门口, 见是曹养娘,便叫苦道,
“曹养娘, 我哪里有米借你,你怎麽不去米行买些来吃?”
张妈妈后面那句,有些明知故问了。
“妈妈有所不知,如今那米行里的米,价儿实在是高。”
曹养娘忍着羞耻,
“妈妈若肯借我, 等日后我手里有了银钱,定会给妈妈扯身好料子做衣裳穿。”
“你也是个可怜人,如今谁家日子都不好过。
和曹养娘你比,我只是个伺候人的陪房。”
张妈妈用指甲抠着牙缝里面的烂菜叶,一边斜瞅她,
“若是不借你, 你又端着碗来了,左不过一碗米。
若是放到以前, 不用曹养娘你张口, 我就能给你挖两碗米吃。
可是今时不如往日了,我家里人多, 虽是吃着灶房的, 可我家里还有两个吃闲饭的人。
这米若是借给了你,我那儿子儿媳就要打饥荒了。”
曹养娘知晓,她这是在问她要好处。
“还是不让妈妈为难了, 我再去问别家借。”
等曹养娘出了张妈妈家,张妈妈才掀开帘儿进屋,和儿子说起了这个曹养娘。
什么都不给,还想白吃她家的米,她家的那点子米,还不够她自家人嚼用的哪。
曹养娘又借了几家,一粒米都没借到。
后面没法子,只好回到和张养娘一块住的屋里,从包袱里翻出一块压裙儿的玉环。
拿着这玉环找张妈妈换来了两碗糙米,还没有舂过。
曹养娘进来的时候,还有个包袱。
那张养娘被上一家赶出来的时候,傍身的钱财都被那家大娘子给搜罗了去,她没藏住什么东西。
也就身上的那身衣裳,用来遮羞。
见曹养娘用一块玉环换来了米,很是羡慕。
可这两碗米又能吃多久哪?
梁堇回来,就连她都知晓了曹养娘在下人院到处借米的事。
她看着藏在西屋的粮,有些不放心。
反正西屋她们不睡,用不着烧炕,就和桂姐儿俩人抬着,拖着,把米塞进了炕里。
“夭寿啊,堂堂同知府里,就给人吃牲口吃的豆饼……”
外面传来蔡婆子的声音,梁堇和桂姐儿把米藏好,这才出来看。
只见蔡婆子手里拿着一块豆饼,冰天雪地的,就坐在地上
“我给她大房,整日里浆洗衣物,为这家里出过多少力。
人老了,就开始遭人嫌了。
给我们这些老人,喂豆饼吃,这是拿我们当牲口养啊。”
蔡婆子一向不要脸皮,柳氏没银钱买米,就买了些贱豆饼来。
这豆饼是豆渣做的,府里一向都是拿这掺杂在铡碎的草料里喂马的。
柳氏还求她们别到处声张,说过了这些日子,再给她们买米吃。
不让她们声张?
蔡婆子偏偏就要闹的人尽皆知,她不嫌丢人。
她要府里的人都知晓,这大房是如何刻薄她们的。
“蔡婆子,这牲口吃的豆饼是啥味?”
张妈妈瞅了一眼那豆饼,又黑又黄的,还掉渣滓。
听说这东西,吃起来拉嗓子,还噎得慌,就连那贫苦人家都不吃。
亏大房柳娘子能想到这种吃食。
“幸好咱是二房的。”
梁堇身旁的桂姐儿,瞅着蔡婆子,有些幸灾乐祸,又有些害怕。
若是她们家没有囤粮,又是大房的下人,今日吃豆饼的就是她们了。
看来这府里是着实没银钱了,若是有银钱,也不会让下人吃这些子豆饼。
梁堇这般想。
……
“大嫂怎么能给下人吃豆饼?传出去,府里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吴相公闻所未闻,要是让他的那些同僚知晓……日后他还如何出门。
“相公,你不好说寡嫂,不如去找老太爷。”
他们二房的冯娘子都晓得囤米,大房娘子怎么就没想到。
整日里待在屋里也不出门,外面发生了啥事,一概不知。
这样的人,咋能管家。
前两天三郎君还来寻相公,说想让冯娘子接着管家,大房管家着实不行。
这个家,大房想管就管,想不管就不管,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当初他们二房娘子管家,可把那大房娘子委屈坏了,整日里吊着张苦瓜脸,就像二房娘子欠了她银钱似的。
如今让她管了,又管成了这个德行。
吴老太爷近日都住在薛小娘屋里。
薛小娘也不年轻了,是吴老太爷当县丞的时候,买来的妾。
吴老太这个正头大娘子屋里还用着下等炭,可薛小娘这,用的却是上等细炭。
薛小娘睡不惯炕,屋里摆了一张架子床,床帐用的是大名府十八贯银钱一副的,冯氏的都比不上她用的。
她上穿着白绫对襟袄儿,下着织锦裙儿,头上的发髻用桂花油梳的油光水亮。
上面还插着两根镏金钗和一把半月形角梳。
坐在椅子上,把脚放在了竹笼上烤,竹笼下面罩着一盆炭火。
怀里还抱着个精巧的铜炉,里面塞的炭,即使把铜炉倒着,里面的炭也不会出来。
身旁有个小丫头,往瓦罐里倒上滚烫的热水,把要吃的酒放在里面烫热。
桌子上摆着几样吃食,烧羊头肉,煎白肠,炸鹌鹑,还有一碟儿香梨,一碟儿沾蜜水吃的白糕儿。
吴老太爷的私房没少给薛小娘,薛小娘光箱笼都不下十个。
她的日子过得比正头娘子都要舒坦。
“相公,你也坐下来烤烤脚。”
吴老太爷比吴老太要小五岁。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道衣,头上戴着软脚幞头,留着胡须,很是文气。
他在屋里一向都是这般穿,还不许人喊他老太爷,都要唤他老相公。
相公是对当官的人的尊称,最早是称呼宰相的。
吴老太爷嫌丫头在屋,烤脚有失体面。
“府里都已吃不上米了,二弟怎么还不捎银钱来?”
吴老太爷坐在椅子上,用一柄细长的梅花银勺给笼子里的画眉喂食。
大厨房最近送过来的吃食,吴老太爷嫌弃的很,不肯用,给了屋里的丫头们吃。
让人去外面花上几十个钱,买来吃。
“相公何不写信,让他们今年早点来这过年。”
薛小娘手里银钱也不多了,这些天在外面买的吃食,用的都是她的钱。
吴老太上次让身边的赵婆子来这要钱买米。
她给拿了八贯钱,那吴老太嫌少,她又添了五贯钱才作罢。
吴老太爷正要接话,小丫头进来说二郎寻他。
薛小娘连忙把脚从竹笼上面放了下去,穿上了鞋,跟着吴老太爷出去见了吴二郎。
吴二郎把大嫂柳氏做的事,和他爹讲了一遍。
“官宦人家,哪有给人吃豆饼的?”
吴老太爷悔不当初,当初就不该给他的大郎聘个穷秀才的闺女。
宁愿多花银钱,娶个官宦人家的庶女,也比那小门子出来的强。
那个时候,他把此事交给吴老太办的,大房媳妇也是她寻摸的,把那秀才的女儿夸的比啥都好。
他不好说什么,就订下了,谁知晓,那穷秀才不会教女儿。
占着大房长媳的名头,丢人现眼的事,没少做。
这又想的馊主意,给人吃豆饼。
“这事若是传出去,咱家的女孩,还怎么说亲事啊。
让汴梁伯府那边晓得了,这……元娘可咋抬起头。”
薛娘子说的是心里话,她没有孩子,等吴老太爷走了,她还要靠二房给她养老送终,自是和二房一条心。
“蠢妇……此事都怪你娘,你娘让她管的这个家,看把家管的什么样子。”
吴老太爷气的脸色涨红。
气大儿媳,又气吴老太。
那吴老太就爱往府里买丫头,丫头多了,吃的米能不多吗?
这个柳氏,不说把府里用不着的丫头婆子给卖掉,还想出个让人吃豆饼的主意。
这难不成是成心想败坏他吴家的名声?
不拿下人当人看,当牲口。
汴梁伯府,这样的人家,娶媳妇之前,不单是相看那么简单。
还要派人查你家的名声。
名声里要是沾了刻薄二字,那真是难了。
好在这远在青州,离汴梁远,那伯府的人也到不了这。
可若传出去,让外面的人知晓,传到了汴梁……
他们家的元姐本就是高攀伯府,能摊上这样的婚事,多亏了她外祖父那边的关系。
吴老太爷虽不喜冯氏,但这关乎亲孙女的亲事。
薛小娘来到了大房,吴老太爷是公爹,不好去儿媳妇的屋里。
吴老太又是个糊涂的,这事只能让薛小娘去说,毕竟算半个长辈。
薛小娘平时没有来过这大房,和这柳氏见面甚少。
到了屋里,见这柳氏穿了身麻布做的衣裳,人都傻了。
她一个妾还穿着绸子衣裳哪,这柳氏把自己弄的苦巴巴的,是对府里的人有什么不满吗?
“薛小娘来了。”
柳氏正和季姐儿坐在炕上用饭,她把自己碗里的米饭拨给了季姐儿一半,抬头间,就见门口站着吴老太爷的妾。
她怎么来她这大房了?
让巧姑给她搬了凳来坐。
“季姐儿,多吃些。”
柳氏往女儿碗里夹着菜,把薛小娘冷落在了一旁。
薛小娘也不恼,主动搭了话,
“大娘子,怎么穿起麻衣来了?
可是没有好料子了,若是不嫌,我那还有两匹细布。”
“我身上这麻衣,是我用自己的银钱买的。
小娘的细布若是穿不完,就赏给下面的丫头吧。”
柳氏瞧不起给人当妾的人,一个妾,还跑到她这大房来施舍给她布。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